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各病区及相关门诊医技科室等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应设布局图。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

普通病房置于抢救室;重症医学科及设立二级监护病房的科室置于病室内;急诊科置于抢救区,门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见附件3。

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三、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按抢救需要进行配置,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帐物相符;药品无变质、过期、标签不清,物品、器械性能良好。

四、抢救车设一本一卡,即《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分封闭、非封闭两种)、《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将抢救药品清单、抢救物品清单、抢救小组成员名单附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

五、抢救车内药品按照效期先后自右向左排列并使用,近效期≤3个月的药品应在《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上标注,并及时返回药房进行调换,以确保药品质量。

六、每周核对《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并记录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每月大查对一次,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笔书写登记,并保留原始记录。

七、抢救车内物品、器械、药品一律不得外借,非抢救患者不得使用,并班班交接签名。

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八、抢救药品及物品用后及时补充,便于紧急时使用。

使用的抢救药品应及时记录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

九、抢救车实行封闭、非封闭两种管理方式。

对于抢救任务相对较轻,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护理单元,可以根据《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采用封条管理。

十、非封闭管理:护士须班班交接,核查药品、物品数量及质量并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记录。

附:1.抢救药品清单
2.抢救物品清单
3.门、急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
附件1:抢救药品清单
备注:
1、1-20号的药品种类、数量、顺序依次放在抢救车内,此项内容全院统一,各科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科特点增加药物品种,序号顺延。

2、此表附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

附件2:抢救物品清单
备注:
1、抢救包内置开口器1个、舌钳1个、压舌板1个。

2、简易呼吸器配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连接管各1个。

3、各临床科室抢救车的配备不得少于《抢救车物品清单》的要求。

4、急诊科、儿科、产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需配置小儿喉镜、气管插管及导丝;急诊科、麻醉科备有适合各年龄段的气管插管(2.0㎜~8.0㎜),ICU备有适合儿童及成人的气管套管(3.5㎜~8.0㎜)。

5、抢救车所配药品、物品均需有与之相符的药品物品卡,以便于对照核查、及时补充。

附件3:
门、急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
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
1、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室抢救车使用频率情况,报护理部审核批准后可以使用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2、抢救车封存前由两名护士按《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的药品、物品基数逐一清点,核对无误后封存,封条上注明距效期最近的物品名称及效期、封存人签名(两名核对人)和封存日期,同时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两名核对人签名。

3、每天有专人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查看封条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

4、抢救车封闭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每月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双
人封闭。

5、使用后的抢救药品、物品要尽快补充。

当班无法补充齐全时,应书面交班,并有责任提醒护士长和主管抢救车的护士及时核对、补充物品,补齐后二人共同清点、检查并贴封条备用。

6、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进行检查。

非抢救情况下不得动用抢救车内的任何物品及药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