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任务 (1)1.3室外计算参数 (1)1.4室内计算参数 (2)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2)2.1热负荷计算 (2)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2)2.2热负荷计算举例 (2)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 (4)3.1散热器的选择 (4)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4)3.1.2散热器的选用 (4)3.2散热器的布置 (5)3.3散热器的计算 (6)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 (7)第四章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7)4.1供暖系统分类 (7)4.2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分类 (8)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9)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9)5.11基本原理 (9)5.12计算方法 (9)5.13计算步骤 (9)5.2 水力计算表 (10)第六章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选型 (11)6.1散热器排气装置的选择 (11)6.3其它阀门的选用及说明 (11)第七章施工方法 (11)7.1 安装准备 (11)7.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 (12)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2)参考文献 (14)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沈阳市某办公楼供暖设计建筑地点:沈阳市项目概况:本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2325m2,建筑层高为4.2米。
墙体材料:采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外墙均有70mm厚聚苯乙烯板保温层。
热源情况: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75℃,50℃,资用压头3m 水柱。
1.2设计任务(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1.3室外计算参数1.4室内计算参数该办公楼建筑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办公室为18℃,储藏室为13℃,走廊卫生间16℃。
供暖系统采用单管下供下回式,采用四柱640型散热器,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1热负荷计算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1=aKF(t n-t w)(2-1)式中: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F——围护结构的面积,m2;t n——冬季室内的计算温度,℃;t w——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2.2热负荷计算举例以1001房间为例说明热负荷的计算过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查表2-2,查得南外墙传热系数K=0.42W/m2·℃,南外窗传热系数K=3W/m2·℃,西外墙传热系数K=0.42W/ m2·℃,地面传热系数K=0.3W/m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查表2-5,查得西向修正-0.05,南向修正-0.15,西向修正值=0.95,南向修正=0.85;室内设计温度为t n=18℃,室外计算温度为t w′=-16.9℃。
由公式(2-1),计算出该房间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南外墙:F= 4.2×3.45-1.8×2.6=11.595m2Q1=αKF(t n-t w′)=1×0.42×11.6×(18+16.9)= 169.96W朝向修正后负荷Q1′=144.47W西外墙:F= 6.725×4.2=28.25m2Q2=αKF(t n-t w′)=1×0.42×28.25×(18+16.9)=414.02W朝向修正后负荷Q2′=393.3W南外窗:F=1.8×2.6=4.68m2Q3=αKF(t n-t w′)=1×3×4.68×(20+16.9)=489.9W朝向修正后负荷Q3′=416.5W地面:F=22.27m2Q4=αKF(t n-t w′)=1×0.3×22.27×(18+16.9)=233.19W.最后Q = Q1+ Q2+ Q3,得到房间总耗热量Q =1187W。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各房间的热负荷,结果见附录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室外计算温度室内计算温度差温差修正系数基本耗热量耗热量修正房间热负荷(w)名称及方向面积计算面积(㎡)KW/㎡·℃℃℃℃ a Q1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修正值修正后的热量高度附加南外墙16.275-4.6811.595 0.4218-16.934.9 1170.0 -0.150.85 144.50 1187西外墙6.725*4.2 28.245 0.42 414.0 -0.05 0.95 393.3南外窗0.9*2.6*2 4.68 3 490.0 -0.15 0.85 416.5地面6.4*3.48 22.272 0.3 233.2 0 1 233.2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3.1散热器的选择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能满足供暖系统工作压力的要求,并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只要能满足(保证)供暖系统运行时的工作压力即可,并不是越高越好。
2.漏水(汽)的可能少。
主要是指散热器的接口要少及其本身腐蚀漏水的可能性少。
铸铁散热器由于弱环节往往在片与片组合的接口处,所以接口越少,漏水的可能性越少。
钢板散热器,也因型式不同,其腐蚀漏水的严重性不同。
3.耐腐蚀。
包括散热器外腐蚀和内腐蚀。
对潮湿房间,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应选用防腐能力亦较高的产品。
4.无划伤或碰伤人体的尖角棱刃,壳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5.无毒、无害、无爆炸可能。
包括散热器的专用工质及外表面处理。
3.1.2散热器的选用关于散热器,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热工方面的要求要想使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更好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量或是提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增加散热器外壁的散热面积(使外壁上的肋片变多),使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的强度等途径。
