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建筑行业的现状分析及我行金融服务的整体方案建筑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是建筑业的发动机,而建筑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转化器。
根据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来看,由此将引起湖南省和长沙市新一轮经济增长。
湖南省历史以来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因此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进入建筑行业的竞争对手较多,随着国家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逐步形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农建队等分割市场的市场竞争格局,就建设部核准的一级施工资质队伍就有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施工企业有2000多家。
建筑业子行业主要有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及水利工程等。
不同子行业的市场结构、竞争关系不同,产业中已存的市场壁垒基本决定了竞争关系。
而建筑业承载着转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天然使命,这使得建筑业子行业众多并且覆盖了各个主要产业部门。
目前,长沙市共有省建工集团、省建六公司、省建四公司、高岭建设、望新建设、湖南长大、二十三冶、中建五局及中建五局三公司等九家总承包特级建筑施工企业,有长沙建工集团等近100家施工总承包一级建筑施工企业。
通过初步调研,长沙市建筑行业整体现状及我行金融服务的整体方案大致分析如下:一、长沙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较好(一)规模总量跃上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现。
2008—2010年,长沙市建筑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8年虽然受到严重冰灾、国际经融危机、房地产滑坡的影响,总产值仍然同比增长6.9%,突破了500亿元,达到501.60亿元。
2009年随着国家基础实施投资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产业复苏加快,2009、2010年的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均超过20%。
近两年,整个长沙地区建筑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4%,建筑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更加明显和突出。
(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行业整体竞争力逐渐增强。
一是企业资质结构得到优化。
2008年长沙市由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的有8家,增项由二级晋升为一级的有10项,由三级企业晋升为二级企业的有8家,增项由三级晋升为二级的有14项,并填补了隧道、港口与海岸专业资质空白。
二是龙头企业的作用逐步明显。
2010年进入湖南省100强企业名单的建筑企业有11家,其中有10家年产值超过了20亿元,年产值过100亿元的有2家。
三是行业构成趋于合理。
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结构调整至196:211:150,总承包企业比例继续下降,劳务分包企业比例明显增长。
(三)行业诚信度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长沙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评估体系,根据《长沙市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和新修订的评定标准,按照联合审查、集体考评、党委审定、媒体公示接受监督的工作程序,如2007年共评选出“AAA”信用企业21 家,“AA”信用企业27 家,2008年共评选出“AAA”信用企业41家,“AA”信用企业23家。
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均获得了全国最高质量奖项——鲁班奖四个。
2009、2010年创建省优质工程奖139个,占全省总数的40%。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3个,占全省总数的30%。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341个,占全省总数的43%。
(四)信贷结构较为单一,资产负债率较低。
目前,长沙建筑企业银行贷款大多采取不动产抵押的方式,但建筑企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普遍不多,因此其贷款整体规模不大,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
在其信贷产品中,以流动资产抵押贷款和银行保函居多,承兑汇票和保理业务为补充,信贷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二、长沙市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沙市的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大约排名第十位左右,保持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水平,但与建筑业发达省份和先进的建筑业企业比较差距较大。
省内大型企业中,不少企业总产值超过了50亿元;省外大型企业中,不少企业总产值超过了200亿元,其中不乏民营股份制企业。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长沙市建筑企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建筑企业在做大做强上缺乏足够的动力。
这些问题主要有五点:(一)民营建筑企业股本结构欠合理。
我市民营股份制企业主要是两种股本结构形式:一是单一股本。
多数企业董事会是由一个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和少数几个小股东构成。
二是平均股本,几个股东平分股份,没有相对控股董事,董事长没有足够的权威。
由于股本结构不合理,导致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股东和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二)资质构成欠科学。
我市建筑业企业的资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项目中,资质结构偏废比较严重。
截至2009年4月,在总承包类12项资质中,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房屋建筑工程。
全市195家施工总承包企业中,主项资质为房屋建筑工程的171家,占总数的87.7%。
有五项施工总承包资质尚为空白(通信工程、港口与航道、矿山工程、冶炼工程、化工石油工程),覆盖面只有58.3%。
在专业承包类60项资质中,我市共有212家企业只涉及了36项资质,覆盖面只有60%,而且进军高、精、尖专业资质的比较少,有24项为空白,形成了千军万马同过独木桥的局面。
(三)民营建筑企业存在项目挂靠多,自营业务少;股东富、公司积累水平低;重业务、轻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少。
