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一、一般说明(参见图1、图3)YoT51A型液力偶合器,是高速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是同系列(YoT51系列)型带增速齿轮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适用于火力发电厂200MW和300MW(50%容量)电动调速锅炉给水泵组。
该系列的液力偶合器是将偶合器的主体部分和一对增速齿轮、工作油、润滑油管路合并在一个箱体中,箱体的下部作为油箱,使得箱体和油箱组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偶合器与电机以及给水泵之间的动力传递由联轴器来完成,输入转速由一对增速齿轮增速后传到泵轮轴,泵轮和涡轮之间由工作油来传递转矩。
原动机的转矩使工作油在泵轮中加速,然后工作油在涡轮中减速并对涡轮产生一等量的转矩,工作油在泵涡轮间循环是靠两轮间滑差所产生的压差来实现,因此,要传递动力,两轮之间必须有滑差。
选用偶合器时,应保证在满载全充液的情况下有一低的满载滑差。
输出转速可通过调节泵涡轮间工作腔内的工作油充液量来调节,而工作腔的充液量由勺管的位置所决定。
由于滑差造成的功率损耗将使工作油温度升高,为了消除这些热量,必须冷却工作油。
二、技术参数工作油和润滑油郁用同一种油。
供应工作油和润滑油的主油泵为一齿轮油泵,由偶合器的输入轴驱动。
在泵组启动、停机和损坏时,泵组的润滑油由电动辅助润滑油泵(15)供应。
4.1工作油循环工作油循环是由一闭式循环上迭加一开式循环所组成,从而能改变充液量。
主油泵(13)提供压力油通过顺序阀(24)进入工作油闭式循环回路,向偶合器工作腔(55)供油。
通过孔板(30)供给偶合器工作腔的工作油由偶合器的勺管吸出;在背压的作用下,工作油流过勺管排油腔、工作油冷油器(34)和孔板(30)回到偶合器工作腔中,形成工作油闭式循环间路。
多余的工作油经过减压阀(31)回到油箱。
当偶合器的充液量减少时,多余的工作油也是由此回到油箱。
工作油和润滑油压力的设定与顺序阀(24)和减压阀(311)有关。
如果闭式循环回路被破坏,工作油温升高到160℃,则易熔塞(54)就要熔化,偶合器工作腔(55)随之向外排油。
若是由于油循环短时过热造成易熔塞熔化,(即冷油器故障或偶合器过载),偶合器的调节性能只有略微的改变,如油箱温度略有上升,增速过程时间略有增加,但几乎仍能达到最大的输出功率。
只需拆下箱盖上的视孔盖,就可更换装在转动外壳上的易熔塞。
4.2润滑油循环主油泵(13)送油通过逆止阀(17)、润滑油冷油器(28)和双筒可切换滤网(26)到达各轴承点、压力开关和齿轮润滑处。
润滑油压力由顺序阀(24)调在约0.25MPa。
为了保证各轴承在偶合器启动、停机和故障时都有润滑油润滑,由一电动辅助润滑油泵(15)在电机启动前和停机后向各轴承供油。
辅助电动油泵由一电机(16)驱动,从油箱内抽油通过逆止阀(17)向油循环回路供油。
4.2.1润滑油压力、润滑压力监视(见图3)在制造厂已调整顺序阀将润滑油压力调在0.25Mpa,润滑油压力值由压力表显示。
压力开关用于监控,这些开关必须与电机和电动辅助油泵联锁,使得:(1)只有在润滑油压力达到0.15Mpa,所有轴承因延时而都已润滑后才能启动电机,尤其当偶合器有向外部供油的情况;(2)电机启动后,在主泵已工作时停止辅助润滑油泵(制造厂内设定0.27Mpa);(3)如果由于故障,润滑油压降到大约0.10Mpa,就要启动辅助润滑油泵;如果故障继续下去,电机一定要停机;(4)如果润滑油压降到0.08Mpa,电机要停机。
4.2.2工作油监视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温度必须高于35℃,冷油器的进口温度可以高到100℃。
