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怎样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怎样理解词语、读懂句子
文章是由一个一个的句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句子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

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就得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读懂每一句话。

小学低年级阅读着重训练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逐渐积累词语,储存语言模式,培养语感,初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怎样理解词语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查阅工具书
字典、词典及其他工具书是学习的好帮手,阅读时,遇到不懂的或关键词语,尤其是典故类的成语,不妨查一查,就明白了。

有时候,我们常常不是整个词语不理解,而是其中某个字不理解。

这时只要查字典弄懂了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这个词语,就可以理解了。

例如“形态各异”一词,同学们不懂的,常常是那个“异”字,在字典中查“异”字,知道‘异”是不同的意思,那么形态各异就是形态各不相同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重点词语与上下文有着密切联系,不要孤立地解词或一味查字典,要学会上挂下联,结合文章思考也就明白了。

例如“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孤单”的意思就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上文写到: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可见丑小鸭没有朋友,心中的委屈也没地方去说,可怜巴巴的。

在阅读中能想象出丑小鸭当时的神情,就算是理解“孤单”了。

3.替换、比较去理解
有比较才能鉴别。

准确理解词语,可将需要理解的词语换成相近的词语试一试,词意的区别就明显地看出来了。

如常见到的“森林”一词,如果把“森林”与“树林”、“树木”三个词意比较,就会知道,“森林”指的不是一棵大树,也不是几十棵、几百棵组成的树木,而是成千上万棵树组成的庞大整体。

怎样读懂一句话
句子的意思是指句子本身的内容,也就是这个句子“写了什么”。

比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的意思就是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有的句子中还包含着内在的深层意思,也就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它往往比较含蓄、深刻,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猜测,去推断。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理解句子的方法。

1.抓关键词语
在读句子时,有时会因为词语障碍而影响对句子的理解,理解了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比如:《精彩的马戏》中,“山羊走钢丝的表演很出色”这句话,我们只要弄懂“出色”是“格外好,超出一般的”的意思,就会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2.抓句子主干
有些句子比较长,好像一棵大树,有很多枝杈和树叶。

阅读这样的句子,要学会抓它的“主干”——明确这句话主要说什么,然后想想“主干”以外的“枝叶”又讲什么,在句子
中起什么作用。

这样就能很快地把句子读懂。

比如:“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这句话,“主干”就是“小燕子加入盛会”,这“盛会”是怎样的呢?是百花争艳的;小燕子是从哪里赶来的呢?是从南方赶来的。

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知道时间是在春天,地点是在北方。

3.联系上下文
例如: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小狮子》一课最后一句“大树对他说:‘你现在是一只真正的小狮子了。

’”难道小狮子以前不是狮子,只有“现在”才是真正的狮子吗?理解大树说的这句话,我们就要回头去读前文。

小狮子原先依赖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愿吃苦练功,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刻苦训练,学会了滚、扑、撕、咬的本领,所以大树才说“你现在是一只真正的小狮子了”,意思是小狮子学会了独立生活,有了自立精神。

这样我们联系上下文,经过分析、品味,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

4.理解修辞手法
例如:李白《秋浦歌》中有这样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头发真的有三千丈长吗?不会,这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白头发很长。

我们了解了夸张手法的作用,再通过有感情朗读,就明白了这句话是说诗人的忧愁是多么的深啊!有些句子说法比较特别,如反问句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变换成普通的说法。

例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把这个反问句改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意思就很明白。

然后,进一步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的语气来说呢?原来,这样说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了。

其实,理解句子的方法还有很多。

例如:通过理解标点
.......
......来理解句意,通过抓事物的矛
盾处
.......来理解句意等。

总之,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的重要句子,..来理解句意,通过有感情朗读
仔细分析,朗读就能很快理解其中的意思,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训练——练习理解词、句
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的题。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绿色的叶子,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

(1)哪些词表示颜色?()
(2)哪个词表示形状?()
(3)哪个词表示数量?()
2.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折磨”是什么意思?“面黄肌瘦”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密密地向大地上飞洒,仿佛要洗净残冬留下的斑斑痕迹似的。

(1)这句话写的是______季的雨,从______这个词看出。

(2)这个时节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月过去了,孩子们一齐来到国王面前,他们一个个都捧着一盆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都很美丽。

可是,国王看着这些孩子,却皱起了眉头,一句话也不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1)孩子们捧来的花都很()。

(2)国王为什么皱起眉头,一句话也不说?联系原课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晨,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远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

(2)这段话写了雾中哪几种景物?按文中顺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观察雾中景象的时间是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一层纱”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绿色雪白(2)细长(3)几朵
2.(1)查字典“折磨”的意思是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受到痛苦。

“面黄肌瘦”的意思是人的脸色发黄、身体消瘦。

(2)长期的监狱生活使弟弟在肉体上、精神上受到痛苦,人长得脑袋大,身子小,脸色发黄,身体消瘦。

3.(1)春残冬(2)轻、细、密
4.(1)美丽(2)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籽是煮过的,怎么可能发芽、开花呢?这些孩子不诚实,不是国王心目中的人,所以国王皱起眉头,一句话也不说。

5.(1)三(2)塔、小山、田野、树林(3)早晨(4)雾
——本文选自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二年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