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概述
E%= 被萃取物质在有机相中的量 X100% 被萃取物质的总量
E%=
C 有· V有 C有· V有+C水· V水
X100%
1 E%= X100% 1+V水/(V有·D)
N 1 Mn= Mo 1+V水/(V有·D)
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该溶剂对被提取的组分的分配比D越 大,萃取效率越高。 2 增加使用有机溶剂的体积。但是由于萃取剂费用较高,而 且使用次数较多,因此一般萃取剂的体积为样品溶液体积
感官检查法
物理检查法
理化分 化学分析法 析法
感官检测法
听觉
鉴定被测 样品的外 部特征
嗅觉
Eg:食品卫生检验的技 术内容必须包括: 安全、营养、感官
人体的影响程度。
3 为制定各类卫生标准和采取卫生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学什么?——内容及其分类
监督检验 检验 性质 卫 生 理 化 检 验 鉴定检验 委托检验 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 研究 领域 环境卫生检验 劳动卫生检验 水质检验、食品检验、 检验 对象 空气检验、土壤与底质检验、
化妆品检验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概述
静态顶空法
动态顶空法
将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用住谁器抽出 上层的空气,用于测定;动态顶空法一般 和分析仪器一起配套使用,向样品中不断 通入氮气,挥发性成分随氮气一起排出, 进入右边的检测仪器中检测。因为用到了 分析仪器,灵敏度高,可以测定痕量低沸 点组分。
小结
3. 硝酸-高氯酸法
硝酸-硫酸法
原理:4HNO3 2H2O+4NO2 +2[O] 所加试剂 硝酸浸泡 五 个 阶 段 开始消化 补加氧化剂 终止消化 脱硝
硝酸 硫酸 硝酸
现象
液体黄色 液体黄色、棕红色气体 液体无色或微黄色 浓厚白烟产生 浓厚白烟产生
无
水&饱和草酸铵
消化操作技术
1 敞口消化法
2 回流消化法
挥发分离法——气化法
气化法是利用被测物质在常温下所具有的挥发 性,与不挥发的干扰组分分离的方法。通常是利用 氧化还原反应使待测组分形成低沸点的单质或化合 物,从样品溶液中逸出供分析测定。 Eg:SnCL2+HgCL2→SnCL2+Hg 低沸点化合物中最常见的是氢化物,因此可以 用化学方法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气态的氢化物。 Eg: S2-+2H+ →H2S
液体
液体 固体
提取法——浸渍法
原理:利用液体溶剂浸泡固体样品,将其中要分离
的组分溶解,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
常用溶剂:水、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
缺点:1. 样品组分溶解扩散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最终达到平 衡状态,需要重复几次。 2. 样品中的杂质也会同时被浸出,检测前需要净化。
分类:冷浸法、回流提取法。
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新陈代谢。如食品、废水等 化学因素:化学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等。 物理因素:光照、温度、振动等。
样品采集注意事项
1 合理选择采样仪器、设备和容器;
2 密封、避光、防潮、防污染等;
3 低温冷藏法,防止样品腐败,一般不加入防腐剂。
4 严格认真的填写采样记录。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又叫样品分析前的处理。
是在样品分析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或
减少干扰测定的各种因素。
样品前处理的原则
1. 完全分离不受损;
2. 不引入被测组分和干扰组分;
3. 不影响后续分析;
4. 不用或少用试剂免杂质;
5. 安全、简便、高效。
样品前处理方法
有机质 破坏
有机质 分解法 提取法
组分分离
挥发分 离法
其他方 法 离 沉 吸透 子 淀 附析 交 法 法法 换 法
提取法——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又称液-固萃取法,是20世纪70年
代才发展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是利用某些大分子
颗粒,通过吸附、分配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待
测的有机组分截留在柱子上,经过洗涤后再用少 量溶剂洗脱下来,起到分离和弄浓缩的作用。
挥发分离法
挥发分离法是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别,在常温
或低温加热下,使样品中易挥发的组分与不挥发的 组分分离的方法。既可以用于被测组分的分离,也 可以用于除去干扰组分。 方法有:气化法、蒸发法、蒸馏法、升华法、 顶空法等
挥发分离法——蒸发法
蒸发法是在低温加热的条件下使挥发性组分气
化逸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当样品中含有受热易分
解的组分时,通过减压便可以在更低的温度,甚至
室温下使挥发性组分气化。 Eg: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挥发分离法——蒸馏法
在较高温度下,利用蒸馏装置,将样品中具有
挥发性或经处理后具有挥发性的组分更完全地蒸馏
冷浸法 固体样品粉碎,放入溶剂中混匀,振摇 30min后静置,倾出或过滤出溶液,重复2-3
次,合并溶液供后续测定操作。
回流提取法
采用回流提取装置
