9、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手执《简•爱》,深情讲述: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本世界名著,书名为《简•爱》。
这本书写了一位“灰姑娘”的奋斗史。
一百年来,无数人如痴如醉地爱上了这本书。
因为大家都被简爱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它几乎成了全世界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你们猜,这本绝世佳作的作者是谁?(在学生的猜测声中)她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板书)。
课文《小草和大树》给我们生动再现了她成才的经过。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二、感知体验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结合句子和上下文,想想生字组成的词是什么意思。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三、对话探究
1、同桌交流。
2、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3、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1)概括叙述夏洛蒂是逆境中成才的典范。
(2)写生活在贫苦家庭的夏洛蒂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和失败。
(3)夏洛蒂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出示: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师范读
(2)词语归类:
A、逆境、艰辛、风沙——夏洛蒂所经历的困难;
B、著称、典范、壮丽、傲放——夏洛蒂的成功是经历了抗争的。
(3)理解这个比喻句的深刻含义。
(4)指导朗读:此时此刻,你准备怎么读好这一节?(敬佩)
四、建构生成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夏洛蒂是在逆境中,从“小草”成长为“大树”的。
那么,夏洛蒂姐妹到底经历了哪些艰辛,克服了哪些困难,才成才的呢?
板书设计:
9、小草和大树
逆境成才
夏洛蒂(典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重点难点: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但文字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文字经过有机的组合,加上读者的想象,就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抓住重点感悟形象,体会感情。
二、感知体验
同学们,请大家静心地阅读课文,我们一起走进夏洛蒂的生活,感受夏洛蒂的内心,真正理解了夏洛蒂逆境成才的故事。
自读要求:用“—”画出夏洛蒂遭遇的困境,用“~”画出她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句子。
边读边想,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对话探究
(一)结合具体词句,感悟夏洛蒂的伟大精神。
(1)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记叙,了解夏洛蒂从小生活的艰苦。
更重要的是从“……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等语句体会夏洛蒂和妹妹热爱写作,坚强不屈的精神。
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2)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引导学生体会骚塞信中的一句话,体会骚塞的傲慢、讽刺、偏见。
(3)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引导学生从“寥寥无几”“节衣缩食”“仅卖出两本”等词语感受夏洛蒂艰难的求索,不见光明、成功无望的打击。
从“没有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等词句体会夏洛蒂永不言弃的执著。
家庭生活的窘迫,作家的讽刺,追求的失败,所有这些沉重的打击,像几座山一样压在夏洛蒂柔嫩的肩头。
如果你是她,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使学生的心跟着夏洛蒂一起跳动。
(4)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终于迎来一线曙光,看到一丝光明,夏洛蒂又是怎样写小说的呢?
(二)认识夏洛蒂成功的历史意义。
1、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
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挑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2、“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是什么?(回顾前面骚塞的话加以理解) 如果骚塞听到了她们的宣战,会怎么想呢?
3、夏洛蒂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四、建构生成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文中几次提到"小草和大树"?请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注意联系实际谈感受)
3、课后继续阅读名著《简•爱》,准备进一步的交流。
板书设计:
9、小草和大树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作业设计:
1.出示《简•爱》,诵读片段。
2.鼓励学生阅读,继续与夏洛蒂面对面交流。
教学反思:
学生因为思考而质疑,带着问题潜心会文。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验文章主人公的生活,体察她的心绪;与作者对话--体味作者的情感,体悟表达的精妙。
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读懂课文,使学生与主人公、与作者心灵贴近,受到震撼,产生共鸣,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