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10

高中生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10


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
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
基于学科核心 素养的课堂教
学策略
3、系统化教学。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 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 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
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
附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姓名
任教学科
高中生物
学校
教龄
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 6 大核心素养:责任担
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
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为新一轮

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如何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想,
物发展规律与现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生物核心素养表现出
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既需要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生物学
对学科核心素养 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与提高,以及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的认识
逐步升华。这是一个长期培养与渗透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
逐步升华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终身需要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2、缺乏学习生物学核心概念。核心概念需要以生物学事实、
学科核心素养导 向下课堂教学存
在的问题
现象为支撑,需要以理性思维方法为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 探究等获得生物学事实、现象的直接经验,也可以从教科书、 教师描述的客观事实、科学史经典案例而得到信息。学生根据
这些素材,经过比较、归纳等方式建立概念,通过演绎、类比
通用概念搭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之 间的桥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里复杂的生 命系统,因此,生物学能够很好地反映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 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在生物学课程中,可以比较容易体现科 学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 出发点。
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证据的作用, 强调运用证据和逻辑去质疑、辩论;通过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 理解科学知识的开放性;在阐述理论、观点、规律时,提供事 实证据,呈现由事实到观点、规律、理论的逻辑过程。
1、情景化教学。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
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
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
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
2、综合性教学。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
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
高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中这两个阶段。初中阶段 侧重在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以及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 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高中阶段则需要对细胞、遗传、进化、 生态等概念进一步深入探讨,需要深入到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活 动的机制,运用数学方法探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本质特 征;需要更加关注生态学思想、进化思想的统领作用。
证据和辨析逻辑。
4、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 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 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
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 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 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 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 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 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 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诸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语言表
达与沟通能力。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已经不
是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使公民在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受益。
1、没有落实以核心概念为依托落实生命观念的教育
生物学的概念体系有自身的特点,生物学概念没有明显逻 辑起点。生物学中某个核心概念难以从其他概念经过推演而得 到。因此,维持核心概念体系本身的完整,是全面、准确理解 生命的基础。
最终还是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动
态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它需要在特
定情景和需要中生成与发展。例如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学
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
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
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
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体现
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民未来生产生活产
生持续性的影响。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
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會这样,了解生
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
本观点。此外,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还应具有实用性,
等方式深化概念的理解。特别是结合概念的建构安排合理的实
验、探究等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探究、实践,从而
在获取事实证据、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既获得科学方法
的训练,理解并参与科学探索实践,又可以理解生物学知识是
怎么形成的。
3、缺乏理性思维培养
理解生命、理解生物学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但不是 唯一目的,更不是学习的终点。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对生命 世界的认识,属于对自然界认识的一部分。理解生命世界和生 物学,对于学生理解自然界,达成对自然科学的整体理解也非 常有必要。学习生物学课程时达成对自然和对科学的理解,需 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实现。科学通用概念就是一种媒介。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