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含答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中,电阻R0为已知,当通过闭合或断开电路中的不同开关时,不能测算出未知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A. B.C. D.2.“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小吴同学养成了随手断开家中暂时可以不用的用电器的习惯.当他断开一个用电器后,家庭电路中不变化的物理量是()A. 总电流B. 总电压C. 总电阻D. 总功率3.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C. 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D. 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4.定值电阻A和小灯泡B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定值电阻A的阻值为5ΩB. 小灯泡B的阻值不可能与定值电阻A的阻值相同C. 将A和B并联后接在2V的电源两端,通电5s则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7JD. 将A和B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A,则灯泡的功率为5.用一个导体制成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体a和b(a和b互相连接),a比b的横截面积大,将它们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通过a、b电流分别为I a,I b,a、b两端电压分别为U a,U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 a>I b、U a=U bB. I a<I b、U a=U bC. I a=I b、U a>U bD. I a=I b、U a<U b6.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连接电路之前,先闭合开关B. 连接电路时,可以先从电源的负极开始C. 在无法估计被测值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D. 能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7.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U变大,I变大B. U变小,I变小C. U变小,I变大D. U变大,I变小8.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列出下列几条注意事项,其中没有必要的是()A. 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始终是断开的B. 应从电源正极开始接线,开关应靠近电源正极C. 使用电表前要选择量程,调零D. 不准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9.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甲所示。

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将A、B两元件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 1.2AB. 0.6AC. 0.7AD. 0.5A10.电路中有一根电阻丝,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 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B. 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C. 并联一根相同电阻丝D. 串联一根相同电阻丝二、多选题11.在如图的电路中,灯泡L上标有“6V 4W”的字样,当S、S1均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12V;若再断开S1,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B. 电阻R1的阻值为27ΩC. 断开S1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4:112.阿林同学对一正常工作电压为的小灯泡的电阻进行了测量,下表是他测出、算出的相关数据,请你认真分析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次数U/V I/A R/Ω电阻平均值/Ω1R==234000A. 表格设计有错误,不需要平均值这一栏B. 分析得出:灯丝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灯丝正常工作的电阻为ΩC. 第4次算出的电阻值是正确的D.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规律,发现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三、填空题13.小明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并连接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小明的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电阻R X的表达式。

(1)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2)________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请用测量量I1、I2和已知量R0表示R X, R X =________ 。

14.如图所示的图象分别是家庭电路中的两个白炽灯泡L1、L2的U﹣I图象.由这两条曲线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也随着增大,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对此你如何解释________ .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将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源电压最大为________ V.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改变电阻箱R2的阻值后,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并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根据图象,推算出该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__Ω。

16.两只定值电阻,R1标有“10Ω1A”,R2标有“20Ω0.5A”.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得超过________V;若将它们并联,为了不损坏电阻,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A.17.有一个电灯,它的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6V。

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灯正常工作,应给它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

四、解答题18.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把电压表看成是阻值“无穷大”的电阻,所以在电路分析中一般把电压表看成“断路”。

实际上电压表是一个大电阻,在测电压时是有电流通过的,电压表的示数就是它自身两端的电压。

为了测量电压表的电阻值,王老师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电路:其中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是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电阻R是阻值为3000Ω的定值电阻。

同学们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电压表V2的示数为,请你根据同学们的测量数据计算出电压表V2的电阻值。

五、实验探究题19.小峰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 选填“A”或“B” 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

A .滑动变阻器断路定值电阻R断路定值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__ 。

(5)实验中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

(拓展)小峰同学还想用丁图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圧6V,滑动变阻器AB分别标有“ ”和“ ”字样。

闭合开关S,,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闭合开关S,,断开,保持滑动变阻器________的滑片不动,移动滑动变阻器________的滑片选填“A”或“B” ,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保持滑动变阻器B的滑片不动,移动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至阻值最大处,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则灯的额定功率________W。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同时测量电源电压U0的大小和电阻R x的阻值,电源电压U0约为2V~3V,R x的阻值约为6Ω~7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导线若干、开关、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30Ω)。

请你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按照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乙中的实物图。

(2)用物理量U0、R x、电流表的示数I写出表示电压表示数U大小的关系式:U=________。

(3)①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选填“最大”或“零”);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4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把这4个点连接起来大致为一条直线(并虚线延长到纵轴),如图丙所示。

从图丙中信息可求得:电源电压U0=________V,电阻R x=________Ω。

六、综合题21.如图甲所示,在2015年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的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的这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的电压=24V,定值电阻R0=10Ω.求:(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多少(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少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B3.【答案】C4.【答案】B5.【答案】D6.【答案】A7.【答案】A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二、多选题11.【答案】A,B12.【答案】A,D三、填空题13.【答案】同时闭合是s1和s2;14.【答案】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0015.【答案】6;6016.【答案】15;17.【答案】串;5四、解答题18.【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V2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阻R两端电压U R=U V1﹣U V2=﹣=1V,∵I=,∴R=,电压表V2与定值电阻R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则====,R V2==×3000Ω=4500Ω。

答:电压表V2的电阻值是4500Ω。

五、实验探究题19.【答案】(1)(2)B(3)C(4)5(5)求平均值减小误差;;A;B;;20.【答案】(1)解:如图所示:(2)U0﹣IR x(3)最大;3;6六、综合题21.【答案】(1)解:由图乙可知,在重物没有撞击传感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I=0.2A,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IR0=0.2A×10Ω=2V,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为:U N=U﹣U0=24V﹣2V=22V,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N===110Ω;答: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110Ω.(2)解:由图丙可知,撞击力最大时,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又由图乙可知,最大的电流为I m=1.2A,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源电压:U=I m(R0+R),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R0=﹣10Ω=10Ω,由图丙可知,此时受到撞击力:F=600N;答: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600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