在异常情况下(如冲管),最高的温度可高达130℃。
另外可通过易熔塞在油温160℃时熔化来控制。
此时通过易熔塞孔将油撒到油箱内(见本章4.1条)。
拆下视孔盖,就可更换两个易熔塞(见图1),(手动盘动电机来更换)。
减压阀(31)保持工作油的压力。
孔板(30)前的压力为0.15Mpa-0.25Mpa,制造厂设定在约0.20pa。
外部供油4.3外部设备(即电机、被驱动机器或联轴器)的润滑油是由偶合器的润滑油回路提供的,其回油回到油箱。
外部设备所需的润滑油量不能超过运行数据表中所规定的数值。
偶合器的电机侧和给水泵侧的润滑油出口管道上都已装上了孔板(见图3),在试运转前,应按所需的用油量和压力调整这些孔板,一般在制造厂内已调整好。
五、勺管调节(参见图2)5.1勺管用于调节偶合器工作腔的充液量,它的位置是由电动执行机构通过调节控制轴(齿输齿条机构)来调节的。
(1)增速调节勺管向离开工作腔内油环面的方向移动,自勺管吸出的油量减少,主油泵的油量向工作腔充油。
(2)减速调节勺管移进油环面,自勺管吸出的油量增加,这些油通过减压阀(31)排入油箱。
5.2勺管定位(图1-1)控制轴通过调节杆来调节,控制轴上装有一扇形的园住齿输,该齿轮与勺管上的齿条相啮合。
勺管装在勺管套内,并由导向销防转定位。
注:电动执行机构上需装上限位块以定往勺管的两个“最大”与“最小”位置。
不能用勺管来限制极限位置。
在运行时不能松开执行机构定位元件或改变其位置,否则勺管的移动力会损坏执行机构和导向销。
六、工作油6.1工作油的粘度应尽可能的低,以保证在充液、排液和调节时能有满意的液力效率和排气特性。
由于轴承,尤其是重载齿轮的润滑油也是由工作油提供的,因此工作油必须有优异的润滑特性。
偶合器所用的油必须是优质、低粘度、外加添加剂、具有润滑特性和排气特性的油。
工作油在化学上必须对金属和所用的密封件呈中性且无毒。
油的抗老化特性应保证工作油在允许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油内合气量的情况下具有足够长的工作寿命。
推荐用RU-20透平油。
在运行中,需对油质作定期取样检查。
6.2工作油灌注建议在偶合器管道接好后马上灌注工作油。
灌注工作油时应过滤,滤网网孔为50μm。
通过偶合器视孔盖板上的注油孔给偶合器注油。
当冷油器和管道部充满油且排净空气时,此时的油位应达到最高液位(见图2)。
维护和维修一、常规维护维护说明和维修时间间隔是以实际经验定出来的。
为了确保液力偶合器能无故障运行,应遵守这些规定。
1.1双筒滤网的维护1.1.1在运行时如有必要或差压开关有指示要求时切换滤网:将注油阀芯提起约1min,向清洁的滤网简内注油,由此检查充油量,在切换时,润滑油压不能降得太快,否则压力开关会动作从而导致设备停机。
1.1.2清洗滤网。
运行中当双筒滤网的差压上升到0.06Mpa时,切换滤网至另一清洁的滤网筒,清洗脏的滤网。
清洗滤网时必须注意不要将滤网的外侧(清洁油侧)弄赃。
清洗时切记不要切换滤网也不要提起注油阀芯。
清洗时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要清洗侧的滤网(滤网筒)内油排净:拆下滤网盖上的排气孔螺钉和网筒底的排油堵,清洗排油堵上的磁棒;(2)拆下滤网盖,取下弹簧和滤网,清洗内部的滤网筒;(3)用汽油或柴油和角状刷子自上而下刷洗滤网内部,滤网内沉积的密封膏残渣应用三氯乙烯或类似的溶剂溶解(洛解时间最长为15min)。