在项目的运作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企业低价出租企业品牌和资质,满足于收取廉价的项目管理费,形成项目负责人得大头,企业得小头的状况,因而出现股东富、公司穷的现象。
部分企业有时甚至在项目出现问题以后,企业不仅得不到管理费,还要为此负无限责任,付出沉重的代价。
低水平的项目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原始积累低,企业融资能力差,遇到垫资、带资项目只能依靠项目负责人,企业成长缓慢。
(四)保证金和“垫资承包”让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大。
目前,长沙同全国其他地区的建筑市场一样,所谓通行的做法是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须交纳保证金,一般不少于合同造价的10%,有的注明其中质量保证金5%、工期保证金5%。
这似乎已成为“合理的行规”。
据调查了解,“保证金”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修金、安全生产保证金、工期保证金、优质工程保证金等等。
据了解,“保证金”的筹措和交纳主要来自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有不少是企业向银行借贷而来。
建筑企业以微利为特征,各类“保证金”的缴纳,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
目前除财政性投入的工程外,多数工程在招标文件中,有的付款方式含糊,有的虽明确按规定办理,但在询标中(无招标办人员在场时)或在事前或事后暗中协定,强令施工企业垫资(又称带资),垫资与否是中标不中标的条件,垫资数值之大,令人瞠目。
部分施工企业合同签订后分文不付,有的协定基础完成到±0.000再付进度款,有的到主体结构完成、建筑物封顶才付款,有的项目特别是大多政府工程则干脆采取BT 模式,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才开始付款,施工企业为之所垫资金数额更为巨大。
交纳保证金和高额垫资款,几乎耗尽了企业的全部流动资金,让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长沙建筑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意见确定湖南省建筑业2011-2015年的目标任务。
即到2015年,全面完成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初步建立起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全省建筑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规模实力跨入全国10强行列。
具体目标是:一是总量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幅提升。
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其中外拓产值16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占全省GDP6.5%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万人以上,创建筑劳务收入400亿元以上;二是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竞争实力明显提高。
到2015年,力争实现年产值10亿元—50亿元的建筑企业达到50家以上;年产值50亿元—100亿元的建筑企业达到10家以上;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特大型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5家以上,其中2家以上进入全国500强。
形成一批管理规范、资产雄厚、技术先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专有技术突出的专业承包企业;三是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企业活力日益增强。
到2015年,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结构和股权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培育1—2家大型建筑龙头企业改制重组上市。
上述意见及其他配套政策措施的适时出台,将为长沙建筑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长沙建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预计今后五年,长沙建筑业将迎来一个组织管理及法人治理结构趋向规范、股权及业务结构较为合理的快速发展时期。
四、对长沙市建筑行业的金融服务方案1、市场定位长沙市建筑业是一个值得信贷扶持的行业。
在目前长沙金融机构对建筑业信贷产品较为单一和贷款比重较低的情况下,我行可充分凭借建筑工程合同融资这种产品优势,精选优质客户,适时加大信贷投入,在较短时间内扩大我行在长沙建筑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扶植优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在银行同业市场中,各家银行争夺的重点都集中在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国有企业自始至终以规范的管理模式,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社会信誉、过硬的产品质量占据了该市场的主导地位,比如中建五局(央企),湖南省建系统(地方大员)由于其与政府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近年来综合实力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将是本轮投资的最大受益者。
那么我行营销的重点也集中在这些企业中,例如:中建五局三公司、中铁五局一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省第六工程公司、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等中央和省属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
同时在数量众多的民营建筑企业中,由于受各方面的制约,其银行负债普遍不多,资产负债率也较低,可对这部分建筑企业进行有选择地重点扶持。
湖南省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1862.88亿元,财政收入过100亿元的有5个地区,其财政相对宽松。
我行选择政府背景的中标工程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向时,应该以这5个地区为主。
2、产品定位我们认为:我行可凭借建筑行业的行业优势在其上、下游做活做好我行金融产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首先在其采购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时候我行可采用银票为切入点,这样不仅为我行带来部分银票保证金存款、银票手续费收入,同时我行也可以对部分优质的材料供应商展开营销,提供金融服务,其次我行对优质建筑企业在提供包括招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国内信用证等金融产品服务的同时,加大我行特色产品:应收账款质押、中标工程流动资金贷款的营销工作。
通过以上产品的深层次营销,深化银企合作,我行不仅能取得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收入三丰收,更重要的为提升我行金融服务档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