当提取过程需要加热时,为避免挥发性组分和 溶剂的挥发损失,采用回流装置,即利用蒸馏烧瓶 和冷凝管作为提取一起,通过水加热回流,以保证 样品中要分离的组分被溶剂充分溶解提取。 提取效率高、不适用于受热易分解的组分
选择检验方法遵循的原则
1 2 选用的方法应适用于被检样品的性状。 测定方法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3
方法的灵敏度或最低检出浓度应满足卫生标准所规定的
最高允许浓度。
4 5 6
根据被测成分含量范围选择分析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的试剂和方法。 耗费低、节约人力和事件。
卫生理化检验常用分析方法
3 冷消化法
4 密封管消化法 5 微波消解法
敞 口 消 化 法
回 流 装 置 图
①优点是加热温度较干法低,减少了金属挥 发逸散的损失。 ②缺点是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操作需在通 风柜中进行。耗用试剂较多。 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 ,造成损失,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操作 中还应控制火力,注意防爆。必须做空白 试验。
提取法——萃取法
利用液体萃取剂来提取与它互不相容或部分相溶的液
体样品中的组分。
萃取操作: 取一定量样品溶液于分页漏斗中,调节至 适宜的酸度后,加萃取剂,充分震荡。静置
有机溶剂 水溶液
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再将旋塞 缓缓旋开,下层溶液放入另一容器中,使两 相分离。再取新的萃取剂,反复萃取3-4次, 合并萃取液供分析测定。
失,不增加残灰质量,可加速灰化。
②氧化镁、碳酸盐、硝酸盐,与灰分混杂,使碳粒
不被覆盖,所以燃烧完全,应同时做空白试验。
坩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坩埚
有机质分解法——湿法
在强酸性和加热沸腾的条件下,使样品中 的有机化合物被强氧化剂氧化,其化学结构被破
坏,将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常用消化方法:
1. 硫酸高温催化法
2. 硝酸-硫酸法
卫生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
样 品 采 集
样 品 前 处 理
样 品 分 析
检 验 结 果 报 告
第一节 样品采集
从整体中抽出部 分的过程,叫做 样品采集
整体 部分 样品 部分与整体是有 差异的,两者之 间的差异称之为 采样误差
样品采集原则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代表性
•整体的性质:均匀性或随机性
eg:从一个仓库中,采集部分粮食进行分析,来说明该仓 库存放的粮食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提取法——萃取法 基本原理:分配定律
在恒温恒压下,互不相容或部分相容的两种溶液,在
彼此达到平衡时分为两层,溶质以一定的 浓度比溶解分配在两液层中。溶质在两液
层中分配的浓度比,称之为分配比(D)。
有机溶剂 水溶液
分配系数:D=C有/C水
表示了溶质在两种 不同溶剂中 溶解度的大小
提取法——萃取法
萃取效率:
提取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不同组分在溶剂中 溶解度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Eg: AB两种组分,A是待测组分,B是干扰组分。已知试剂甲,A组分可
以溶解于甲试剂,B不能,就可以选用甲试剂,将A组分提取出来。
方法
常用名
样品形态
萃取剂形态
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 液—固萃取
浸渍法
萃取法 固相萃取
固体
液体 液体
减 压 蒸 馏 装 置 图
在低于常压的条件下进行蒸馏,适用于高沸点、及易分解的 有机化合物的预处理。减压可降低沸点,因而可以再较低的 温度下蒸馏,防止组分分解。
挥发分离法——顶空法
顶空法是利用待测组分的挥发性,而干扰成分
不具挥发性,实现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在密 闭的容器中,通过适当加温或结合通入氮气的方法 使其从样品溶液中挥发出来,在进行测定。 分:静态顶空法 动态顶空法
的相等或为其一半。
3 增加萃取次数。N越大Mn越小,萃取效果也就越高。但过
多地增加萃取次数,是工作量增加,也会增加操作误差。
1. 溶剂的选择
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不适用液液萃取 。如低分子量的醇、酮、醛、乙腈。 常用的萃取液:乙醚、苯、甲苯、四氯 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正己烷
2.乳化 定义: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 种液体中的作用 。 (1)急速振动样品使其在分液漏斗中发生完全的混合,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操作。 (2)由于物质剧烈振动,液液萃取中常发生乳化现象,尤其 是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脂肪的样品,会影响被测组分数据的 准确。 避免和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1)混合震摇时,轻缓的固定一个方向震摇; (2)采用高速离心振荡或振荡后再用玻璃棉或滤纸过滤; (3)加盐到水相,通常有NaCl固体、2%~5%NaCl溶液或 Na2SO4溶液。 (4)加入少量另一种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
•整体的某一特征: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