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简要说明第一章总则一、编制背景及目的《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07版总规)2008年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编制期限为2007-2020年,目前规划实施年限已经过半。
07版总规实施近十年来,较好地指导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城的规划建设。
经过多年的认真贯彻实施,城市职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生态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该版总体规划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的指导下编制的。
现今十八大的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等宏观背景发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太原市实施开发区扩区建设方案,以及杨兴大道、大西客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得阳曲县自身发展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此,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报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07版总规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更好地对全县未来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等重新进行空间综合布局和重点控制。
目前,该评估报告已经市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为适应阳曲县新的发展趋势,合理有序推进阳曲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城乡之间的互动发展,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编制《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切实指导阳曲县城未来的发展。
二、规划目标近期到2020年开发区建设形成规模,阳曲县城旧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基本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体系;远期2030年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
其中,近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四、规划范围县域范围:阳曲县行政辖区,包括1个中心城区,9个乡镇,总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
阳曲县城规划区范围:西部以大西客专为界,南部以太阳高速为界,东部以规划108国道复线为界,北部至城晋驿北部,总面积116.86平方公里。
第二章县域规划五、县域发展目标山西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太原市重要的北部门户、中心城区产业外迁集聚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太原市重要的休闲旅游服务、生态居住基地,国家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六、县域发展战略1、区县融合战略,依托“开发区扩区”通过区县融合实现共赢。
2、产城融合战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重点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生态战略,树立生态先导的发展理念,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4、文化战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切实做好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5、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合理健康发展的保障。
七、区域协调(一)区域功能和空间协调(二)区域交通协调(三)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四)区域生态文明体系协调八、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一)产业发展总体思路1、转型综改,循环绿色。
2、产城一体,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
3、优化布局,园区集聚。
(二)产业发展布局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城市农业和现代农村经济新格局。
2、第二产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间相互协作,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两个园区及三大产业:民营经济开发区阳曲拓展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曲拓展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材工业产业、燃气能源产业3、第三产业:借力园区,通过产城共建,打造开发区生产服务基地,建成太原市北部地区的物流仓储中心。
依托天然林资源和传统风貌村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郊野旅游,着力建设太原市后花园。
(三)综合经济板块1、西凌井经济板块,位于县域西部,包括北小店乡和西凌井乡。
本区域为山地,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应深入挖掘西山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自然禀赋,发展以凌井沟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以三郎洞文物景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
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发展。
2、泥屯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西部,为丘陵沟壑地带,依托现状资源北部发展以三藏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南部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农庄旅游业。
3、高村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部北侧,包括高村乡和大盂镇。
本区域地貌较平缓,交通条件优越,适宜大力发展以宝迪、稻香村等食品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园区,并依托现状燃气管线发展燃气能源产业。
