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库区名镇——万州

三峡库区名镇——万州

三峡库区名镇——万州
万州医药集团彭应川编
记得从记事时候开始,我便知道万县市人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名字很不满意。

既称市,何谓县?搞得市不市、县不县的,弄得许多外地人将之视为县级待遇。

万县市人民的大都市观念极浓。

谁不知道这里在唐代即为万州,宋代置为南浦?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挡不住李白杜甫白居易黄庭坚等文豪行吟探胜的脚步,就算明代那个文化素质极差的流氓皇帝朱元璋将这里降而为县,万州的父老乡亲们也自强不息地维持着这里下川东门户、川陕鄂物资集散中心的重要地位,以至到了民国后期,这里繁华兴盛得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成为四川的三大城市之一。

但三大城市“成渝万”之说一直未都被人动摇。

然而让万县人民不满的更有甚者,先是自贡以盐都地位竞争,然后绵阳有以川西重镇、科学城自诩,再后来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都跃居前列,连达县也升而为市,且去掉“县”,堂而皇之地称为“达川市”。

对此,万县市人民颇有些不屑却又很是无奈。

老人们说,文革时串联总有人会问,万县市是县还是市,到底大不大?万县人会毫无愧色地说:“大!由一万个县组成的市,你说大不大?”万县市最辉煌的时期叫“专区”,管辖九县一市,包括万县、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

专区有由省里直派的专员,住在专署。


以凡是有外地人搞不明白时,万县市人民便会不厌其烦地解释:“万县市是专署所在地,万县是专区所辖的一个县,就在市区毗邻的沙河子。


后来,听说国家要成立三峡省,万县市的人民群众很激动了一阵子。

一种首府意识自然调动了出来,觉得宜昌缺乏实力,重庆又在上游,三峡省省府非万县市莫属,至于叫什么名字,人们以及当官的都来不及考虑,因为大家关注的是省府机关能有多少个位置。

后来三峡省没搞成,万县专区反而要撤区并市。

九县仍属一市管,称为“市管县”,或者“县级市”,反正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先前市里的领导变成由市直辖的三个行政区的领导。

广大民众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只要丰衣足食,只要是共产党领导,市也行,区也行。

万县市人民感觉上最为受挫的事是竟然与甘阿梁三州和涪陵、达县并成为“老少边穷”地区。

当然,这样的划分也有好多实惠,比如扶贫款项、升学分数线照顾等等。

但因受惠非大多数人,所以只要有人一提“达涪万”,便会有许多人愤愤不平。

当然,自从列入三峡库区以后,许多人因找到机遇、与移民工程接轨而振作欣喜,至于县、市,还是区,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
接着振奋人心的梦想实现了,重庆直辖,市民们先是欣欣然,终于可以叫重庆市万县市了。

接着便因九县的先后背叛而嗤之以鼻:叫什么“重庆市梁平县”、“重庆市奉节县”,归谁管都脱不了一个县疙瘩!
最后的问题是,万县市不能再称作市,但称作县又与梁平、奉节忠县云阳等同,称区似乎连县也不如,何况,原有的三区叫那一区为好:龙宝区、五桥区、天城区?于是干脆恢复唐制,更名为“万州区”。

更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古道、弘扬国粹。

称为万州区,则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一样
由市府直辖。

对此,万州区人民虽有些失落,又有些平衡。

不过,叫了万州区的市民还是有些愤愤然。

一是原与重庆的兄弟关系变成了父子关系,二是原以为市府应该考虑万县市的老牌关系,汽车牌照编号不为A,至少也可以是B,结果却成了F。

万县市人民只好悲壮地把它叫做“渝牙刷”。

算了,万州区就万州区,只要和ABCDE一样好,叫个渝F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