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药学概要 第五章

医院药学概要 第五章


LOGO
院内制剂规模正快速萎缩
“药太贵了”,每次生病,不少人都会有这 种感慨,而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过去有一些药, 价格低却很有效,它们就是北京各大医院的院内 制剂,以物美价廉著称。
“几年前还有的药现在没了。”今年65岁的 市民李萍最近感冒,她想到友谊医院以前卖一种 叫“清翘感冒片”的小药,每瓶60片,卖10.4元, 有效又便宜。然而让她失望的是,这种小药,现 在已经不卖了。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友谊医院的 院内制剂室前几年就已经撤销了。
LOGO
医院制剂管理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措施
LOGO
LOGO
ews(天津市)
LOGO
本市强化医院制剂管理 医院制剂管理规范年内出台 日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注册处组织各 分局、执法大队以及全市的医疗机构制剂室召开了2014年 医疗机构制剂室监管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了2013年制剂注 册工作,部署了2014年的重点工作并对制剂注册管理的法 会议提出,今年本市将强化医院制剂的管理,充分发挥 医院制剂的特色,并出台天津市医院制剂管理规范。市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近年来医院制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 行了梳理、分析,并对2014年的医院制剂管理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一是认真分析本市医疗机构制剂监管工作所面临 的风险;二是积极推进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发展;三是 加强监管法规和技术要求的实施力度。务必确保本市医疗 机构制剂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LOGO
医院制剂的一般检查
1.性状 2.鉴别 3.检查 4.含测
LOGO
常用设备
LOGO
PIVA
LOGO
LOGO
LOGO
C更衣室着装
LOGO
粉末分等级
LOGO
粉碎
LOGO
Q:
粉体质量与堆体积之比。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OGO
中药液体制剂
LOGO
中药固体制剂
提取 水提醇沉法 指处方中药材加水煎煮,既提取出有效成分,如:生 物碱盐、甙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等;同时也提 出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 色素、无机盐等。若往水煎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以改变 其溶解性能而将杂质部分或全部除去。当乙醇浓度达到 60%~70%时,除鞣质、树脂等外,其他杂质已基本上沉淀 而除去。如果分2~3次加入乙醇,浓度又逐步提高,最终 达到75%~80%,则除去杂质的效果更好。 醇提水沉法
第五章 医院制剂管理
LOGO
掌握医院制剂的目的和要求、中药制剂、 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医院药检室常 用设备及使用技术; 熟悉普通制剂及医院制剂的一般检查; 了解灭菌制剂、医院制剂的依法检查及 静脉用药配制中心。
LOGO
医院制剂配制与管理
医院制剂
用 —— 国家或地方标准收 载的药品或中药材 通过——一定的配制工艺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有批准文号的院内制剂共有 上千种,但是还在生产的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这千种制剂也远远低于鼎盛时期的种类数量。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副主任张建民介绍,医 院制剂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我国 制药工业落后,药品供不应求,不能满足一线用 药,在这种 情况下,医院就自行研发调制药物出 售。当时的院内制剂主要品种是油、膏等外用的 西药制剂,作为当初制药工业水平低下的一个补 充。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院内制剂蓬勃发展, 很多医院都有自己制剂室,药品数量能达好几千 种,这属于院内制剂的膨胀时代,到了21世纪, 医院制剂逐步进入一种规范的时代,从它的注册、 生产和配制、管理都日趋规范。
来自北京医院的消息称,在院内制剂最辉煌 的时代,北京医院有150种院内制剂,而目前只有 40种。其他医院的消息也大同小异,院内制剂的 规模正在快速萎缩。
LOGO
医院制剂的目的和要求
1.配置目的 2.配制要求
LOGO
工艺用水
根据不同的工序及质量要求,所用的不同要求的水的总称。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 灭菌注射用水。其中: (一)饮用水是提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应符合《生活引用水卫 生标准》(GB5749-2006)。 (二)纯化水是指经蒸馏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供药用的 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是以饮用水(或自来水)为原水,经过 一定方法去除水中杂质、粒子、悬浮物等后得到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水。 理想的纯化水(不含杂质)在25℃下的电阻率为0.2MΩ ·cm,电导率随 温度变化,温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三)注射用水是指纯化水经过蒸馏法或超滤法制备的同等要求的水。 (四)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行业不涉及。
达到——满足本单位(临床、科研、教学) 需求或补充市场药品供应
LOGO
Q:
LOGO
PIVA
LOGO
LOGO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申请流程
LOGO
news(院内制剂好用难买 或可建区域中心研发)
近年来,北京各大医院的制剂室越来越少, 主要原因是院内制剂成本增高。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肤乐霜、协和的硅霜、 北京中医院的红纱条、北医三院的鼻炎三 号……很多医院都有一些包装简单、价格 便宜、疗效却非常好的“院内 制剂”,官 方名称是“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 构根据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 定处方制剂。这些药品,年头长名声大, 往往被老百姓昵称为“小 药”,但购买不 易,因为它们仅能在医院内,凭医师处方 购买使用。而北京各医院的院内制剂也需 获得“京药制字”批准方可制作。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登记的院内制剂品种共有3431种。 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医院制剂的明星产 品都属于“好用难买”。但随着院内制剂 制作成本升高、可替代品增多等因素,院 内制剂的种类和规模正在日益萎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