4、县城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部,包括县城(黄寨镇)、侯村乡、东黄水镇。
本区域地势平缓,交通便利。
县城内整治工业企业,重点发展配套服务产业。
周边区域依托民营、高新区拓展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介以青龙古镇、阪寺山为代表的生态山水文化旅游产业。
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发展。
5、凌井店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东部,包括杨兴乡和凌井店乡。
本区域地处丘陵沟壑地带,应依托现状林业资源重点发展经济林业(苗圃、核桃、野生经济林等),中草药种植业和现代特色农牧业。
九、县域人口预测至2020年人口发展规模为34.5万人;至2030年人口发展规模为49.5万人。
十、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约60%,城镇人口约20.7万人;2030年,城镇化水平约75%左右,城镇人口约37.2万人。
十一、县域空间结构规划阳曲县在空间发展上以强化中心,打造脊梁;轴线拓展,适度均衡;迁村并点,空间集中;板块引导,协调发展为策略,形成“一城、一轴、一环、三区”的城镇体系发展格局。
“一城”——即县城,是县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发展的中心。
“一轴”——“一轴”指规划依托108国道、大运路及北同蒲铁路形成城镇体系主要发展轴带,向北联系忻州,往南承接太原市。
“一环”指依托北外二环高速、108国道复线、太阳高速形成中部综合发展区联结高村乡、大盂镇、泥屯镇、东黄水镇、侯村乡的联动发展环线。
“三区”——依据乡镇职能结构将县域划分为西部生态保育、生态旅游区,中部综合发展区和东部生态经济林、现代农牧区。
十二、县域城镇规模等级规划阳曲县城镇等级规模分为县城所在镇、重点镇、一级乡镇、二级乡镇四级等级结构体系。
强化县域中心城市,重点培育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大盂镇四个重点镇,积极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建立梯次衔接、以大带小、功能配套的城镇体系。
阳曲县城所在地:黄寨镇。
四个重点镇: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大盂镇。
一个一级乡镇:侯村乡。
四个二级乡镇:西凌井乡、北小店乡、杨兴乡、凌井店乡。
十三、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构建特色化、职能明晰的城镇结构,其中中心城区作为县域综合,以民营园区、高新区转型园区、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吸纳县域及周边县区就业为主,高标准配置各类公共设施。
各乡镇镇依据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差异,避免功能趋同、盲目竞争,因地制宜地发展,规划形成工业型、旅游服务型、农贸型等具有特色职能的城镇。
县城:县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发展的中心,以服务产业为主。
高村乡(大盂镇):重点发展以宝迪、稻香村等食品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园区,并依托现状燃气管线发展燃气能源产业。
泥屯镇: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农庄产业和三藏寺人文旅游业东黄水镇:依托交通便利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和休闲农庄业,并发展生态农业。
侯村乡:北部依托民营园区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主体产业,南部依托太原东山生态规划以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主。
西凌井乡、北小店乡:发展以凌井沟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山水文化旅游业、休闲农庄产业。
北小店乡:发展以三郎洞文物景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以六固村农家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及生态农业。
杨兴乡:重点发展经济林业(苗圃、核桃、野生经济林等),中草药种植业和现代特色农牧业,适度发展新能源产业。
凌井店乡: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林业,适度发展新能源产业。
十四、县域交通规划(一)区域客货运交通枢纽规划1、火车站:提升阳曲站、柏井站及高村站等级。
2、汽车站:开通东黄水站、泥屯站、高村站、大盂镇等客运站,增强重点镇与周边镇的客运交通联系。
3、高速公路出入口:沿北外二环高速公路规划新增泥屯站、大盂站、城贾站、凌井店站。
(二)铁路提升同蒲铁路阳曲站、柏井站及高村站站场等级,大西客运专线在阳曲县境内通车。
(三)公路1、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形成“一环三放射”路网结构布局。
一环,太原北外环高速。
三放射,向北放射的大运高速公路至大同,向东放射的太阳高速公路至北京,向西放射的太佳高速公路至佳县。
2.公路规划布局,国道形成“一环两放射”的公路网结构布局。
一环:国道环线。
两放射: 108国道复线向北至忻州,从环线向北至忻州。
及县道与旅游公路十五、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设施容量充足,区域统筹,集中设置,城市配套未覆盖区域自行配建。
(一)策略1、泥屯镇:依托权新线的实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水源、热源均由太原市区引入,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泥屯35KV变电站;2、大盂镇:保留现状燃气设施及大盂110KV变电站。
规划新建LNG应急调峰站(10000m3);规划新建大盂引黄水厂;规划新建燃气热源厂及污水处理厂。
3、东黄水镇:市政配套与阳曲县县城区域统筹,充分利用民营区及高新区拓展区市政配套设施。
4、其余乡镇:区域自行配套(二)设施规划:国家级:保留陕京二、三线输气管线;规划新建鄂安沧输气管线及其与太原至长治输气管线联络线。
省级:保留大盂至平遥、大盂至杨盘输气管线。
市级:保留大盂—太原输气管线及工业焦炉煤气专线;保留侯村垃圾填埋场,及侯村500KV变电站;规划新建阳曲电厂及LNG应急调峰站。
县级:规划新建引黄水输水线,新建大盂水厂;保留上安220KV变电站,规划新建故县220KV变电站、辉家沟220KV变电站。
十六、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根据阳曲县地形地貌特征、交通道路规划、旅游资源分布、客源市场需求导向和旅游开发现状,结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想,按照空间邻近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空间组织原则,将阳曲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带、两线、八区、多点”的旅游空间骨架,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形成规模,通过户外自驾车/自行车游线,有机串联“一带、二线、八区、多点”,形成全县旅游发展空间网络。
一带:大运公路沿线旅游带,以青龙古镇、龙池山庄、不二寺、阳曲公园、青草坡、北方狩猎场、开化寺、小五台山等景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