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记叙文阅读阅读理解及答案

最新记叙文阅读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 题。

(14 分)人生好像花一样阎桦泽①爱美的人爱花,爱诗的人更爱花。

承蒙同事冬日里的一片暖意,惠赠了两张花市的门票。

怀揣着这春天的门票,我牵着儿子的手兴致盎然地徜徉..在花海之间,感受这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携来的春天的气息。

②花市里红黄紫白争奇斗妍,热闹景象让人目不暇接。

在拥抱春天的日子里,梅花、桃花、兰花、长寿花、郁金香、杜鹃花等等是奔跑在前的主角。

在一片片花团锦簇中,水仙恰似那亭亭玉立的侗族少女,冰清玉洁的脚踝、嫩绿色的长裙、洁白的花蕾宛如少女娇羞的脸庞,无时不透露着少女春天里青春的愿想。

山茶花犹似壮族小伙,在簇簇崭新的靛青色新衣中露出一朵朵俊朗的笑靥,流露出对春天的期许和向往。

蝴蝶兰殷勤地扇动着翅膀,急切地传递着春寒料峭里春天的讯息。

北国的牡丹花也赶来欢聚一堂,共同抒写..南国美丽的春天。

各种花朵竞相追赶着春天的脚步,相继绽放出生命的异彩,让人流连忘返。

③是啊,自古以来,花和春天、花和诗、花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所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有雪、有花、有诗才是真正的春天。

无怪乎古人赏花、赞花、惜花、叹花,写尽了花的风骨和性格。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赞叹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知春、盼春。

李白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感叹牡丹花的娇媚和典雅高贵。

苏轼以“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慨叹兰花气质之美。

卢梅坡赞《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历代诗人写花写出了人的境界,更有诗人以花喻人,一句“梨花一枝春带雨”更让人傻傻分不清是人还是花……④在这场喜迎春天的百花盛宴中,赶不上欢聚的花还有许多许多。

但是,不同季节的花却也有着各自的芳菲、各自的精彩,花和诗意,不独在春天,各季的花朵,同样夺目,情思更长。

李白在《咏桂》中称赞桂花树“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的沉静之美。

宋朝姚勉盛赞茉莉花“清甚冰葩淡不妆,能从盛暑到秋凉。

琼楼合着移春槛,却向山斋供净香”的温婉素雅之美。

宋代郑思肖礼赞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独特秀丽之美。

春花的烂漫和秋花之静美,构成了一幅幅世间奇景....,不仅引得“蜜蜂蝴蝶生情性”,更引得世人代代为之醉。

⑤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花和人的千年不解的因缘,才有了人和花千年不变的缠绵,才有了陆游“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才有了辛弃疾的“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满怀愁绪,才有了黛玉睹花思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凄婉哀怨。

花儿之所以为人们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就在于不论她生长在哪个季节,都在努力绽放自己生命的绚丽和秀美,给予人们无数美的享受、美的遐想和生命的赞叹。

⑥人生好像花一样,不论你境遇如何,都应该过得精彩、活得有滋味,都应该灼灼其华,盛开生命的花朵,绽放生命的华章。

(选自《广西日报》2020 年 3 月10 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仙花的美好情态。

B. 第④段加点的词语“世间奇景”是指前文中提到的宋代郑思肖笔下描写的独特秀丽的菊花。

B.第④~⑤段主要讲了不同季节的花有各自的芳菲、各自的精彩,给人享受、遐想和赞叹。

D. 文章大量引用了古代文人墨客们的诗句,既巧妙表达了情感,又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1)我牵着儿子的手兴致盎然地徜徉..在花海之间,感受这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携来的春天的气息。

(2)北国的牡丹花也赶来欢聚一堂,共同抒写..南国美丽的春天。

3.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2 分)4.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好像花一样”?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 分)5.结合选文思考并回答:一个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像花一样绽放?(3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 题。

(14 分)看海刘群华①父亲是看故乡的山长大的。

②在故乡,只要打开一扇门,群山便迎着晨曦,耸峰立岭,鱼脊般威武地逶迤..而来。

我小的时候,常听父亲问在海南当兵的人:“山的那头连着海吗?海比门前的河大多少呢?”③当兵的人没有回答,只呵呵地笑。

或许在他的心里,海无法用语言诠释。

④那之后,父亲总翻阅我课本中和图画中的大海,看大海的气势和刚毅,看大海的惊涛骇浪和宽广辽阔,父亲对海的喜爱是缘于什么?我想他有一颗走出去的心,有一颗好奇的心。

⑤有一回,他病倒了,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看电视,画面上是南海的椰树、沙滩、海贝,以及天空一样深邃的海面。

他顿时高兴了,从病榻上坐了起来,他流露的激动,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海。

⑥父亲年轻时也萌生过几次看海的念头。

可那时生活拮据,哪有空闲和能力去看海?结果只是念头一闪罢了,像一盏灯刚点燃,又摁灭了。

⑦早些年,我考上山东的大学。

父亲收拾着简陋的铺盖,喃喃道:“帮我看看海,看它是个啥样子?”⑧我点头。

⑨可是,父亲的计划和寄托又落空了。

我的学校离海很远,读书生活不易,我哪还敢迈出脚去听海的涛声?⑩我托住在海边的同学给我带一张海的照片,和几个小小的海螺。

然后,我把这些寄了回去。

父亲收到大海绚丽的照片,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浪花翻滚,席卷着娇小的海鸥,在几个小小的海螺里,嗅一嗅,父亲觉得满足了。

⑪他反复端详..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脏了,捏旧了,最后还恋恋不舍地问我:“海水是咸的吗?真的在阳光下海滩上都是一层白霜似的盐粉吗?”⑫我没有去过,只能嗯嗯回应。

