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学心理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二、(二)罗森塔尔效应
• 1、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念及机制 •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的期待和热爱而使 学生出现相应发展的现象,也称为皮革马里翁 效应。 首先,教师根据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形成对不同儿 童的不同期望;(总体印象从何而来?)
其次,受不同期望的引导和影响,教师对不同儿 童进行区别对待;
1、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含义 • 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 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 学习的行为。
• 心理学家奎伊: • 我国心理学家: • 另一分类
2、问题行为的类型
– 品行性行为、性格性行为、情绪和社 会上不成熟行为。 – 外向攻击型行为、内向退缩型行为。
– 不投入行为:没有进行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活动 的行为 – 扰乱行为:扰乱他人学习或老师教学 –违规行为:违反课堂/学校的规章制度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一)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1、认知方式
• 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提取和使用信息 时习惯采用的方式。
• 表现为认知活动中的操作特点,又称为认知 风格。具体指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 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 方式。
• 在学习中,凡是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符合的学科, 成绩一般会好些。
2、认知方式的基本类型
– – – –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整体型与系列型 反思型与冲动型 聚合式与发散式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场依存—独立性”研究最初是威金特 (1954)为解释知觉中的个体差异而提出来的。后
来将其提升为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棒框实验:如图所示:在黑屋里设可发光的棒
与框,其中棒是可以转动的,主试让被试将其调到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
课堂管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及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 课堂问题行为发生。因此,对课堂里的问题行为的处理,也是 课堂管理的重要部分。
(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 Problem Behaviour in the Classroom )
遇到问题不懂就问,缺乏对问题 常向他人请教 深究细问
沉思型 态度填重,做比较 速度比较慢 有把握的选择
二、(四)蔡加尼克效应
• 1、含义
•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记 忆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记忆的现象。 • 2、应用
• 主要是在讲到重要的知识点时,采用适度间 隔地停止讲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所要掌 握的知识,以解决记忆难的问题。
二、(五)反馈效应
• 学习者需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这种了解又会 起到强化作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 如何运用反馈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 (1)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中,都要及时 进行反馈; • (2)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其自己批改 作业。
劣势 注意事项 应注意在速度的同时提醒自己多检 查、多反思几遍。全面、深入、仔 细地思考问题,养成细心、有条不 紊地解决问题的习惯 应紧紧追着老师,直到完全领会为 止。 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认真地 实行。指导其进行自我思维监控训 练使其少犯错误。
冲动型 倾向于迅速完成, 容易考虑不 能抓紧时间 周
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
2、课堂教学的程式的基本类型 • 一般分成三类: – 系统传授知识的程式 – 在活动中学的程式 – 综合型程式
一、(二)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要素
• 课堂教学程式所包括的基本心理要素有: 1、注意组织:学习与活动的前提条件 2、认知指导:包括讲解、演示、设问及迁移等 方式,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 3、行为强化:塑造、增强行为的重要手段。 4、心理趋合:个体在认知活动结束时因圆满完 成活动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这是课 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包括即时趋合与延时趋合。
场依存
教学方法
评价标准 标准
场独立
解释论证
自我评价为
课堂讨论法, 问答法
模范学生为标准
喜好的教学气氛
喜欢的学科 科学 教学激励手段 正错误
学生不断反馈
社会科学
不喜欢反馈
自然
表扬为主
纠
不同场定向的学生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场独立性 学科兴趣 学科成绩 学习策略 配 教学偏好 学习方法 结构不严密的教学 喜欢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强 结构严密的教学 在他人指导下共同学习效果更好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成绩好 独立自觉学习受内在动机支配 场依存性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成绩好 易受暗示学习缺乏主动性受外在动机支
3、给予心理辅导: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 值观和道德观来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正 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4、协调伙伴关系
课堂小辩论
• 当学生有违规行为时,应对学 生进行批评,必要时可实行处 罚。
• 甲方:同意以上观 点
• 乙方:反对以上观 点
四、教师的教育人格及其影响
(一)学生心目中的教师 1、学生的教师观
