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学,语言发展PPT课件

儿童心理学,语言发展PPT课件

儿童语言的发展
311宿舍、101宿舍
基础 外延
语音 词汇 句子 语用技能、语言获得理论
正常儿童语言发展 智障儿童语言发展 视障儿童语言发展 听障儿童语言发展
• 8、9个月时,婴儿已经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 些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在这个时期内,词在这个情境的一切成分中是最不 起作用的,因此,对8、9个月的儿童来说,只要保 持同样音调,保持习惯情境一切成分,其中一些常 用的词可以用其他任何词来代替,婴儿也能做出相 应的反应,在这里,词是无关紧要的这说明婴儿还 不能把词从复合情境中区分开来。
儿童听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的发展而 发展,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步提高,并能逐渐摆脱对 直观形象的依赖而仅靠听取言语描述就能理解他人 的意思。 技能类型——说
说的语用技能是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调节说 话的内容和形式的语用能力。幼儿期儿童沟通技能 的发展非常迅速。
一、学习论 二、先天论 三、相互作用论
• 通常到11个月左右,语词才逐渐从复合情境中分解 出来,作为信号而引起相应的反应,这时才开始真 正理解词的意义。
如施太伦以单词为计数单位记录了各年 龄儿童的词汇量,得到如下结果:
包括单句(简单句、复杂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2岁很少用修饰语,2.5岁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 如“两个娃娃玩积木”;3岁左右开始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我玩 的积木” 复杂句:有几个结构相互连接或相互包含组成的单句
• 1.无论是健听儿童还是听障儿童都会使用手势符号进行交流沟通。 • 2.听障儿童的手势符号与健听儿童的口语词汇出现的时间差不多。 • 3.早期手势符号的作用多为表达需求,逐渐转变为以“命题”为主。 • 4.手势交流系统在儿童语言习得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聋人手语的发展及语法特点
• 第一个手语大概出现在9-12个月。 • 手语词汇量增长 • 1. 语序“颠倒” 聋人手语常常强调把主题词提前和把否定词后置,如:“饭
句子发展特点:
智障儿童一般在二三岁时才会说一 些单个的词,五六岁时才会说简短的、内 容贫乏的、不合语法的句子。10岁左右中 度智障儿童自发性语言的平均句子长度为 6.1个音节,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是2~10 个成音的节 句的子句,子句,子使的用平最均多长的度是是34~.3个8个词词汇组, 这些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相当于普通 儿童4~5岁的水平。
词汇发展特点(词汇量获得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1、存在明显的贫乏现象。(实义动词和名词、adj、adv、
连词少)
2、词类获得顺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动词/形容词、其他
3、词汇理解:
1)、对抽象意义的词语理解困难(如:外人和外面的人) 2、)对色彩意义的词语理解困难(如:丑陋、 珍贵)
4、词汇运用
量词使用混乱;代词掌握较难;一词多用;少用或不用虚词; 少用修饰性词语 /v_show/id_XMTQzMTgzODA2OA==.html
智障儿童句法获得的顺序是:简单单 句一复杂单句一复句。
语用技能发展:
智障儿童的语句只能表示事物的外在联系,不能表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语句中的停顿多、 叙述缓慢、重复多、不流畅;
使用句法时:第一,句子结构简单,中重度智障儿童常以词代句,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第 二,句子成分残缺,智障儿童喜欢省略,最常省略的是句子的谓语部分,容易造成交际上的歧 义;第三,随意添加句子成分;第四,疑问句运用能力差,智障儿童掌握得最好的是陈述句, 而掌握最差的是选择疑问句和反问句;第五,少用关联词;第六,逻辑关系混乱,例如,智障 儿童想要表达“我是妈妈的宝贝”,因没有掌握判断中逻辑关系的确定方式,说成了“妈妈是 我的宝贝”;第七,语序混乱,智障儿童可以把握一般的语序,把握比较复杂的句型、语序有 困难;第八,无法表达,当智障儿童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场景或情感时,他们便无法用言语表 达其即时的感受。
视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
• 视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在说话时的姿 势、体态等方面表现出一样。二是“语意不合的表达”。
• 对“语意不合的表达”现象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沟通,既然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那么他们使用这样的 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自然的、可以理解的,这并不显现出盲童语言 发展的缺陷。二是认为,语言是建立在自己对物体感知和经验基础上并逐 渐发展而成的,盲童的语言是教育训练的结果,并不是自己的语言,本身 缺乏感性基础,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发展。
0-6岁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
语音特点 : 语音获得顺序和正常儿童相似。例如先掌握唇音和塞音,后掌握 擦音、
塞擦音和边音。 替代现象、省略现象、扭曲现象 嗓音沙哑、发音异常、口齿不清 在发音的持续性、音强、变化音发音困难
/watch/4053492560623741169.html?page=videoMultiNe ed
3.省略虚词
由于虚词在表达中没有实在的意思,而聋人手语交流中有其具体的 语言环境,可以不用虚词,因此常常省略,比如一些介词、连词和量词。 这样的省略使得聋人手语表达简捷清楚,更适合视觉的特点。
4.用面部表情和体态表达感情
表示陈述语气时,面部表情平静,动作速度与力量正常;表达疑问 时则眉头紧锁,口微张,眼睁圆;表示祈使语气时则面部表情严肃,动作 速度快而有力等。
吃”、“打不要”等。许多聋孩子在学习中往往分不清手语和汉语,许多聋童 说写句子常常按手语的语序来说话和写话,句子颠三倒四不通顺。
• 2. 少用代词
代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不符合聋人手语直观形象的特点,也不符合 聋打手语的习惯,因此在聋人手语中也很少出现代词,如:“小明在吃饭,小 明吃完饭,不明去睡觉”。
语用技能
技能类型——手势 在言语交往之前,婴儿和成人之间就开始了手
势的沟通。一般而言,在1.5岁之前,手势的沟通 主要是一种注意指向的手段。随着言语的发展,手 势开始和词结合,便成为更有效的沟通手段。到婴 儿期末和幼儿初期,儿童就能把手势和语言作为信 息沟通活动整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协调反应。 技能类型——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