他的眼睛盯着我,终于看出了什么,坚定地说:“一定要去看着海!”⑬我抿着嘴唇使劲地点头。

⑭大海已经在父亲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在我的心里,也潜移默化地茁壮成长了。

⑮今年我去了海南。

临行前,我问父亲:“你去不?”⑯他摇了摇头。

⑰“那海很好看的。

”⑱“早十年,我就去了。

”他伸了伸那双已经走不了的腿。

⑲我乘飞机来到三亚。

只要我打开靠海湾的窗子,大海的气息便汹涌而来。

⑳破晓时分,晨曦铺过翠绿的海面,像一树春的桃花在风浪的皱褶里闪烁、跳跃。

海湾湾的近处有礁,有屿,有岛。

海湾的远处也有礁,有屿,有岛。

我立于天地之间,风从我的身边穿插,像渔船一样匆匆忙忙。

㉑我用手机拨打视频电话,父亲躺在轮椅上接听了。

我说:“听到了吗?这是海的声音!”这声音像的潺潺水流,从河滩直泄而下,又像暴风骤雨,打在门前单薄的树叶上!㉒父亲在那边静静地听着,认真地听着,说道:“我听到了!我听到了!㉓我把镜头对准一个小岛,葱茏的岛上树木黛靑,如故乡田垄里一颗安静的青螺。

㉔我说:“看到了吗?那就是海岛!”㉕父亲兴奋地说“看到了,你发的图片和视频!”㉖我尝了尝脚下的海水,这细腻清澈的水像孩子的小手一样润滑,抚摸着我的脚踝,又如一条条故乡的泥鳅,从我的指间漏走了。

我舔了舔手,说:“感觉到了吗?海真的是咸的!还有鱼的腥气!”㉗这时父亲试图从轮椅上站起来,可几次努力都是徒劳。

几十年的梦想,几十年的寄托,在这一刻经由我,终于实现了,就像大海仰望的陆地,像船儿牵挂的彼岸一样,终于合拢到了一块,幸福在了一起。

㉘我说:“这就是你想了无数遍的海。

”父亲沉默了,许久才说:“你一定要给我瓢一口海水回来!”㉙一朵浪花溅在我的嘴唇上,混着我的泪水流了下来。

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23 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⑬段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向父亲郑重承诺的神态,表现出“我”对父亲梦想的重视、决定帮助其完成心愿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父亲的爱。

B.文章第⑲〜㉘段主要讲了“我”终于帮助父亲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父亲的兴奋幸福以及“我”自己的感动和欣慰。

C.第⑳段画线句既渲染出了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我”终于见到大海时愉悦的心情,也为下文与父亲视频通话,向父亲介绍海湾景色做铺垫。

D.文章既表现了父亲借“看海”寄托自己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对乡土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和潜移默化中对乡土、祖国的热爱。

2.文章标题“看海”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

(3 分)3.请结合语境,分析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分)(1)在故乡,只要打开一扇门,群山便迎着晨曦,耸峰立岭,鱼脊般威武地逶迤..而来。

(2)他反复端详..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脏了,捏旧了。

4.试分析文章第㉙段中“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的具体原因。

(3分)5.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一朵浪花溅在我的嘴唇上,混着我的泪水流了下来。

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

”请你展开想象,写出此时作者的心理。

(2 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 题。

(15 分)梨花落在我的心吕惠仙①梨花像什么?看过最特别的一段话:“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

雪是厚重的,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②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梨花盛开的时候,一次又一次来到梨园,一次又一次谛听梨花之语,梨花的确是月亮做的。

③梨花高高地立在枝头,一丛丛一簇簇。

有的已经完全开放,洁白的花瓣围着紫红粉嫩的花蕊。

有的刚刚鼓出花芭,绿茸茸的花萼托着银星点点的花蕾。

梨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丽,在春风中婆姿起舞,在阳光下透明如月光。

④梨花与桃花、李花迥然不同。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看它粉红色的花瓣在春风中、在蓝天下娇艳明媚、热烈奔放,花树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给人阳光般的温暖和明艳。

李花繁繁密密,花瓣更小,更细碎,缀满枝头,花朵颜色如正午阳光筛下的光斑一稠密、炫目。

⑤梨花呢?俏立在会泽水城梨园迄今几百年历史的梨树枝上,娉婷袅娜在满含皱褶、充满沧桑的枝干上。

而它的花瓣洁白、清雅、冷清,带着月亮的诗意与光华。

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依然不改其素心嫣然,如月亮照过古今沧海桑田不改其皎然莹洁。

⑥梨花盛开之时,貌似热热闹闹,蜂飞蝶忙、鸟儿在梨园深处百啭千声高低错落地鸣叫。

梨园里人流如织,一棵棵花树下拍照的嬉戏的欢笑的热阔非凡,田间地头、什陌之上踏青的、赏花的人儿络绎不绝。

⑦可我分明读出它的清冷,卓绝与高傲。

它高高地立在枝头,在人们的热、贪恋的目光下静静地开,在人们的喧间、赞关声中展开素净的花瓣淡淡地绽放。

如月亮般皎然、纯洁,却隔着不可触摸的距离。

⑧阳光下梨花溶溶,美而不娇,倩而不俗,纤尘不染。

一阵狂风过后,花辯纷纷扬扬地飘落轻盈地打着旋儿,幽雅地翻舞着,洒落在地,地上银白点点,如月亮洒下的银辉。

⑨月亮做的花瓣随风舞蹈、悠然蹁跹诗意朦胧,耳边飘过一首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媚鲜妍能几时”,落花如雪落在敏感、多愁善感的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