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第十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e f g B
6
5
3
4 35
5
4
5
3
E
3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编制列车运行方案

根据营业时间和全日分时行车计划确定各时段开行的列车 数,并确定列车发车间隔。


确定列车的交路计划,以及各时段各交路开行的列车数。
编制列车运行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① 方便乘客 ② 列车运行与折返站作业协调 ③ 列车运行与换乘站作业协调
(6)列车在车站折返时,同时停在折返线上的列车数是否超 过该车站现有的折返线数;
4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4 运行图指标计算及相关问题
(1)全日开行总列车数量。
(2)全线运行所需要的列车或动车组数量,可根据运行线 周转来统计。 (3)旅客输送能力。 (4)全日列车总走行公里及每列车/动车组走行公里。
3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步骤 (1)按要求和编制目标确定编图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
(3)对于修改运行图应总结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 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3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列车在正线防护信号机与列车始发站间的运行时间;
列车在进入区间正线前等待信号开放和确认信号的时间。

2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 在自动闭塞线路上,同方向运行的两列车以闭塞分区(
轨道电路区段)或制动距离加上安全防护距离为间隔运行,
称为追踪运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全日营业时间 运用列车数量 列车全周转时间 全日开行列车对数
4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7)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 行速度。 (8)旅行速度,指列车从始发站发出到到达折返站时的平均 运行速度。
46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7)连发间隔时间
1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运行时分指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计算列车运行时分的基本参数:
区间距离(按车站中心线的距离确定)


运行速度
加减速度
线路的平纵断面条件
1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区间运行时分分两种情况确定:
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有 关 符 号
列车始发
列车终到
列车由临线转来
列车开往临线
列车折返交路
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运行图的分类 (1)一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1min为单位,以细竖线加以划分,10min格和小时 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

一分格图主要在编制新运行图和调度指挥时使用。
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4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铺画列车运行图时,应注意确保行车安全和乘客安全:
① 遵守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和列车停站时间标准;
② 遵守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和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标准 ; ③ 遵守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连发间隔时间标准; ④ 遵守乘务员作息时间标准; ⑤ 列车在车站折返时,停在折返站的列车数应与该站的站线 数相适应; ⑥ 列车在车站越行时,停在越行站上的列车数应与该站的侧 线数相适应。
26
单双线运行图
0
0
0
0
0
0
6 3
5 9
06
2 8 8 8 8 8 8
6 3 2 6
7 0 0
8 0
8 0
8 0
8 0
8 0
8
3
29
6
26
26
26
26
26
1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按运行速度 非平行运行图 平行运行图
1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按上下行列车数目不同 成对运行图 不成对运行图

车辆走行公里包括载客里程和空驶里程。
全日动车总走行公里=∑(旅客列车数×每列车动车组数 × 列车运行距离)
4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5)动车组日均走行公里,即每一动车组平均每日走行的公 里数:
全日动车组总走行公里 动车组日均走行公里 全日动车组运用数
(6)列车全周转时间,即每列车周转一次的平均时间
(6)计算所需运用列车与草图;
( 7 )征求调度部门、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的意见, 对行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
( 8 )根据列车运行方案铺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 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 9 )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 车运行图的指标; (10)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和编制说明报有关 部门审核批准执行。
(14)沿线设备运用及进路冲突数据。
由于城市地区客流的差异,在掌握以上资料后,还要确定 拟编制的运行图的种类。需要考虑编制适合不同客流条件的 分号运行图。

3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2 运行图编制的原则与步骤 1)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原则 (1)确保行车安全; (2)合理运用设备; (3)优化运输产品; (4)配合站段工作。
4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4)铺画出初步列车运行图方案后进一步检查的方面 (1)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时间标准; (2)各时间段内列车开行数是否符合班次计划; (3)运行图实施所需的列车或动车组数量; (4)乘务工作方案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5)在岛式换乘车站上,要检查车站列车到达的均衡性,避 免列车集中到达造成拥挤;
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不受干扰的最小间
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2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影响追踪列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包括: 列车停站时间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列车间隔距离 列车运行速度 接近车站线路的平纵断面 车站是否设置配线

行车组织方法等
2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在区间的两个车站上不停车通过

列车不停车通过两个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纯运行时分。
(2)在车站停车

因列车到站停车和列车起动出站而增大的区间运行时分
与纯运行时分之差,称为停车附加时分和起动附加时分。
1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列车停站时间

列车停站时间决定因素:
(1)车站上下车人数; (2)平均上(下)一个乘客所需时间;
3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列车运行图铺画
列车运行图铺画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编制列车运行方案,着重解决列车运行图的 全面布局问题;


第二步,铺画列车运行图详图,即详细规定每一列车 在各个车站上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
3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确定车站中心线
A a
10
20
30
40
b c d
④ 列车运行与车辆段作业协调
4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3)铺画列车运行详图

在一分格列车运行图上精确铺画每条列车运行线。

运行线要严格按站间运行时分和车站停留时间来推算,每
条运行线从列车始发站开始,铺画到折返站,经过一定折
返时间再返回始发站。

非高峰期列车开行数减少时,列车回库或停在存车线。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运行线均铺画完毕,并得到符合 标准的运行图。
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1 运行图的格式及分类

1)运行图的格式
运行图各部分含义: (1)横坐标

表示时间变量,按要求用一定的比例进行时间划分,一般城 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采用1分格或2分格,即每一等分表示 1min或2min时间。
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纵坐标
表示距离分割。
(3)垂直线
10
9
3 6
3 7
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4)小时格运行图

横轴以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
35
32 13
46 20
31 5
23
6
56
44
33
20
46
6
9
45
1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的其它分类方法: 单线运行图
6 3 22
(1)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 双线运行图
6 26 26 26 26

(1)固定(自动)闭塞线路:
2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移动(自动)闭塞线路:

2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7)连发间隔时间 连发间隔时间是指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车站时起,至由 车站向该区间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四种形式。
两种类型:
(1)后行列车在后方站通过 (2)后行列车在后方站停车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 主讲老师:丁太生
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又称时距图(Distance-Time Diagram),是 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列车在一个车站到达和出发(或通过)的时刻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分 折返站列车折返作业时间及电动列车出入场时刻

(2)二分格运行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