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陈世兴王宏文王裕仁林钰杰义守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系高雄县大树乡学城路一段一号摘要物流业的重要性随着企业的全球的布局而越来越高,能否正确、即时的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运送到他们所指定的地方,并保持整个供应链的顺畅,除了实体物流的创新外,并取决於其中资讯的流通,所以如果能将此整合,必能发挥出物流的功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专题乃针对物流中心之存货管理进行研讨,在此专题中,首先使用一些存货模式作为运作核心,并使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储位指派,运用排程方法如R&M heuristic降低流程时间。
系统实做方面先使用资讯分析方法如延伸个体关联模型(eERM) 、IDEF 等,来厘清资讯流之间的传递并建构资料模型,接着依照此资料模型及利用网页程式JSP(Java Server Pages)加上关连式资料库来建构出一套跨平台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作为本研究内容成果之展示。
关键词:存货管理、模拟退火法、R&M heuristic、个体关联模型、IDEF1. 前言研究动机任何一种企业,原则上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库存来运用,例如制造业进行生产时,如果有存货可以运用,就可以让生产过程更加平顺。
但若库存过多,也会增加持有成本,造成资金的积压,而容易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反之若库存不足的情况发生,则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并且也会增加订货的次数而提高制造成本。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知道存货管理主要是找出存量与订购量之间的平衡,适量的存货一来能使生产能够正常运行,二来可以增加企业可运用的资金。
另外,因为从存货着手来改善成本,所减低的相等於直接利润的回馈,不像依靠提高产量并增加销售来获利,而增加生产与管销的成本。
因此,企业如果能运用存货得当,必定能增加营运的绩效。
除了适当的管理存货外,物流中心每天的营运作业里包含了许多的流程也需要资讯系统完成。
例如订单处理的作业成效深深影响着後续的拣货、进出货与配送等作业;以及为了配合日趋严格的交货时间(如983),因此如何能提供快速的服务,将产品即时送到客户手上,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大考验。
研究目的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模式已经朝向多样少量的情况来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模式必定无法采行大量生产的模式来提供服务。
企业与企业间产品对市场的情况,传统的孤军奋战对抗形式也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上下游厂商间供应链的整合,使得物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的重要性提昇,就像洞庭湖般吸纳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形式上可能为少样多量的形式,经过物流中心的配送给下游零售商而转换为多样少量的型态,并沟通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零售商资讯的传达,让整条供应链所需要的讯息能够畅行无阻。
本研究之目的,是希望结合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的整合,规划出一套物流中心之存货系统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满意度,并达到讯息快速的传递交换,以期提高服务率并降低存货水准及成本。
对於物流中心而言,也期能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出一套提供学者一个从学术理论到实际的资讯架构建立的参考。
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存货管理、订单、拣货、作业排程等内容加以深入了解,并收集相关参考书籍与论文来阅读。
归纳整理出一套适合运用於实务的架构,最後实际建构一存货管理资讯系统。
建立此资讯系统的的步骤为先了解存货管理的内容及理论依据;接下来进行流程分析,从中删减不良进而改善,完成流程分析後,从流程分析之模型中萃取所需资料。
以eERM 、IDEF1X为工具建立资料模型及资料间的关联,最後撰写程式完成系统之建置。
2. 文献探讨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它是一种设施,在配销过程中处理商品的集中分配,它具备有订单处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甚至扩大至兼具寻找客源、拥有最终通路、采购、产品设计及开发自有品牌等之功能。
在产销垂直整合方面,物流中心具有缩短上、下游产业流通过程,减少两方产销差距之仲介机能,亦可进行水平关系之同业、异业交流整合支援,以合理降低成本。
()存货制度物流中心或是一般制造业都会使用一些方法管理他们的存货,存货制度管理在物流中心里协助其顾客管理存货会发生的问题不外乎订定何时该进货及该订多少量的货物。
在理论上有下列几种模式:1、固定批量模式(fixed-order quantity system)2、固定期间存货制(fixed-time period system)3、混合模式(hybrid inventory system)4、(s , S)model订单排程无论是进货订单或是出货订单都是需要排定这些工作何时来做,例如对进货订单货物上架排程与出货订单货物拣取的先後次序等,因此需要一些方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因为订单处理是物流中心中一切流程的起始,因此整个物流中心运作的核心都会围绕於此,所以如果能搭配良好的方法加上处理得宜,便可发挥营运上的绩效,因此目的是希望能降低流程上的延迟,或是整个流程的时间,使得到较好的绩效。
