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全套课件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 方法
一、 原则 客观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方法 学习儿童心理学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 卫生学的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 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带着问 题进行学习。 运用主题讨论进行学习。 认真做好读好笔记。 课后思考题要重视。
(二)三种方法 ● 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 A、概念: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儿童 在一定条件下语言和行为的表现,然后进行分 析处理,从而判断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 方法。 B、类型: (1)从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2)从范围,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3)从规模,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三、研究方法 (一)两个方向——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就是在 同一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年龄儿童的心理 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研究心理发展的 某一个方面,也可以研究对心理发展进行 全面的研究。优缺点。 2、纵向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研 究,找出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优缺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和内容 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 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的发生、发 展特点 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社会性 的发展
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整个人 生心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规律、 原则、方法问题; 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生理解剖特征的科 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的科学,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研究物质和意识的 关系问题、研究世界的本源问题,研究怎样客 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等。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剖析: 1、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年龄特征; 2、那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有一定性质 的特点才能称为该阶段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 性.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 可变性 稳定性的表现: 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 它是从后向前发展的。 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 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大脑机能发生变化 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和质 变的过程。
● 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 法、产品分析法 1、谈话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 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者让儿童 做一个简单的演示,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 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其心 理特点。 2、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以书面形 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 试回答。常用的形势时将一个问题回答范 围的各种可能性都罗列在问卷上,让被试 选择,根据回答,分析结果。问卷的编制 和信度问题。
可变性的表现: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 特征有所变化; 儿童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不 同的年龄特征; 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也会 有所变化。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三)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二、实践意义: (一)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为儿童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现教具 设计等应用领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三)为父母亲提供教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
4、产品分析法: 从儿童的艺术作品、作业、 日记、考卷中分析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 理解力、兴趣、能力和性格等。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几种解释: (一) 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 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 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 特征。 (二)王振宇 教材:我们通常把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 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 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三)我们的理解: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 别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测验法: 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 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 测得地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 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智 力、个性、能力、兴趣等都可以进行测 试。如,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年) 维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1967年) 卡特尔学前儿童人格问卷(1974年)
C、观察法的实施 确定要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选择观察内容 设计观察提纲 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的程序和格式 观察记录的语言 观察者的反思 撰写观察报告
● 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就是在具有专门装置的 实验室中利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 方法。 2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自然活动中控制 或改变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与观察法有 相似之处。它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的优点,并克服了他们的缺点。 3.教育心理实验—— 就是结合教育和 教学研究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