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轧车间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正式版

热轧车间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热轧车间现代安全生产管
理正式版
热轧车间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伴随着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近20年来热轧钢生产和研究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推进了工艺、设备、技术的飞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管理要与规模的扩大同步,要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提高认识,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火灾、爆炸、煤气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健康。

结合热轧生产企业设备规模大、各工
序需要连续化、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能耗大、与上下工序联系紧密的特点,其安全生产管理除了有与别的冶金企业的共同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方针的前提下,根据事故的控制有“技术、管理、教育”三大对策措施,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是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国家和集体公共财产负责的基本要求,是对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

车间安全管理是车间各项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
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安全生产管理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即变危险为安全,变笨重为轻便,变污染为清洁,变有害为无害。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体现在车间生产的全过程。

”轧钢生产企业大都是连续化生产作业,设备本身虽有比较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但在生产过程中仍须关注以下几点:
①速度。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节奏越来越快,对设备的潜在危险也就越大。

②温度。

轧钢加工过程中,轧制温度都比较高,一般在900℃-1300℃
以上,良好的防烫伤保护措施是必需的。

③压力。

包括轧制的压力和液压设备的压力,在正常生产或设备维修时都不可麻痹大意。

④旋转。

多数轧钢加工企业的设备是由若干连续转动的轧辊(辊筒)组成,轧辊(辊筒)运转过程中要严防挤伤、压伤,要慎防手和衣物的卷入而造成重大事故。

那么在正常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怎样才能确保安全呢?要建立车间一级的安全管理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纪律,没有严密的分工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就会存在隐患。

一个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安全生产的管理网络,而车间一级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先,要明确车间安全生产中的领导责任。

管理者要对安全管理提出工作方向、工作目标和相关要求,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始终将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亲自组织和领导本车间的安全生产。

其次,要在车间设立专人负责全车间的安全管理。

这一岗位极其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安全工作安排、安全生产检查、生产情况收集、相关规章制度起草等工作,对全车间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

第三,要明确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班组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必须要担负起本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

班组长在落实车间安全管理规定和组织本班组安全生产过程中要做大量认真细致的工
作,才能将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各级领导经常强调不能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

实事求是地讲,车间只能老老实实地抓落实。

落实是车间级安全管理的核心。

要有比较详细实用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个工序都有各自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

就笔者所在的长钢集团公司H型钢厂来说,H型钢的生产,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开坯机(初轧)——万能轧机(精轧)——热锯(切头切尾)——矫直机矫直——冷锯分段——堆垛——打包
等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一套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安全操作规程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不断的更新与完善。

要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车间安全生产教育主要有三个内容:
①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它是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的对员工经常进行的安全教育,通常采用安全工作会议,班前班后会,安全周会,利用板报、简报、通讯等形式。

还应做到: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并使之制度化;节假日前后,以及生产任务特别紧张或不足时,都要强调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工作。

②对新员工和调动岗位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即“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教育”。

经考试合格,才能准许进入操作岗位。

③对特殊工种员工的教育更应重视。

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与周围设施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如电气,起重,高温,易燃易爆,厂内机动车辆,登高作业等接触不安全因素较多的工种,用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专门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发给安全操作许可证,才准许上岗作业。

安全的本质是万无一失。

例如,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而操作台操作人员没有停车或未与检查人员及时协调就开车,那么这个环节是很不安全的,一个按钮的轻易按下,就会造成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全是很特殊的领域,一个很微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一场大的灾难。

例如,美国“挑战者”号因为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出现了问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爆炸,这个不起眼的密封圈实际上就是那个百分之一的不安全隐患。

另外,有些员工自认为对设备非常熟悉或者说操作非常有经验,往往不注意细节而造成悲剧。

因此,要求操作员工一定要时时、事事注意安全,做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会包装行业大都是连续化生产,进行倒班作业,把车间安全思想贯彻到各个班组、每位员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


间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是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因此,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车间与班组开展才有效。

在生产中,人往往同机器设备密切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人机统一体。

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的设备、工具和原材料等,都要由车间、班组掌握使用;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也要通过车间、班组的活动来实现。

尤其是班组,是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取得安全、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

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
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工伤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每个班组在每日工作的开始实施阶段和结束总结阶段,应自始至终地认真贯彻“五同时”,即班组长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把安全指标与生产指标一起进行检查考核。

因此,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做到一日安全工作程序化,即班前布置安全、班后检查安全,将安全工作列为班前、班后会的重点内容。

可以说,班前、班后会成功与否,是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

做好安全检查、整改工作车间安全检查除了
按企业要求进行检查外,还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组织检查,如结合周末清扫组织大检查。

要求工人在生产前对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安全用具以及其它安全措施进行认真检查。

车间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和克服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本人和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总之,车间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在现场。

①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无脏乱差死角,安全卫生设施完善。

②机器、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及时
消除事故隐患,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③班组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各种原始记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书写工整。

④原料、半成品、产品摆放整齐,各种工具器材实行定置化,使物流有序,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⑤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班组和岗位有安全规章制度。

⑥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稳定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只要车间对安全管理领导组织有力,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一定能消除事故隐患。

我们才能真正做强车间,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