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摩托车安全常识
一、驾车前
1、驾驶摩托前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穿显眼的紧身衣服,便于操纵和增加汽车驾驶员的注意;
2、身体不适时不要驾驶摩托车;
3、吃药后不要驾驶摩托车;
4、严禁酒后驾驶和无证驾驶。
5、仔细查看车况,不骑带病车。
二、驾车中
1、保持良好心情和心理素质,集中精力驾车;
2、不开呕气车和“好汉”车;
3、尽可能保持匀速、靠右行驶;
4、减少急加速和突然停车,预防突发事件;
5、遇交叉路口一定要换档减速慢行,确保安全后通过;
6、遇弯路时一定要减速慢行,防止侧滑(此时禁止使用前刹车,否则车辆容易失控飞出);
7、超车时一定要开转向灯,在确保安全下超车,不要紧贴被超越车辆;
8、雨雪天气时,地面摩擦阻力小,制动距离相对拖长,一定要减速慢行,制动操作要柔和,避免抱死摔车;
9、夜晚行车因可视距离短,一定要减速慢行,并打开夜间行车灯,引起行人和车辆的注意;
10、行车中感觉摩托车有异常时,一定要停车检查。
三、停车后
1、要检查灯光、电器有无异常;
2、发动机等有无渗油或异常声音;
3、关闭电路,锁好车;
4、关闭油箱开关;
5、停稳车辆,最好用中心支撑停车,减少轮胎负荷,延长轮胎寿命;
6、远离火源,不要靠近摩托车点火吸烟。
70%的交通事故、60%的人员伤亡交通事故都涉及到摩托车,谨慎开车,小心走路。
开夜车更需谨慎教你几招夜间行车技巧
1、对驾驶者的影响
对事物的观察明显比白天差,视距变短;灯光照射范围小,横、纵视野受限;易产生视觉障碍和疲劳;在昏暗的灯光下,眼睛也需要时间调整;闪光或遇到对向灯光照射后,短时间内看不到东西;驾驶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降低。
*容易发车祸的情况:驾驶员以前方大型慢速行进车辆的尾灯为目标(或高速)追超,由于目测不准,等到发觉跟得过近已为时太晚,容易发生追尾;亮着尾灯的车辆停靠于路边(肩),后防驶来的车辆因判断失误而造成追尾。
2、对道路交通情况的判断
(1)当车速自动减慢和发动机声音变得沉闷时,说明行驶阻力已经增大,汽车正在上坡或驶入松软路面;当车速自动加快和发动机声音变得轻松时,说明行驶阻力减小或汽车在下坡。
(2)当灯光照射距离由远变近时,表示汽车驶进或驶入上坡路,驶近急弯或将要到达起伏路的低谷地段;当灯光照时距离由近变远时,表示汽车由弯道转入直线道路,或者是小坡路已由陡坡进入缓坡。
(3)当灯光离开路面时,应当注意前面可能出现急弯或大坑,或者是上坡车驶上坡
顶;当灯光由路中移向一侧时,表明前面出现弯道,当灯光由道路一侧又移向另一侧时,表明车辆已进入连续弯道,驾驶员应减速靠右慢行。
(4)地面颜色能反应路面状况,一般来说白色是给水,黑色是坑洼,正路面多为灰色。
通常走灰不走白,遇黑慢下来。
3、对车辆的判断
(1)当路口突然出现灯光时,说明有汽车驶来。
(2)当前车尾灯由暗变明、由高变低时,一般表明跟车距离在缩短。
当能看清楚前车尾部的车牌号码时,通常表明跟车过近,必须拉开距离。
4、灯光使用技法
(1)起步前,应先开亮灯光,看清道路,车辆停稳后开闭灯光;临时停车应该开亮小灯和尾灯,引起外界注意,防止发生意外。
(2)在有路灯的街道和市郊道路上,行车时速在30Km/h以内。
(3)夜间通过繁华街道时,由于霓虹灯及其他各种颜色光线的交错反射,以及夜间下雨通过沥青路面时,地面光线的反射也较强,应降低车速,改用近光灯或小灯。
通过有指挥的交叉路口,在距交叉路口30-50m时关闭大灯,改用近光灯或小灯。
*在风、雪、雨、雾天气的夜间行车时,应使用防雾灯或防眩近光灯。
5、夜间超车
夜间行车,尽量避免超车,必须超车时,跟近前车后,连续变换远近灯光,必要时以喇叭配合,在判断前车已让路允许超越的情况下,方可超越。
6、夜间会车
夜间会车,首先要降低车速,选择交会地段,并做好主动停让的准备。
在距对方来车150m左右,大灯改用近光,以防强光刺激对方眼睛,若来车不关远光灯,可连续变光提示对方,若无效果,应控制车速,使车辆靠右侧保持直线行驶。
7、夜间行驶注意事项
(1)夜间行驶遇道路施工信号灯,应减速慢行,在险要路段和路况不清的情况下,应停车察看,弄清情况后再走。
(2)夜间行驶需要倒车或进行掉头时,必须看清地形,在进倒中多留余地,不可麻痹大意。
(3)夜间行车或停车,尽量避免车轮驶入路边草地,要谨防暗沟、暗坑或因路基松软而发生陷车事故。
(4)夏季夜间行车,应防止飞虫进入驾驶室而伤了眼睛,在路边、桥头附近往往有人乘凉或露宿,应当随时注意。
*全车灯光突然熄灭,应当立即制动,靠边停车。
*夜间驾车遇自行车对向驶来时,应当使用近光灯,减速或停车避让。
骑自行车安全常识
1.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没有刹车或没有安全保证的自行车不能上路;不要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不要在车行道上学骑自行车。
2.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混行道上要靠右边行驶,不能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行驶。
