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点方法

布点方法

第三章第二节 53
2014-11-16
四、监测方法

盆栽植物监测法:先将指示植物在没有 污染的环境中盆栽培植,等生长到适宜 大小时,移至监测点,观测它们受害症 状和程度。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4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5

现场调查法:选择监测区域现有植物作 为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植物群落调查法 • 调查地衣和苔藓法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6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8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9

吸收液选择原则: 反应快,溶解度大; 稳定 吸收后用利于分析 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回收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0
2、填充柱阻留法


原理: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 剂,让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欲 测组分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 浓缩采 样目的。 气体与填充剂发生作用:吸附、溶解、 化学反应
第三章第二节
7

扇形布点法:孤立的高架点源,主导风 向明显 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要风向为轴 线,在下风向地面是划出一个扇形区作 为布点范围。 扇形角度:45-90度,10-20度设一条线 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8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9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采样时间: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 历的时间 采样频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 次数 我国监测技术规范对此有具体的规定 如何使采集样品更具有代表性: 增加采样频率 采用连续自动采样
氟化物的污染症状:叶边缘萎黄,与间 有一条明显分界线,严重时叶片大部分 枯黄。 O3的污染症状:老龄叶片上出现细小点 状烟斑,呈银灰色或褐色,严重时使叶 子脱落。 过氧乙酰硝酸酯:损伤幼龄叶片的尖部 及敏感老龄叶片的基部。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6
三、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SO2污染指示植物: 紫花苜蓿、棉株、元麦、大麦、小麦、大 豆、芝麻、荞麦、辣椒、菠菜、胡萝卜、 烟草、百日菊、麦杆菊、红花鼠尾草、 玫瑰、中国石竹、苹果树、雪松、马尾 松、白扬、白桦、合欢、杜仲、腊梅等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

同心圆布点法: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 大污染源较低集中的地区 同心圆半径:4、10、20、40米 从里向外各圆周上设:4、8、8、4个采样 点 不同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 匀分布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6
2014-11-16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1
氟化物污染指示植物: 唐菖蒲、金荞麦、葡萄、玉簪、杏梅、榆 树叶、郁金香、山桃树、金丝桃树、慈 竹、池柏、南洋楹等。 NOX污染指示植物: 烟草、番茄、秋海棠、向日葵、菠菜等。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52




O3指示植物:烟草、矮牵牛花、马唐、 花生、马铃薯、洋葱、萝卜、丁香、牡 丹等。 Cl2指示植物:白菜、菠菜、韭菜、葱、 番茄、菜豆、繁缕、向日葵、木棉、落 叶松等。 氨指示植物:紫藤、小叶女贞、杨树、 悬铃木、杜仲、枫树、刺槐、棉株、芥 菜等。 过氧乙酰硝酸酯:繁缕、早熟禾、矮牵 牛花。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6
1、溶液吸收法

原理: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 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使 被测气态污染物溶入或与吸收液反应, 然后对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结果 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7



吸收管(瓶): 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孔筛板 吸收管、玻璃筛板吸收瓶 吸收液: 常用有:水、水溶液、有机溶剂 吸收类型: 物理吸收: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 化学吸收:气体与吸收液反应
三、监测网点的布设


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2、采样点数目的确定 3、布点方法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
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设在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主导风向明显,污染源下风向作为主要 监测范围,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位。 工业密集或污染物超标地区,可增加采 样点,郊区、农村或污染物浓度低,可 减少样点。 采样点周围环境要求: 采样点设置条件一致。 采样点高度:1.5-2m,连续采样,3-15m。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2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3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4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5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条件:低浓度,更具代表性,表达采样时 段的平均浓度。 溶液吸收法 填充柱阻留法 滤料阻留法 低温冷凝法 自然积集法
33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4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5
电磁流量计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6
污水流量计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7

专用采样装置:由收集器、流量计、抽 气泵及气样预处理、流量调节、自动定 时控制等部件组装在一起。
• 大气采样器:气态和蒸气态物质 • 颗粒物采样器:TSP、IP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1
三、采样仪器

一般组成:
• 收集器:捕集大气中欲测物质的装置,如气 体吸收管、填充柱、滤料采样夹、低温冷凝 采样管。 • 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如孔口流量计、转 子流量计 • 采样动力:常用电动抽气泵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2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原理:当大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 污染物质,通过低温填充柱时,因冷凝 而凝结在采样管底部,从而达到富集的 目的。 特点:效果好,采样量大,利于组分稳 定,但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 会干扰测定。
第三章第二节 26
2014-11-16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7
5、自然积集法

原理: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动力 和浓差扩散作用采集大气中的被测物质。 降尘采集: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3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4


常用滤料: 滤纸、玻璃纤维滤膜、过氯乙烯滤膜、 聚苯乙烯滤膜、微孔滤膜、核孔滤膜 影响采集效率因素: 滤料 采样速度:低速时细小颗粒物效率高 高速时大颗粒物效率高
第三章第二节 25
2014-11-16
4、低温冷凝法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3
二、植物 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
规律:
• 下风向植物受害程度比上风向的重。 • 受害程度随离污染源距离增大而减轻。 • 成熟叶片及老龄叶片较新长出的嫩叶容易受 害。 • 植物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物质同时作用 时,受危害程度可能具有相加、相减或相乘 等协同作用。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8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9
恒温恒流大气连续采样仪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0
采样瓶
空气采样 器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1
颗粒物采 样
气态 污染 物采 样
大气综合 采样器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42
第三节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 一、生物监测定义 通过生物(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环 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 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 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一类监测方 法。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1

填充剂类型: 吸附型:活性炭、硅胶、分子筛、高分 子多孔微球 分配型:涂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惰性多孔 颗粒物 反应型:惰性多孔颗粒物、纤维状物表 面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试剂。
第三章第二节 22
2014-11-16
3、滤料阻留法

原理: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放在 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 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通过称 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而测 定颗粒物浓度的方法。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10
第二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直接采样法 富集浓缩采样法 采样仪器的基本组成 采样频率计算 采样记录 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第三章第二节 11
2014-11-16
一、直接采样法 条件: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 敏度高,表达的是瞬时浓度。 注射器采样:当天分析 塑料袋采样: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 聚酯袋,尽快分析 采气管采样:100-500ml管式玻璃容器 真空瓶采样:瓶内压力小于1.33KPa
• 概念:大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 湿法:在圆筒形玻璃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 干法:不加水,用标准集尘器,利于尘自然 降落其中。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8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29
2014-11-16
第三章第二节
30

硫酸盐化速率试样采集:
• 概念: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 硫酸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 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 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 二氧化铅法 • 碱片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