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中的高分子
乙纶、丙纶
• 聚烯烃纤维:是50年代发展的纤维,其中重要品种聚 乙烯纤维是用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副气为原料制成 的,中国商品名乙纶。乙纶织物可用作汽车装饰布、 家具布、工厂滤布、船篷、绳索和渔网等。
• 等规聚丙烯纤维是聚烯烃纤维中一个出色的品种,简 称聚丙烯纤维,中国商品名丙纶。
• 性能:聚丙烯纤维吸湿率低,不能用常规方法染色, 常在聚合物里掺入颜料,熔态时捏和纺制成有色纤维。 丙纶耐老化性能很差,必须添加防老化剂以改善其 耐日光性能。丙纶可用作地毯、大面积的人工草坪、 工业用滤布、工作服以及家用织物如蚊帐等,还可 与其他纤维混纺制成各种针织物和机织物。
锦纶(尼龙)
• 聚酰胺纤维:中国称锦纶,又称尼龙。1939年 美国人首先研制成功。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水 成盐,再经缩聚、熔纺而成纤维。根据单体分 子上碳原子的数目,这种纤维称为聚酰胺66。 由氨基己酸缩水生成己内酰胺,进一步开环聚 合获得的纤维,称聚酰胺6。
• 性能:这两种纤维都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回弹 性和耐多次变形性能,广泛用于制做袜子、内 衣、运动衣、轮胎帘子线、工业带材、渔网、 军用织物等。
氨纶
• 聚氨酯类纤维:氨纶是,因其具有优异的弹力,故 又名弹性纤维,在服装织物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 性能: • ⑴氨纶弹性非常高,一般制品不使用100%的聚氨酯,
多在织物中混用5~30%的比例,所得各种氨纶织物 均具有15%~45%的舒适弹性。 • ⑵氨纶织物常以复合纱制成,即以氨纶为芯,用其 它纤维(如尼龙、涤纶等)做皮层制成包芯纱弹力织 物,其对身体的适应性良好,很适合做紧身衣,无 压迫感。 • ⑶氨纶弹力织物的外观风格及服用性能与所包覆外 层纤维织物的同类产品接近。
腈纶
• 聚丙烯腈纤维:中国称腈纶。50年代初出现以 来发展很快。1950年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为纯聚 丙烯腈长丝,因吸湿性差而染色困难,后经改 进与烯基衍生物形成2元或3元共聚物,其中90 %左右为丙烯腈,染色性能大为改善。腈纶广 泛用于制做绒线、针织物和毛毯。
• 性能:腈纶纺织物轻、松、柔软、美观,能长 期经受较强紫外线集中照射和烟气污染,是目 前最耐气候老化的一种合成纤维织物,适用于 作船篷、账篷、船舱和露天堆置物的盖布等。
人造纤维
• 最早的人造纤维? • 粘胶纤维,1848年J,默塞发现棉纤维素被浓
碱液浸渍后,化学反应灵敏性增加。此后 英国人C.克罗斯和E.贝文用二硫化碳与碱纤 维作用获得溶解性纤维素黄酸酯,从而制 得粘胶纤维。后来出现了离心罐式绕丝器, 使粘胶纤维有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粘胶纤维
• 粘纤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 纤维素纤维。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 纤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 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 等特性。
维纶
• 聚乙烯醇纤维:中国称维纶。是以醋酸乙 烯为原料进行聚合、醇解、纺丝,然后经 缩甲醛而制得。
• 性能:维纶性质接近于棉,吸湿性比其他 合成纤维高。主要产品为短纤维,用于制 做渔网、 滤布、 帆布、轮胎帘子线、软管 织物、传动带以及工作服等。生产维纶的 主要国家有日本、朝鲜和中国。维纶与聚 氯乙烯纤维混纺的涤纶。1940年由英国人J. 温菲尔德和J.迪克逊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为原料,在实验室内研制成功,1941年正 式生产。
• 性能:涤纶的拉伸性、回弹性和化学稳定 性都很好。涤纶织物具有挺刮和易洗快干 的优点。涤纶的耐晒强度比锦纶好,能抗 微生物和霉烂,耐虫蛀,但吸湿性不及锦纶, 且染色困难。
服装中的高分子 ——化学纤维
•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 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 得的纤维的统称。
• 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 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 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
• 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 短纤维一律名“纶”(例如,锦纶、涤 纶),纤维素短纤维一律名“纤”(例如, 粘纤、铜氨纤),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 字,或将“纶”、“纤”、改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