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学总论(一)
洗片技术、肠内气、粪影、异物、运动 性伪影等的影响 4.X线的损伤
第一章 X线成像
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内容,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有效的 一种检查方法。
概念:它是利用X线透过人体后,使 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在荧光屏 (电视)或X线胶片上形成影像,从 而了解人体大体解剖与生理功能, 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
•9.放射治疗学(radiation therapy)
•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医学影像学是使人体内部结构与器官形 成某种影像,据各自影像特点与性质了 解人体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以达 到诊断的目的。由于成像原理及方法不 同,因此各有优势与不足
人工对比
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用人 为的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 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之 为人工对比,或造影检查。
用作造影的物质称对比剂或造影剂。
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透视、照相 (2)特殊检查:软线摄影(乳腺)、X
线减影技术、体层容积成像. (3)造影检查
影像诊断的作用:
1.疾病的诊断 2.疾病的治疗
3.疾病的预防
影像诊断的可用性:
1.用于各系统疾病的诊断 2.观察治疗效果 3.用于体检和普查
影像诊断的局限性:
1.某些早期病变难以显示(如大叶性肺 炎的充血期和骨髓炎的早期等) 2.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3.外因干扰,如片子质量、投照条件、
二、医学影像学 (Medical.Imageology)是在X线诊 断学基础上,将物理学.计算机技术与医 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现代 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影像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担 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任;在医疗、 教学、科研、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国内外 的学术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6、边缘:良性病变边缘较规整,恶性则毛糙; 7、密度:如骨质疏松,软化表现为密度减低,肺实变为
密度增高 8、功能变化:溃疡的“激惹征”,胃癌时局部蠕动消失
等; 9、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如纵隔、肺门移位,粘膜纠
集等; 10、动态变化:如肺炎短期内消散,结核消散较慢;
投照条件
顺序阅片
全面观察部位分布源自数目多发转移瘤左下肺血管瘤
形态
形态
病灶大小
器官结构大小改变
(右上肺) 大叶性肺炎
(左侧)全肺不张
(右侧)广泛胸 膜增厚、粘连
边缘
右上肺鳞癌
总论
放射诊断学总论(一)
Case 1(?)
Case 2(?)
一、自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的100多年,医学影像 学(medical imaging)已达到了一个非常辉 煌的地步,如果说伦琴的X线发现是人类对客 观世界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对CT的发现则是第 二次飞跃,他使我们能在活体状态下对人的 内部器官的研究成为可能并逐步走向对人体 微观结构的认知。现代影像学囊括和运用了 了所有现代的高精尖技术的内涵和精髓,使 医学影像学的方法丰富多彩、诊断水平不断 提高、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涵盖的领 域越来越广;
腹部平片 (腹腔脏 器之间缺 乏自然对 比)
直接引入法:口服法
直接引入法:灌注法
直接引入法:穿刺注入法
间接引入法:口服胆囊造影
间接引入法:静脉胆道造影
间接引入法:静脉肾盂造影
二、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由简到繁 合理使用 减少负担 以利诊断
三、 X线诊断原 则与步骤
诊断原则
全面观察 具体分析 结合临床 作出诊断
诊断步骤(一)
四观察:查对条件、顺序阅片、全面观察、发现病变
十分析:
1、部位:如肺结核好发于肺尖,骨结核在干骺端等; 2、分布:如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分布均匀; 3、数目:转移瘤、粟粒性肺结核等多发病灶; 4、形态:如肺癌的分叶、毛刺等; 5、大小:测量病灶大小,患处肿大、缩小等;
诊断步骤(二)
tomography,PET)
•5. r- 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
•6. 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
•7.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
•8.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graphy,IR)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行探讨: 1、X线是怎样产生的(工程技术课内容)? 2、影像是怎样形成的(工程技术课内容) ? 3、怎样对这些影像进行判断、分析 和诊断(本节课重点讨论的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一、X线图像的特点
X线图像的特点之一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 厚度组织结构后,各层结构相互叠加在一起的 影像。
医学影像学 (Medical Imageology)
1.X线诊断(X-ray diagnosis) 2.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 4.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G.MRI-人体解剖形态学特征
核素-侧重于功能状态与代谢为主。
由此可见一种成像技术不可能适用于所 有器官与疾病检查,也不可能或不能完 全替代另一种检查技术,应互相补充, 扬长避短,相互印证。
学习影像医学的目的
一、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 二、掌握不同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 价值与限度,便于正确选用,帮助 作出诊断; 三、了解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特 点;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及应用 指征,以利于合理应用。
X线图像的特点之二
X线图像是由黑影、白影和不同灰度的 灰影所组成。
(复习)物质密度与影像黑白的关系
物质厚度与影像黑白的关系
自然对比
人体组织结构自然存在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
根据密度不同,人体组织结构大致分为: 高密度:骨骼、钙化灶 中等密度:软骨、软组织与液体等 低密度:脂肪组织、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