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Introduction document of Babylon编订:JinTai College古巴比伦简介文档3篇前言: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自我介绍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件事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自我介绍获得到对方的认识甚至认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
本文档根据自我介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2、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3、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0xx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
下面小泰为你整理了古巴比伦简介,欢迎阅读。
篇章1:古巴比伦简介文档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20xx年左右-公元前720xx 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20xx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
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
东经44°25',北纬32°33'。
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国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
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
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
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
从公元前1787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
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
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相传,那时古巴比伦的国王娶了一个妻子,那个妻子生活的地方很美,她十分想念的故乡,但是不能经常出去。
国王十分疼爱那个妻子,便命人在王宫建造一个空中花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所以,至今没人看到过那个“空中花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只能用“相传”两个字。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其中由列利开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虽然它的根本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是依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汉莫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除此之外,铸造技术和冶金技术也同时高度发达,并拥有了自己的学院,巴比伦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犁、货车及战车被先后发明,这一时期是巴比伦文明的鼎盛时期。
古巴比伦经历了相对平淡的由亚述人创建的第三阶段后,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文明再次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是由迦勒底人开创的,代表是“空中花园”,由巴比伦国王为王后所建。
花园由当时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
篇章2:古巴比伦文明简介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
在公元前2220xx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
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
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
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
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王国)公元前1020xx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
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伦王。
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篇章3:古巴比伦的历史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建国公元前20xx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
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王朝更替巴比伦国可称为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在公元前3520xx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
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
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始于公元前1894年,到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时(公元前1792~前1750),征服南北诸城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以后历经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30)、第三王朝(前1530~前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于公元前720xx年为亚述所灭。
公元前1020xx年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
公元前 620xx年自立为巴比伦王。
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20xx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féi]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605~前562)的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
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苏美尔早期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20xx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处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平原上。
这里土地肥沃松软,气候炎热干燥,虽然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冬季农闲时节,但两条大河的定律泛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美尔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国家的地区之一。
早在公元前5020xx年前,就不断有农业居民自两河流域北部的丘陵地区迁入当地谋生。
他们具有长期农业传统,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的农民。
他们最初在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的沿河地与沼泽地带建立了许多小型村社,利用定律泛滥的河水和沼泽地带丰盛的水草,芦苇及粘土,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发了整个南部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化。
在氏族制度解体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苏美尔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军事民主制度,也就是所谓"原始民主制"。
王国兴盛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比肩齐飞。
创造了数个奇迹。
发达期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
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
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65日。
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
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21分32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3分33秒。
在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口诀表。
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后来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还规定保护孤寡等。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公元前15世纪,这时是穆迪雅国王统治的时期,他研究出了一套新的位算法,在国内通用,它使古巴比伦王国对河两岸的自由度、经济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