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 题目: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科目:地 理
学校:三 井 学 校 姓名:谢 碧 霞
日期:2016年4月20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课标分析: 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主要是落实到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时将地图三要素,尤其是地图方向、比例尺的重点教学; 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地图的定义、来源、制作方式等内容;而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要求,则主要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形成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的意识; 要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监督学生养成左手教材右手地图的习惯。 教学理念: 遵循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原则,把课堂定位为帮助同学们搜集身边的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为主,切实指导学生在看读地图、量算距离等方面得到加强。另外,针对初一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地图、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地理学习兴趣,尽量树立地理在学科中的地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带领七年级学生继续认识地理这门学科,希望学生能够在初步具备地理学习兴趣时,加深对地理这门学科及如何进行地理学习的认识,做好一定的地理学习准备。教材分别从学会看地图、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游中学习地理四个部分对学生讲解了“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个问题。希望学生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认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工具、指明途径、打好基础,并初步具备地理思维、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技能。为了能够正确的认识地图,教材从“学校平面图”的制作感性的讲解地图的制作,而对于地图分类等内容,则从理性上用文字阐述。为了能教学生看懂地图,则必须了解地图的组成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学会搜集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之本,思考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的关键,野外旅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搜集地理信息是学习的地理的有效方法,思考地理问题是对地理问题形成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只有掌握了方法,找到了学习途径,并对地理知识和地理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才能算真正知道了“怎样学地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初一刚开始学习地理的第二节课,培养起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同时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上也非常关键。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有很强的积极性,非常积极、乐意回答问题和参与老师的课堂活动,但在知识点的正确性方面不会作很大的考虑。另外,初中生在小学曾进行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对各种生活中的自然人文方面现象兴趣比较浓厚,对一些浅显的自然现象也知道一定的原因或原理。
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尽量多的设计学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如实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但也需要在教学时适时引导和纠正学生到正确的知识和答案上。讲一堂活生生的课时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就知识讲知识,而需要大量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联系生活实际,把知识的生活应用贯穿课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四种地理学习方法的学习,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和 途径同生活的联系; 2、通过绘制简单的校园或教室平面图,了解地图的定义和制作方法; 3、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各自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挂图以及一些小地图的判读,初步学会看读地图,能够在地图上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并掌握地图的简单应用。 2、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地理信息,获得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问题思维能力; 3、初步具备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一些简单的生活地图运用学习,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认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初步培养一定的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习,学会看地图和用地图; 2、地理学习的方法、途径; 3、为什么要思考地理问题。
教学难点: 地图各要素学习,以及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的观念。 课程类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挂图、世界地图挂图、地图册、指南针 多媒体课件,磁吸。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及意图 学生活动 及意图 估 计 用 时
温习 导入
同学们,在课本第一节里,我们知道了身边许许多多的地理知识,知道了地理知识跟我们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那么大家能跟同学们互动交流,调动课堂回答老师
提问。 回顾身边3分 不能说出一些跟我们自身相关的地理方面的知识?(集体回答或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们说了很多跟我们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总的来说就是跟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地理知识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不要好好学习这些地理知识啊?(学生集体回答:要)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学习地理知识呢?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打算怎么样来学习地理。(由3—4个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学生回答)刚才同学们说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式,那么我们的课本又给了哪些方法教大家学习地理知识的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气氛。 及时评价同学们的回答,给予表扬鼓励。 的地理知识,强化地理学习兴趣。 通过思考怎样学习地理,增强对本节内容的好奇心。
标题 讲解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给我们介绍了四种学习地理的方式,分别是哪些呢?(学生根据书本回答:通过看地图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收集地理信息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地理知识和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知识。) 首先我们看第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地图将书本上第二节小标题内容归纳为四种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式,带动学生一起知道书上的四种地理知识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30秒 学习地理知识,也就是书上“学会看地图”部分。(打开ppt) 说出这四种。
展示教具 (展示中国地图挂图和世界地图挂图)老师在黑板上挂的这两幅是什么东西啊?(学生回答:地图)对,大家都知道,这种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的地图。 借助展示的地图挂图,让学生联想起生活中见过的地图,拉近课堂跟生活的距离 根据地图联系生活跟课堂,初步认识地图的重要性
30秒
转承 同学们都能看懂地图吗?(学生回答:能。或者不能、会一点点),好,有同学会有同学还不会,不会的也没关系,这节课好好学习了你肯定就会了。首先我们不管会不会看地图,我想问的是,你们知道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不知道)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活动。 用调查式问题勾起学生参与热情 1分 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或在学案的第一个空白框框处),用两分钟的时间,按照我们这个教室的布置,用不同的形状(符号)组织学生动手画教室平面图。亲身体验地图的制作方法及4分 表示教室门、黑板、讲台、过道和自己所在的位置,看谁画得又快又好。(要求所画的内容视教室具体情况而定)。 好,已经有同学画好了。我们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前来展示一下他画的图。(抽取或学生自愿上台展示并讲解所画作品,教师点评) 其实,现在大家手里拿的,就基本上是大家画出的我们教室的一副平面地图。所以,什么是地图呢?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大家把这个概念找到勾画出来,然后一起再读一遍。 课本上给我们介绍的关于学校平面图的制作,跟大家刚才制作我们教室平面图的原理一样,用符号来表示从高处看到的学校景观,就成为了一幅学校平面图。(链接ppt) 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体验地图是如何制作的。(有条件有时间也可在课前画学校平面图) 过程,并领会地图的概念
讲授学习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我们在学习地理这门课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通过教师讲解和组织学生自听取老师
的介绍和阅读材料,4分 息,而且,不管我们学不学地理,地图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所以,我们要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养成经常读地图、用地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让地图更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因为地图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地图了,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由47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一副地图。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根据需要制作出来的地图也越来越多,既有挂在墙上的纸质地图,也有直接在屏幕上显示的电子地图等,(让学生阅读或找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11页的阅读材料“形形色色的地图”),虽然现在的地图各式各样,但总得说来,地图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地图,二是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主要呈现的是自然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就是关于一些人类制造出来的地理事物的地图了,像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主阅读相关材料和图片,了解更多地图相关知识。 知道地图种类的多种多样和现代化手段制作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