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介绍

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介绍


能源介质单位热值价格指数的差异
在能源指标体系中同样一吨标准煤的能源,因品质和价格差异,单位热值 价格指数差别最大达3.5倍,这些差异无法反应在能源指标体系中。
4 3.34 3.48
3
2.40
2.03
2
1.40 1.50 1.57 1.77 1.83
1.00 1.19
1
0
力煤 动
发电 火力
喷煤
BFG
1次
1次
0
小于两小时休风次数
1次
4次
15万kwh (0.15%)
以上因素合计影响电耗上升3.9%,其它因素影响上升0.93%, 全月比基准值多耗电93万度电。
注:以上数据均为举例数据
基准值、标杆、能耗源、能效因子的关系
基准值 (衡量标准)
标杆 (节能潜力)
能源管理 (能管能源理耗标管源准理)
能效因子 (目标)
单位
炼铁厂
炼钢厂
热轧厂 厚板厂 冷轧厂 硅钢部 电厂 钢管事业部
能环部 薄板厂 宝日 合计
A类基准值指标清单
工序能耗
回收指标
1~3焦炉、1~3烧结、1~4高炉工序能耗 1#2#COREX工序能耗
3个CDQ蒸汽、3个烧结蒸汽、4个 TRT
一二炼钢、焙烧、罗泾炼钢、罗泾焙烧工序 一二LDG,OG、LT蒸汽回收率
能源计量数据准确是管理体系的基础,宝钢建立专门的 计量团队,开展多项攻关,开发计算机系统,保证能源计量、 统计管理高效、精确。
1.基于“三流一态”的能源管理信息系 统
原有的能源管理指标体系无法满足能源管理的两个核心功能的管理深度需 求
能源消耗量 折标煤系数 工序产量
四级能源指标体系: •系统指标 •工序指标 •工序介质单耗 •重点用能设施能耗
“三流一态”的基本内涵
“三流一态”是制造流、能源流、价值流和设备状态的简称,是影响钢 铁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最重要的4个方面,也是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对象。
制造流:包括从铁矿石进厂到钢铁产品销售各个生产和加工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和 铁钢损耗对能耗的影响。 能源流:包括各种能源的采购、存储、加工、输配、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 价值流:从能源成本的角度衡量制造流和能源流各个环节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企 业价值最大化和能源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服务; 设备状态:包括从各种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用能过程的效率、维护和能效监管、报 废更新的全过程管理。
2.具有宝钢特色的能源因素
能源因素
能效 因子
能效因子 关键能效因子
能耗源
能耗源 重要能耗源
指标扩大:“能效因子”将能源管理的范围由能源系统扩大到生产管理、设备 管理和成本管理领域,将“工序成材率、机组切换次数、设备故障时间”等原 不属于能源管理范围但对能源效率有较大影响的指标纳入能源管理的范围; 措施深入:“能耗源”将能源管理的深度延伸到全部用能设备,明确了用能岗 位在节能方面的控制对象、措施和职责。
能源指标体系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的能源平衡,无法反映热 力学第二定律,即能源品质的差异。能源指标管理的管理范围没有涵 盖到影响能源成本的所有组成部分。
单位热值价格指数β:某种能源介质折算成单位标准煤的实际价格 与动力煤折算成单位标准煤价格的比值。
β=(A*Q)/(A0*Q0)
β:某能源介质的单位热值价格指数 A:某能源介质的实际价格 (元/m3,元/kg) Q:某能源介质的热值(kJ/m3, kJ /kg) A0、Q0:所选对比能源介质(动力煤)的实际价格、热值
2008.4 提出能源管控体系; 2008.8 策划能源管控体系的六个模块; 2008.10 能源管控体系正式实施; 2008.12 能源管控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取得实效; 2009.1 能源管控体系在宝钢股份内推广实施; 2010.8 能源管控对照国家标准进行完善; 2010.9 国金恒信对宝钢总部进行初审; 2010.10 建立能耗基准和标杆管理; 2010.11 能耗源管理进入岗位规程; 2010.11 国金恒信对宝钢总部第二阶段审核; 2011.1 宝钢股份总部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审核。
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介绍
宝钢股份公司 2011年3月
内容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功能
内部需求
外部需求
+
能源管理具有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特征,包括从产品设计到销售 的所有环节,涉及到所有员工和上下游工序,包括从能源采购到消耗回收 的全过程。能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企业外部要求和降低能源成本。
3
企业外部:来自各级政府的节能压力
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综合管理体系
内容
•原则 •内涵 •模式 •特色
