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张永庆 (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产业经济研究所, 上海 200093)[摘 要] 随着上海市主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准备工作的深入推进,上海都市旅游产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上海日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都市旅游目的地以及都市旅游产业发展重心。

上海市政府也积极与江苏、浙江两省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中心。

本文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战略趋势、政策特点及发展机遇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态势;战略与机遇[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372(2006)04-0005-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44)[收稿日期]2006-11-10[作者简介]张永庆(1962-),男,黑龙江海伦人,上海理工大学沪江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in ShanghaiZHANG Yong-qing(Institute of Hujiang Industrial Econom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Abstract: With preparing to host the 2010 World Expo , the urban tourism of Shanghai is developing rapidly . Shanghai isa major destination and hub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Shanghai is not working alone in boosting the local tour and travelindustry, as a metropolis, it is also working closely with its neighbor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to turn the entire area intoa global tourist attraction. The paper conduct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ver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character, strategy,polic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foreign travel agencies and etc.Key words: Shanghai;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trend; strategy and opportunityVol.22,No.4Dec.2006第22卷第4期2006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都市旅游因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都市旅游也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在中国若干个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中,都市旅游经济形态正在迅速崛起。

“都市旅游”以其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巨大的市场价值,正深刻地影响大中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与城市发展定位,并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战略影响。

一、现状与特点古今融合,中西并茂。

上海都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独具特色。

石库门、老街和弄堂古意盎然,外滩近代建筑、欧式洋房经典纯粹。

传统的中国式建筑、明清时期民居、正统的西方古典建筑,中西融合互为借鉴。

而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现代建筑为特色的现代化的都市风光,更具现代魅力。

居旅协调,内外兼顾。

面向1700多万上海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的城市及城市周边地区的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迅速,南汇桃花节、长兴柑桔节成为重要的亮点,回归大自然、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成为上海市民的首选。

面向广大国内外游客的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赛事旅游、工农业旅游等特色都市旅游更是发展迅速。

客源稳定,效益突出。

上海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本地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三者共同发展的格局,都市旅游已经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

1998-2004年期间,入境与外地前来上海旅游的人次累计达到4.5亿,年均流量突破6400万人次,日均21万人次。

2005年上海接待旅游总人次突破9000万,其中外省市旅游者突破6800万人次;入境旅游者突破570万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突破4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突破3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300亿元[1] 。

地位上升,影响巨大。

上海凭借其在国内、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依托其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优越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适中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都市旅游的“领头羊”。

上海旅游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20.11%上升至20.87%;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5.83%上升至2005年的9.5%,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9.94%上升至2005年的12.32%[2]。

赛事旅游,亮点频显。

在沪举行的国际顶级赛事、重大节庆活动已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最夺人眼球的新亮点,通过精彩的赛事打造具有竞技娱乐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每个大型赛事都成为热热闹闹的旅游节,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重点,包括F1、网球大师杯赛、黄金联赛在内的“三赛”,以及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两节”,已经成为上海赛事旅游的重头戏,包括“三赛”在内的相关旅游产品已出现在上海国旅、上海青旅、春秋国旅向海外市场的重点推荐线路宣传单上[3]。

会展旅游,快速发展。

以商务活动、高层次会议、国际性展览为主要内容的会展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旅游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倍增效应。

2005年,上海市市政府提出把无污染、高回报的会展、旅游业纳入上海市发展先进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借助世博会契机,培育集聚国际级会展品牌,提升会展、旅游业服务档次,力争到2010年,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国际会展、旅游的大都市。

专项旅游,势头良好。

作为中国近代产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的集聚地,以及全国特色工业中心,如航天、印钞业等,上海发展工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农业旅游也成为都市休闲生活新亮点。

目前,上海市整合推出了10条主题工业游线路和宝钢集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8号桥等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了14个农业旅游基地,以及崇明前卫村、崇明东平林场、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崇明瀛东村、奉贤申隆生态园等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滨海旅游,前景广阔。

上海拥有大陆海岸线174.5公里,岛屿岸线277.4公里,发展滨海旅游条件优良。

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东滩林湿地、浦东华夏文化旅游区、宝山横沙岛、南汇滨海、奉贤海湾等五大滨海旅游区正在开发建设中,滨海旅游业将成为未来上海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文化特性,日益突现。

文化是上海都市旅游的灵魂,在上海都市旅游中,既可以触摸到历史文化的积淀,也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脉搏;既可以接触到先进的西洋文化,又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

具有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中体西用、灵活善变特点的“海派文化”,成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生动体现,鲜明的文化特征彰显上海都市旅游的活力[4]。

二、 趋势与战略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2006年上海市旅游工作会议上,上海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定位,即在2010年到来前的5年中,上海要凭借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把上海的旅游业打造成申城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动力型产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此外,上海已经确定了2010年旅游倍增计划:到2010年,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商务、会展购物、现代都市观光、郊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文化体育、工农业、科技教育等专项旅游目的地,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0%左右,初步建成国际化旅游都市。

接轨国际,深化发展。

近年来,上海都市旅游接轨国际的步伐大大加快,通过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信息化网络建设、实行公共旅游场所统一标识,积极发展国际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国际节庆旅游,以及推行“公务旅游旅行社代理”等等,推动上海都市旅游市场由单一的购物、观光旅游市场,向会展、商务、文化、节庆、度假等多元化旅游市场过渡,并提供国际化、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加快建设都市旅游大产业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粘合剂”和“助推器”的作用,更好地发挥都市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主体带动作用,上海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强调积极推进旅游和工业、农业、教育、体育、文化、会展等各行业更紧密的结合,如旅游与文化节日结合、旅游与演出项目结合、旅游与国际会展结合等,推动上海“都市旅游”大产业体系与“大旅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6・游”产业格局的深化发展。

加快构筑市域都市旅游大格局。

上海“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立足于上海城市旅游功能整体定位、城市形象宣传、城市资源整合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跳出以往主要关注中心城区的局限,更注重推动区县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思想,提升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整合开发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以山、湖、港、岛(即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

丰富内涵,强化辐射。

上海把全面整合都市旅游资源,提升和拓展都市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消费等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都市旅游发展的重点。

在继续强化发展都市商务旅游、都市会展旅游等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都市农业旅游和都市工业旅游精品项目,发布了《2005-2010年上海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了《上海水上旅游客运发展总体规划(2005)》,丰富和拓展了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开辟了都市旅游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重视向长三角辐射,延伸上海旅游产业链、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构建以上海都市旅游为轴心、以长三角为半径的旅游集群圈。

三、政策与机遇自1997年提出发展都市旅游以来,上海以其独特的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都市旅游吸引体系,逐步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海派特色的上海“国际大都市旅游圈”也正在形成。

上海都市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国内外旅游经营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