• • • •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心理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①精心备课。②要注意教学的紧凑性、流畅性和过渡性。 (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①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任务,明白如何参与每一个具 体的活动。②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 (3)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 首先,如果能力允许,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 其次,要求学生反思制定某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他们不良 行为的原因;再者,给学生机会考虑他们将怎样计划、 监督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最后,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则, 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完善已有规则。
• (一)课堂教学管理概述 •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 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 教育目标的过程。 • 课堂教学管理具有以下基本功能(自 学P212) • 1、促进功能 • 2、维持功能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心理
•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 1、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理论和观点,并综合运 用各种理论观点; • 2、明确课堂教学管理目标:
(二)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 课堂里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学 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以及家 庭、社会方面的原因。
• 请列出最少10种可能导致问题行为的原因。
• • • • •
(1)人格适应不良 (2)寻找注意与地位 (3)逃避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4)过渡活动 (5)挫折与紧张的发泄。
场 依 存 型
善于把握整体,善于学 习系统化、条理化的材 料,喜欢与同伴在一起 讨论或进行协作学习, 注意环境的要求,很容 易适应环境,受大家的 欢迎,偏爱社会学科,
表现较为谨慎,不愿 应注意不轻易受他人 冒险,但受到批评时, 评价的影响。尤其当 很容易受影响,学习 他人提出批评时,应 的积极性下降,容易 分析原因,并考虑自 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己该怎样努力,而不 学习欠主动,受外在 能就此气馁 动机支配
垂直状态。
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和场依存型的学习者的优势、劣势及注意事项 学习者 优势 的类型 场 独 立 型 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出各 个元素,喜欢学习无结 构的材料,喜欢个人独 自学习,不太容易受外 界的影响,对于他人的 评价有自己的看法,不 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偏 爱自然学科 劣势 倾向于冲动、冒险、 容易过分主观 注意事项 应注意把老师等的要 求与自己的想法相协 调,使自己的做法与 外界相辅相成
– 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 – 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 希望遇到好的教师
2、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特征(包括认知特征 和人格特征)P219
(二)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心理气氛
• 1、课堂心理气氛的含义:
• 指课堂内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有 人称为“组织人格”,即与组织者的人格特征有关。 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或抑制作用。 黄秀兰 利皮特和怀特 心理气氛 领导方式 (1)对抗的 ①权威专制型 ②民主交往型 (2)积极的 ③放任自流型 (3)消极的
• 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 是出于故意,有的则是初始时的不慎。因 此,最好的管理,就是采取先行控制,在 问题行为产生之前,实施预防性管理,避 免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认识问题行为 2、实施行为矫正
– 用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强化良好行为来取代不良行为的 方法。 – 基本观点:多数行为是习得的。通过重新学习可以改变 行为。教师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来鼓励重新学习。注重 教师的鼓励的作用。 – 重要环节:确认问题-问题和情境;确认目标-希望见 到的表现;检查所能控制的因素。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 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 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基础 上,并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与基本形式。 • 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分析 (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含义 1、课堂教学程式的概念 • 课堂教学程式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任务 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 教学程式具有多样性。
师生之间最好的场匹配
教师
生
学
场独立——场独立
场依存——场依存 场依存——场独立 场独立——场依存
(2)系列型与整体型思维
系列型
整体型
思维方式是线形的、 逻辑的、常规的、续 列的、逐步逐步的, 先见树木后见森林。
思维方式是更富有变 化、主观的、概念的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
学习者 优势 的类型
(3)冲动型 的学习者和沉思型的学习者的优势、劣势及注意 事项
再次,教师不同的期望与对待,直接影响儿童形 成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动机,进而影响其各 方面发展。
外表 性别 表现
个性
家庭背景
家长反映 师生关系
期望素材输入
其他信息
新信息
整合加工(观念、知识、个性等)
教师形成对儿童的期望
教师对儿童的期望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