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及术语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及术语

机械制图基本常识一、制图1、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

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2、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

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

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

3、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

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4、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常用的有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

视图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

按投影方向和相应投影面的位置不同,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等,布局如下:仰视图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如果是标准视图布局,不需标注视图名称,如不能按标准视图排列,应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名称“X”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

图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

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

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

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

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

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

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

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5、制造机件时,必须按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字进行加工,不允许直接从图样中量取图形的尺寸。

要求在机械制造中必须达到的技术条件如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等均应按机械制图标准在图样中用符号、文字和数字予以标明。

6、图纸幅面绘制机械图样时,优先采用5种规定的图纸基本幅面,分别是:A0、A 1、A2、A3、A4。

必要时,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

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7、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图框线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8、标题栏gb/t10609.1-89对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和尺寸作了规定,标题栏的文字方向应为看图方向,标题栏的外框为粗实线,里边是细实线,其右边线和底边线应与图框线重合。

9、比例比例是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规定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

为了能从图样上得到实物大小的真实感,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1:1),当机件过大或过小时,可选用表规定的缩小或放大比例绘制,但尺寸标注时必须注实际尺寸。

一般来说,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填写。

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比例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标注比例。

二、尺寸标注(gb4458.4-84)1.基本规则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注明计量单位代号或名称。

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计量单位或名称。

尺寸界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是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的延长线,超出尺寸线约2~3mm。

也可直接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倾斜。

2、尺寸线终端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或细斜线。

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3、圆、圆弧及球面尺寸的注法[1]标注圆或大于半圆的弧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标注圆弧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尺寸线应通过圆心,终端为箭头。

[2]当圆弧的半径过大,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圆心位置时,可将尺寸线只画一部分。

[3] 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s”。

三、尺寸公差定义: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它是容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包括上偏差和下偏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以顾客要求为准,如无要求,则按标准(国家标、机械行业标准、摩托车零部件标准等)。

表示方法:Φ50±0.005,Φ50(-0.02~-0.03),Φ50(+0.02~0),Φ50(0~-0.02)。

四、形位公差1、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以形位公差带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

(1)、形状误差: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2)、形状公差: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3)、位置误差: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4)、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误差是实际测量结果与理想要素的差异,公差是允许的误差范围。

2、内容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形状公差没有基准。

(1)直线度: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平行的直线。

(2)平面度: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在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平行的平面。

(3)圆度: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

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的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同心圆。

(4)圆柱度: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柱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同轴圆柱。

(5)线轮廓度(基准可有可无):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等距曲线。

(6)面轮廓度(基准可有可无):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面加工误差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为两等距曲面。

位置公差6个,有基准(7)平行度: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所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平行方向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公差带形状为一圆柱体。

(8)垂直度:垂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

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垂直方向,所允许的最大变动范围。

公差带形状为一圆柱。

(9)倾斜度:倾斜度是表示零件上两要素相对方向保持任意给定角度的正确状况。

倾斜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成任意给定角度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10)、对称度:对称度是表示零件上两对称中心要素保持在同一中心平面内的状态。

对称度公差是:实际要素的对称中心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理想对称平面所允许的变动量。

该理想对称平面是指与基准对称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共同的理想平面。

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

(11)、同轴度:同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共轴程度。

同轴度公差是:被测实际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所允许的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轴线偏离由基准轴线所确定的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12)、位置度: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

位置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公差带形状为一个圆。

(空间内为一个球)形状或位置公差2个,基准可有可无。

(13)圆跳动:圆跳动是表示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在限定的测量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保持固定位置的状况。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旋转一整圈时,在限定的测量范围内,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全跳动:跳动是指零件绕基准轴线作连续旋转时,沿整个被测表面上的跳动量。

(14)、全跳动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连续的旋转,同时指示器沿其理想轮廓相对移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三、具体标注举例以雅马哈100成品图为例。

基准的标注,行位公差的标注备注:C0.2(45°倒角,大小为0.2mm)MAX(maximum):最大MIN(minimum):最小五、行位公差和尺寸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相关原则包括最大实体原则和包容原则。

一、独立原则(I nd ep e nd e n t P r inc ip le)1、独立原则的含义(Mea n in g s o f I nd ep e nd e nt P r in c ip le)独立原则是指给出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即,极限尺寸只控制实际尺寸,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位误差;不论要素的实际尺寸大小如何,被测要素均应在给定的形位公差带内,并且其形位误差允许达到最大值。

遵守独立原则时,实际尺寸一般用两点法测量,形位误差使用通用量仪测量。

2、独立原则的识别凡是对给出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未用特定符号或文字说明它们有联系者,就表示它们遵守独立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