但决不能将滤网与三氯乙烯之类的洛液接触时间过长而造成滤网的粘结位置破坏,[注意不要弄脏滤网的外侧(清洁油侧).不要将滤网浸在清洗剂里,但可从外侧向滤网冲浇清洗剂](4)将一卷多孔纸(或报纸)插入滤网内,再在纸卷内吹人压缩空气,然后小心地取下纸卷(脏物粘在插入的纸卷上面);(5)检查滤两有否损坏,将滤网插入滤网微内,注意0形圈的正确就位;(6)插入压力弹簧,装上盖、拧上排油堵,排油堵上装上密封圈;1.1.3滤网清洗后的投入(图3-2)(1)若偶合器没有投入运行,要开启辅助润滑油泵;提起注油阀芯向滤网筒注油直到油从排气孔内溢出,若是在运行中向滤网注油,润滑油压力会略有下降;(2)装上配好密封圈的排气孔螺钉,请洗后的滤网就可投人工作;如果需要,可切换到清洗过的滤网。
1.2设备运行时的维护1.2.1当润滑油滤网压差升高时,切换滤网并清洗;1.2.2若工作机转速有波动,检查一下工作油的气体释放性能,同时也应检查工作油冷油抽器的固定排气装置。
1.2.3每月,(1)检查温度、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滤网的压差;(2)检查油位高度;(3)若油位升高,检查油的含水量。
1.2.4每运行1000h后:检查工作油是否受到污染:必要时进行离心处理和过滤。
1.2.5每3个月:在相同的工况下测量、记录和比较设备的运行平稳性。
1.3设备停机时的维护注:在偶合器发生故障后,没有检查易熔塞及轴承,没有考虑以下所提的倒转情况,就不能将偶合器投入运行。
注:在以下情况下允许偶合器的输出轴反转(限制在1-3min内):a.监视涡轮轴的转向;b.反转一出现就开启辅助润滑油泵;c.将勺管置于100%的位置;d.关闭给水泵的出口阀。
(1)运行的50h后:目测检查齿轮对工作油的适应性(齿面胶合情况);(2)每2个月:清洗排气口的滤网,给外露部件涂上油脂,检查执行机构是否动作自如;(3)运行250Oh和2500h后:目测检查齿轮的工作油适应性(齿面胶合情况);检查工作油是否受污染,必要时进行离心处理和过滤;(4)每运行8000h或至少每年:根据工作油生产厂说明分析油质的老化情况;根据说明书检查和维护各联轴器;检查偶合器的对中情况,并检查所有基础是否紧固;拆下偶合器箱盖上的检查孔盖,目测检查(腐蚀、一般情况等),同时目测检查齿轮付啮合情况和易熔塞。
二、大修2.1引言运行20000h或5年以后,对液力偶合器进行大修。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延误,建议用户预先为大修订购备件。
为了保证能尽快处理用户提出的询问。
工程技术人员服务指导或备件订购等需要,来函时情写明偶合器型号和用户负责人名字。
在大修和简单修理时,不必将整个偶合器从基础上吊出。
液力偶合器的初次检修安装工作只能在制造厂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
2.2大修前的准备只有在系统和驱动电机停机,才能进行偶合器解体工作。
必须提供能移动的起吊装置。
2.3解体和重新组装应特别注意:在大修期间禁止任何污物进入偶合器内。
将敝开的油箱用塑料布盖好,如可能将箱盖盖到箱体上并封住轴端。
注意,当系统中还有其他相同的偶合器时,各偶合器的齿轮轴之间并不能在各种情况下进行互换。
单个齿轮的更换只有由制造厂对齿轮付 1.2.2全面计算后才可能进行。
2.4维修程序:(1)排空工作液/打开润滑油滤网并检查和清洗;拆下联轴器井检查,检查输入、输出轴的径向跳动;从箱体上拆下执行机构和刻度盘,拆下辅助润滑油泵的电机和垫块,拆下辅助润滑油泵与箱盖的联接螺钉;(2)拆下并吊开箱盖,根据布置图拆下备轴承温度探头;检查齿轮的啮合线;(3)拆下转动外壳上的两个易熔塞,转动偶合器使得易熔塞孔位于底部以排净转动外壳内的积油(易熔塞孔应导通);(4)拆下并解体输入轴和转子部件,按下列次序清洗和检查(去除旧的密封胶和油污层):检查工作轮;检查轴承情况,测量轴承间隙;检查勺管机构的磨损情况;检查易熔塞,必要时更换新的;重新安装轴瓦前要修磨轴瓦,必要时研磨承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