3.如过较大陡坡或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时应当推车行走;雨、雪、雾等天气要慢速行驶,路面雪大结冰时要推车慢行。
4.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超越前方自行车时,不要与其靠的太近,速度不要过猛,不得妨碍被超车辆的正常行驶。
5.不要手中持物骑车,不要双手离把骑车,不要两人骑一辆车;骑车不要曲折行驶,不要相互竞驶,不要两辆以上并排行驶。
6.两辆车行驶时,两人不要相互勾肩搭背,相互挤抹,相互追逐。
7.不要骑一辆车,再牵引一辆车,不要紧随机动车后面行驶,不要手失机动
车行驶。
驾驶电动车安全常识电动车凭借着极高的性价比,得到了市民朋友普遍的青睐。
但是,近几年由于驾驶电动车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却时有发生。
这是因为电动车速度快、惯性大,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时声音很小,很少能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故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1、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
根据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为≤20公里/小时。
速度过快,过大的惯性可导致制动失效,且车架和前叉等主体结构的负荷加大,易发生断裂危险。
另外,电动自行车在低速状态下运行有利于续行里程的增加,物理实验表明,过高的时速将会增加车辆"加速度"损耗,也会增加单位里程的能耗。
2、制动不宜过急,防止"飞车"。
电动车的控制系统一般采用PWM(脉宽调制)方式来调节行车速度和执行各种保护功能,在PWM系统中,主回路中的主要执行部件是功率型MOS管、续流二极管和优质大容量电容。
在电动车控制系统中最为严重的故障是功率型MOS管被击穿直通,电机将失去控制,而电机的堵转冲击电流往往可以达到数十安培,车辆无法停止,强制刹车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使熔断器(保险丝)断开。
用户在面对这种意外情况时会惊慌失措,处置不当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这种情况俗称"飞车"。
要防止"飞车",首先要在设计上大大强化安全裕量,同时必须选择优质关键器件。
其次,可设置"防飞车"装置,一旦出现异常,用户微动拇指就可迅速切断总电源,确保人身安全。
3、注意检修,警惕"前叉及前叉组合件破坏"。
前叉及前叉组合件承受着很大的冲击和疲劳,特别是遇到紧急刹车、猛拐以及地面暗坑时,对电动自行车的制造质量构成极大的考验。
锁紧螺杆的松动,车把强度不够,以及前叉承力部位的薄弱等等,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
防止"前叉及前叉组合件破坏"的正确方法仍然是提高与安全相关的部件的品质和成本,并强化检测手段。
4、当心"电热失控事故"。
电热事故分成两类,一类是行车过程中的"热聚集"失控事故,由于电动车的工作电流是负载的正比例函数,当连续工作在大电流条件下,如果某些接触部件电阻过大,就会发热,如果设计不佳,会使热效应加聚,有些电动车甚至会出现运行"自燃"。
另一类是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有些低成本低质量的充电器,发热严重,甚至也会"自燃",因为充电一般在无人看管的夜间进行,一旦出现自燃无法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消除"电热失控事故"最有效的方法,一是严格控制接触电阻,确保良好接触;二是可能的热聚点都应采用阻燃物质,消灭燃烧;三是充电器必须确保质量,严格控制温升,并要选用阻燃外壳。
另外,制动性也是电动自行车的重要技术指标。
制动系统的档次差别很大,选择优质制动系统是降低维修率和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在起步、爬坡时应该脚蹬助行,防止启动电流过大、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引起电机线圈、线路、电瓶和调速器的过热损毁,甚至酿成灾害。
小编有的建议就这么多,平时生活中,市民朋友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也要多加总结,避免悲剧的造成。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七巧板幼儿园
20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