以下是用於进货时指定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SPT(Shortest Processor Time)法2.EDD(Earliest Due Date)3.WSPT(Earliest Due Date)权重法4.R&M heuristic(或称ATCmethod):前三种排程方法都是属於静态的排程方法,R&Mheuristic则是属於动态排程的方法,R&M heuristic考虑工作权重值w i处理时间p i以及交期、处理时间与目前时间的关系,每次都计算出γi之後,选出最大值为所有工作中优先排定先做的,剩下的工作在重新计算出γi,选出新的数列中的最大值为第二个指派的工作,以此类推到每项工作都被指派完毕,γi公式为:γi=)2),0max(()(ptpidiii epw---(1)w i:该工作之权重p i:该工作之处理时间d i:该工作之交期t:目前时间p:即目前所计算工作之平均处理时间物品储位指派在储位指派问题的应用,是对有相依需求的物品加以分析,将相似的物品划分放在同一区域,不相似放在不同的区域。
本研究使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储位之指派。
系统分析方法论进行系统的建立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建构此系统,因此我们运用了个体关联模型与IDEF方法论来进行将物流中心的流程分析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资讯架构。
ER model是说明实体间关系表示的方法,为系统建立即时资料分析的工具然後还需要把这些实体可串接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料模型。
IDEF方法论为在企业改造的领域中,企业功能与流程的整合化是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势,因此传统功能作为区别的运作模式将转变为以流程为基础的运作模式,而IDEF方法正是针对企业流程与工作流程(workflow)改善之促发性(enabler)资讯技术工具。
(张世芳,2000)3. 物流中心的运作流程本章针对物流中心的运作流程做一探讨,订单流程式企业中触发所有活动的起源,因此订单管理流程包含进货流程、出货流程等活动。
出货流程:在出货订单上首先即是由客户先下订单,最大条件取决於存货是否充足,检查後如果存货充足就可进行下一步,即客户指定交期,而此时系统进行内部物流中心的产能规划,并计算产能是否充足来处理这一笔订单,就将订单内容转为拣货单进行拣货,之後进行拣货排程。
进货订单:进货订单要考虑客户租用之储位的充足与不充足。
我们把客户所下订单计算其所需储位容量是否超过了物流中心所能承受的空间单位,如果够,即不做任何改变进行进货的後续动作,如果不够,则将客户提出合约上的规定增收适当的收费,进行进货的後续流程作业。
4. 存货系统的建立在探讨完相关理论架构後,就要开始进行系统的建立。
主要的环节就是由所了解的存货管理的观念後,转化为资料模型的关联,再由这些资料模型为基础,撰写程式来执行这方面的运作。
而实际建立起一套系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做起来必定是充满挑战性,因为牵涉的范围除了要先了解存货蕴藏的理论架构,并且还需明了如何运用现有的资讯科技来做出一套系统。
故藉由报告的说明,希望能提供一个建立起理论与实际应用间的桥梁。
系统建构内容分成三大部分:1、资讯基本架构的建立2、系统资讯技术3、功能说明这三大部分将分别到各小节说明。
第一节是系统分析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一个资讯系统不外乎输入、处理及输出这三个程序。
分析方法使用eERM(extension Entity-Relation model)与IDEF1X来解释模组之间的关联主要的架构内容,藉由此方法则可以定义出建立起一套资讯系统。
第二节则是说明系统架构与使用的资讯技术,例如网页伺程式服器、资料库与程式的使用,这些资讯技术的使用影响到我们的存货管理系统是否能正常的运作,最後一节为所建置之系统功能说明。
基本架构的建立完成拣控作业後的接续作业即为进货,所以进货资讯会接收拣控作业的资讯如进货项目和进货数量等。
此部份所能提供的功能有每天进货的清单、进货数量的查询、运送此批货物入库的人员,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现有存货量的查询及货物所储放的地点。
下图为进货的基本资讯模型:图进货物件ERM(来源:本研究)表进货物件类别辞典物件类别名称类别性质、叙述STORAGE 进货资讯相关部门作业物管属性货物流水号、原物料编号、客户编号、进货数量、进货负责人、位置编号、处理状态、进货时间下图为系统中以IDEF1X方法论所绘制出之系统关连图:图存货管理系统IDEF1X资料模型(来源:本研究)系统架构与资讯技术本組是以web base為基礎的三層式(3-tier)網路架構系統,所謂三層式網路架構的意義為系統可分為用戶端、伺服端與資料庫端這三種架構層級,與過去Client-Server架構比較起來好處是使用者不需要再多安裝任何軟體,只要在可連上網路之電腦使用瀏覽器,及可使用该系统;而另一项好处则是系统需要更新时,只要将该修改好或新增之程式上传至於伺服器,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但是Client-Server架构需要更新的,就是每一台使用者的电脑。
因此三层式网路架构系统效益上可以保证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式将会是最新的。
下图为三层式网路架构系统运作的表示图:图系统运作表示图(来源:本研究)本专题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与说明如下:1、系统开发语言: JSP(Java Server Pages)2、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微软SQL Server20003、作業平台(Linux與win2000)5.系统实做结果系统功能主要分成六大类:1.人力资源模组:该模组主要为定义出物流中心内人员之职责。
2.物料管理模组:需先对每项物料进行编码,并设定其属性如订购点、订购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