宝钢能源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否解决问题为标准。体系是提升能源 管理效率的工具不是目的。 根据能源管理全员、全流程、全业务的特点确定体系的管 理范围、分工、内容。 体系管理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密切合作,与原有体系和能 源管理网络充分融合,体系是在原有体系平台上运行的不 是另搞一套体系。 以影响能源效率的“三流一态”四个方面为体系管理对象 ,对原有能源管理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有效延伸。
分析、评价、 考核等管理过 程依据
四级指标: •系统指标:吨钢综合能耗、耗能总量、吨钢耗水、吨钢耗电、余能回收量等。 •工序指标:焦炉工序能耗、高炉工序能耗、2050热轧工序能耗等。 •工序介质单耗:1高炉工序电耗、1高炉工序水耗,2050热轧焦炉煤气单耗等。 •重点能源设施单耗:烧结余热锅炉蒸汽回收量、2050热轧加热炉燃耗等。
能效因子
定义:能效因子是指在公司能源流、制造流、价值流、 设备状态(以下简称:三流一态)方面对公司能源利用 效率或能源成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且该因素能够通过 施加影响得到控制,这类因素统称为能效因子。
输出
a.产品能耗的计算
产品能耗:每吨外卖产品从原材料进厂经过整个生产物 流形成最终产品所消耗的全部能源总量。
n-1
产品能耗E=en+∑(ei-1
i=1
×-Cyii)
说明:
ei—第i工序能耗; yi—第i工序成材率; ci—生产1吨该产量在第i道工序消耗的物料
第一层
b.工序能耗分层分析
第二层
第三层
高炉鼓风电耗基准值:8.07万度/兆立方米
影响因素: •大气温度20℃,实绩温度每增减1℃,电耗增减0.3%
•湿度12g/m3,实绩湿度每增减1g/m3,电耗增减0.038% •送风平均压力420kpa,实绩每增减10kpa,电耗增减1.5% •大于两小时的休风次数1次/月,实绩每增减一次,电量增减6万度。 •小于两小时的临时休风次数1次/月,每增减一次,电耗增减5万度。
焦煤
焦 自产
LDG
电 倒供
CRG
气 天然
COG
“三流一态”能源指标管理体系的基本架 构
现场计量仪表
•能源流
能源中心EMS
能源消耗月报
能源成本管理系统
能源成本分析报表
能源系统日监控管理
能源日报
能源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能源平衡表
产品千元盈利能耗报表
•制造流 •价值流 •设备状态
生产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
影响因素:是一个可量化的与基准值指标紧密关联的因素。 影响因素的增减可引起指标值有较大变动。
基准值的作用:基准值的根本目的是将能源指标的分析从 定性人工分析变为定量的自动分析,从而提高能源分析评 价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基准值的分类:宝钢制定了基准值管理程序和标准,对基准值实行分 类管理。下表是A类基准值清单,包括工序能耗指标和余能回收指标。
能源指标分析报表
产品能耗报表
能源管理分析评价
(1).能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能源供需月报 •固体能源消耗 •工序产量报表 •工序物流数据 •工序成材率 •工序预算产量 •设备故障时间 •……
输入
能源管理决 策支持系统
•能源平衡表 •能源系统指标 •工序能耗指标 •工序介质单耗 •余能回收指标 •能耗差异分析报表 •产品能耗报表 •能耗基准值比较报表 •……
输出
a.工序能源成本
工序能源成本=[∑(ei ×pi )-∑(ci ×yi )]÷P
说明: ei—第i种能源消耗量; pi—第i能源价格; ci—第i种回收能源量 yi—第i种能源回收价格 P —工序产量
b.千元盈利能耗 千元盈利能耗= 产品能耗÷产品毛利
(3).能源指标基准值
基准值的定义:基准值是针对某能耗指标的能源管理情况, 按规定程序进行认定的,能客观、真实反映其能源利用效 率水平的某一确定值。基准值由一个量化的指标及若干个 影响因素组成。
系统可以对全部工序分5层进行任意时间段的对比分析
(2).能源成本管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能源供需月报 •工序产量报表 •工序物流数据 •工序成材率 •工序能耗预算 •工序预算产量 •外购能源价格 •能源成本分摊系数 •……
输入
能源成本 管理系统
•能源总成本 •工序能源成本 •能源加工转换成本 •外购能源成本 •千元盈利能耗报表 •能源介质成本差异分析表 •工序能源成本差异分析表 •……
人员能力和 培训
15
宝钢能源管理体系的特色
1. 基于“三流一态”的能源管理信息系 统
2. 具有宝钢特色的能源因素 3. 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管理
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标准
能源计量网络图
•能源分类标准; •外供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能源计量管理分工; •能源计量异议管理标准; •能源介质的计量网络图; •能源统计标准; •能源计量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 •能源指标统计标准。
第四层
第五层
该工序 耗能总 量与历 史实绩、 预算差 异比较
该工序不 同产线和 机组耗能 总量、工 序能耗与 历史、预 算的比较
该工序能 源介质单 耗、回收 情况与历 史实绩的 比较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