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2017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2017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同步练习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úxiǔkuìdí________湖摧枯拉________ ________退________港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泄.气(xiè)要塞.(sài)锐不可当.(dāng)B. 签.订(jiàn)歼.灭(qiān)摧枯拉朽.(xiǔ)C. 芜.湖(wú)荻.港(dí)纷纷溃.退(kuì)D. 区域.(yù)督.战(dū)封锁.长江(suǒ)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督战封锁业已B. 负隅顽抗拒绝协定功势C. 排山倒海策略占据管辖D. 横度长江豫北惨败企图4.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B. 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C. 他讲课很少带讲稿,即使带了也决不打开,两个学时一百分钟,滔滔不绝如江河直泻,夸夸其谈如行云流水。

D. 因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 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 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6.选出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7.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 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 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8.填空。

①第一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

②第二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9.阅读导语回答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________;这些内容说明了________ ,________。

10.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二、判断题(共1题;)11.判断正误。

(1)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2)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3)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4)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5)新闻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6)新闻的背景,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三、消息阅读理解(共3题;)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练习题。

学生免费音乐会开场[本报讯] 昨天下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2001年学生免费音乐会首场演出,拉开了“普及高雅艺术,陶冶青年情操”活动的帷幕。

这次活动在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等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北京交响乐团主动承担了学生免费音乐会的演奏义务,自4月起,每月第一个周六的下午定期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免费音乐会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尽管音乐厅准备了700张票供学生凭学生证领取,但这仍然满足不了充满激情的学生们的要求。

演出的另外800张票,由北京市教委按学校系统有组织地发放。

(1)这段新闻的导语是第________ 段,主体部分是________段。

(2)这段新闻的时间是________ ,地点是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 。

(3)这篇新闻报道的事件的意义是________ 。

(4)这篇新闻仅有二百字左右,前一天的事件第二天见报,合乎新闻的________ 性、________ 、性、________ 性的要求。

14.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3)用“________”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________。

(4)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 芜;朽;溃;荻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字词的识记能力。

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

故答案为:芜;朽;溃;荻解析: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读准字音,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2. B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B项改为:签订(qiān),歼灭(jiān)。

故答案为:B解析: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并熟练掌握拼写规则。

能力层级A3. C解:A项“挡”应为“当”;B项“功”应为“攻”;D项“度”应为“渡”。

故选C。

解析:考查学生对形声字的准确区分情况。

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4. B解:本题考查考生成语意思的理解和运用的辨析能力。

B项“夸大其辞”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词多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

所以B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答案为:B解析:考生在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掌握成语使用常常出现的错误。

5. A解:本题考查考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掌握病句的类型,学会辨析病句的方法。

A项中前面“好坏”是两面,后句“是否”也是两面。

所以正确。

B项“表示”与兴趣不能搭配,应该是“产生”;C项中意思重复,删除“组成”D项滥用借此“通过”“使”使句子成分残缺,缺失主语,应删除其中一个。

故答案为:A解析:考生呀逐项审读,从句意、修辞、用词、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6. C解:考查基本的表达方式的类型。

C项是议论。

而ABD项是叙述。

故答案为:C解析: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7. D解:D项中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并没与提及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故选D项。

解析:考查对新闻报道类中导语的作用。

容易情况下,导语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文段,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导语所概述的内容要根据具体内容来确定。

8.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解:(1)考查第一则消息的题目的作用。

“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

“胜利南渡”要弄明白言外之意,即点明了渡江已取得胜利。

(2)考查电头的内容、导语与主题部分的关键词。

第二则消息的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锐不可当”。

第一问要把握好新闻的要素,二问要能够根据内容来用词语概括,当然,一定要在文中挑选关键性的词语。

解析:此类题要求学生在把握新闻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答题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