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求

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求

1
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要求提纲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 阳柳凤)

一、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二)意义
1、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落实
2、有利于解决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
3、有利于实现土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有利于推进农村制度改革
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程序要求

(一)规划编制模式
2

xxx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
项目可行性研究

xxx项目区土地开
发整理规划设计

xxx
项目区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规划

拆旧区复垦规
划设计
农民集中居住区

规划及施工设计xxx项目区施工设计

土地开发、整理、复
垦专项规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专项规划

市、县(区)土地综合
整治专项规划

xxx项目区
投资估算

xxx项目区
投资概算

xxx项目区
投资预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3
选定规划编制单位

开展专项调查与咨询
编制规划,形成规划草案
公示规划草案
乡镇村民无重大异议
乡镇村民提出重大异议

召开座谈会进行论证
修改完善规划草案
专家论证
审议不通过
完善草案,形成规划成果
涉及对上层次规划调整

由市、县政府审查后报国土厅审批
市政府同意

市、县(区)项目入库、建立规划档案存档
公示规划成果

三、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4

(一)准备工作
1、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2、成立工作机构
3、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4、开展工作动员和技术培训
(二)开展专项调查

1、调研对象:与专项规划相关的政府部门、乡(镇)和重点村屯。
2、调查内容:政府部门调查内容;乡(镇)调查内容;村(屯)
调查内容。

3、调查方法:召开座谈会、资料收集、填报情况、问卷调查、实
地踏勘、走访农户等。

4、调查重点:耕地利用情况调查;村镇用地调查;土地整治潜力
调查。
(三)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1、农用地整理潜力
(1)理论生产潜力
(2)增加耕地潜力
(3)改善农业条件,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的潜力
2、建设用地复垦潜力
(1)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论潜力测算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法;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率法
(2)独立建设用地拆并潜力测算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可拆迁复垦的独立建设用地规模。
5

(3)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
根据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水源条件、水利设施、交通等因素,分
区片测算可复垦增加耕地系数,确定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拆并潜力级别。
(4)现实潜力测算
现实潜力是指在目前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度供给
等约束条件下,在规划期内可以实现的新增有效土地面积。可采取构建
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指标体系。
制约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社会、成
本和效益等因素。
3、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1)评价的对象: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荒草地,包括荒草地、裸
土地、裸岩石砾地和田坎。
(2)评价的重点:可开发为耕地的荒草地及其它农用地。根据未
利用土地的特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开发条件,评价未利用土地对农
业、林业或牧业等方面用途的适宜性与限制性,阐明未利用土地开发利
用方向、数量和潜力。
(3)评价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生态环境优化原则;技术可行
性原则。
(4)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性、自然适宜性
和经济可行性三大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
未利用土地资源特点,主要有地貌条件、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和土壤条
件选取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参评因素分类评价,并根据未利用土地
6

适宜性开发利用潜力大小分级别。
(5)评价方法:采用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与
外业补充调查同步进行,内业再进行查证和细化,从而增强了土地开发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四)划定土地整治分区
1、分区类型
(1)农用地整理区
(2)建设用地复垦区
(3)未利用地开发区
(4)土地综合整治区
2、划区原则
(1)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
(2)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4)尽量结合自然地形和明显地物
(五)确定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1、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整治的潜力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农民对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拆迁意愿
5、经济投入和融资能力
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六)确定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7

1、重点工程项目确定的原则
根据土地整治潜力、整治分区和土地综合整治目标,与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农业生产规划、水利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县乡道路规划和水
土保持规划等相衔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农用地整理项目、建设用地整理复垦
项目、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单项重大项目和以上项目中两项或两项以上项
目组成土地综合整治重大项目。
2、重大工程项目用地规划主要内容
(1)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规划
(2)水利工程用地布局规划
(3)道路交通用地布局规划
(4)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布局规划
(5)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七) 投资与效益分析
1、投资估算依据
2、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3、明确资金筹措方案
(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需研究提
出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措施予以保障。
四、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与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衔接
(二)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调整划定工作相衔接
8

(三)要与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做好衔接
(四)要因地制宜并体现地方特色
(五)要加大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力度
五、规划成果编制
(一)规划文本
1、总则。包括规划编制的目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范围和
期限。
2、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地形
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和人口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土地利用现状。
(1)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分
布情况、存在的问题,耕种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等。
(2)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包括村庄数量和分布情况,农村建
设用地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实施拆并复垦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
因素等。
(3)未利用地现状。包括未利用地结构、数量和分布情况,未利
用地开发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等。
4、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1)农用地整理潜力分析。包括农用地整理为耕地潜力面积和区
域分布局,潜力等级划分。
(2)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
论潜力和复垦理论潜力测算、潜力等级划分。
9

(3)未利用土地潜力分析。包括未利用地可开垦为耕地和其它农
用地面积,潜力等级划分。
(4)土地整治分区划分。包括农用地整理分区规模和布局;建设
用地整理复垦区规模和布局;未利用地开发区规模和布局;土地综合整
治区规模和布局。
5、土地整治目标和重大工程
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综合整
治规模和布局;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工程项目划定的原则方法、项目规模
和布局、新增耕地和农用地规模、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和用地布局规划。
6、资金估算。包括投资估算的依据、方法、测算范围、估算结果
和资金筹措方案。
7、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二)规划说明
1、规划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2、编制规划的简要过程
3、规划基础数据来源
4、土地综合整治目标、总体安排确定依据,土地整治区划定的原
则和方法

5、规划目标与方案评价
6、规划的协调情况和不同意见处理
(三)规划图件

1、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