2.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还受到了经济方面的制约,通过散热器传给房间内的单位热量所需要的金属消耗量越少,则安装成本就越低,经济性相对就越好。
3.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由于是由金属构成,则它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还必须要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还不能太大,占用的房间面积和空间也要少;由于散热器需要大批量生产,则生产工艺还必须满足要求。
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外表不能太粗糙,这样不易积灰便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还应使房间更加美观。
5.使用寿命的要求由于建筑物需要长期使用,则散热器也应不易破损被腐蚀。
综上所述,选用散热器类型时,应在诸如热工、经济、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多加注意。
此外根据环境地点不同等情况,需对某方面有所侧重。
同时,在设计选择散热器时,应注意相关规定。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和联系实际,选择椭四柱640型铸铁散热器3.2散热器的布置选择经济性能和热工性能较好的散热器之后,接下来应该进行散热器的布置。
布置散热器的时候,应该符合相关规定。
在散热器组装好之后,或是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还应该作水压试验,以确保散热器的正常使用。
散热器最好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该有较为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便于维修。
这些都是从建筑物的用途,有利于散热器的安全、适应室内装修的要求、放热以及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的。
盥洗室、贮藏室、厨房、厕所以及走廊的散热器,可以同邻室串联连接,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单独设根立管不方便而且不经济。
应该注意的是,热水供暖系统由两组散热器串联安装的时候,在管道水力计算完毕得出每根立管的温降之后,才能够根据各立管的温降来得出散热量。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应该由单独的立、支管进行供暖。
一般不应将其散热器同临室连接,这样是为了不影响与之相临房间的供暖效果。
而且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
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应房间温度的位置。
本条属于《暖通规范》新增加的条文。
该建筑内散热器采用明装,原则上安装在外窗台下面,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流比较暖和舒适。
如有困难,应考虑暗装或靠墙布置.3.3散热器的计算3.11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F按下式计算:该建筑供暖的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70℃,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t pj =(tsg+tsh)/2=(95+70)/2=82.5℃式中 tsg ——散热器进水温度,℃;tsh——散热器出水温度,℃;散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物理概念,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j与室内气温tn相差1℃时,每m²散热器面积所散出的热量W/ m².℃。
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它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有上面的表格可知K=7.87W/m².℃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和散热量Q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的。
若实际情况与实验条件不同,则应对所测值进行修正。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1(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3)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2值,可按《供热工程》附录2-4取用。
此次设计是采用的简单的同侧上进下出,所以β2=1.00。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值,安装在房间内的散热器,可有种种方式,如敞开装置、在龛盒内、或加装遮挡罩板等。
附录表2-5,在此次设计为家里、库房、办公室、业务用房就采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布置β3=1.02:营业用房、营业厅和楼梯间就安装在墙龛里β3=1.06,厕所就安装在墙上外面加罩β3=1.12。
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现假定β1=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n=F/f f——每片或每1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 此系统的f=0.2 m²,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面积小0.1m²(片数n取整数)以1001工作间散热器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其他房间的散热器片数,详见附表2。
1001工作间设计热负荷为1187W,室内安装四柱640型散热器,散热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
供暖系统为单管下供下回式。
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室内管道明装,支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为异侧连接上进下出,求散热器面积及片数。
查附录2—1,对四柱640型散热器 K=6.95W/(㎡℃)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定β1=1.05;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4,β2=1.251;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5,β3=1.02;根据式F′=Q×β1×β2×β3/(K×△t)=1187×1.02×1.251×1.05/(6.95×72.76)=3.98㎡;四柱640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0.2㎡,计算片数n′为:n′= F′/f=3.98/0.2=20片,因散热器布置在两个窗口各布置10片即可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