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心馨古筝教训14-15-16-17-18-19-20课第十四课按音4、7教学内容:1、按音4教学;2、按音7教学;3、按音4、7练习曲——练习一、练习二;4、小乐曲——《小钟》、《小青蛙》、《小星星》、《新年好》;5、补充乐曲——《雪绒花》、《送别》。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按音4、7的弹奏,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按音4教学首先,来学习按音4的弹奏。
(两组,以中音3为例)分步教学下面进行分步讲解:1、第一步,放弦。
左右手分别在中音3两侧琴弦上保持正确的放弦手型。
2、第二步,弹奏。
左手将中音3按至上方小二度4的音高,然后右手弹奏中音3。
大家在练习按音4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左手按弦时要果断、准确,保持按音的稳定)。
左手的按弦力量越小,右手的音高越低;反之,左手的按弦力量越大,右手的音高则会越高。
因此,我们在练习按音时需要控制好左手的按弦力量。
当然这需要大家练习时多听,多模仿。
2)右手弹完后,左手保持住不要立即松开,或待右手弹奏下一个音时再快速松开,避免出现滑音。
3)通常,如果时间允许,左手可以稍稍提前把弦按好,比如4、3的连续弹奏。
如果没有预备时间,比如3、4的依次弹奏,左手的按弦与右手的弹奏几乎要同时进行,这时左手动作就要干脆、果断,一下到位。
按音7教学按音7的弹奏方法与按音4相同。
分步教学下面进行分步讲解:1、第一步,放弦。
左右手分别在中音6上保持正确的放弦手型。
2、第二步,弹奏。
左手将中音6按至上方大二度的中音7,然后右手弹奏中音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6到7是一个大二度,而3到4是一个小二度,因此左手在按7音时的用力要比按4音的力量稍大一点。
按音4、7练习曲练习一示范弹奏练习一练习二示范弹奏练习二乐曲乐曲一《小钟》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乐曲二《小青蛙》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乐曲三《小星星》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乐曲四《新年好》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课后作业1、按音4、7的练习曲每天弹奏10遍;2、小乐曲《小钟》、《小青蛙》、《小星星》、《新年好》每天弹奏5遍;3、复习之前所学乐曲,每天弹奏1遍。
补充乐曲补充乐曲一《雪绒花》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补充乐曲二《送别》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大家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雪绒花》、《送别》每天弹奏5遍。
第十五课花指教学内容:1、花指教学;2、花指练习曲——练习一、练习二;3、乐曲——《浏阳河》片段、《渔舟唱晚》片段;4、补充乐曲《花好月圆夜》、《云水禅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掌握花指的弹奏,并能熟练在乐曲中运用。
指法教学指法概述1、花指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大指快速连托数弦。
2、花指的指法符号为。
或根据实际演奏需要记谱。
3、花指一般分为“板前花”和“正板花”。
“板前花”用于句头,弹奏时不占时值,起着旋律加花的作用,起装饰性效果。
“正板花”一般出现在后半拍,用于填充节奏。
练习曲练习一这首练习曲中的花指为板前花。
这里的花指可以分别与托指法、抹指法、勾指法衔接起来弹奏。
示范弹奏练习大家在练习花指时要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均匀,与托、抹、勾指法的衔接要连贯,千万不要断开。
这首练习曲中的花指为正板花,弹奏时注意时值要准确。
示范弹奏练习二乐曲乐曲一《浏阳河》片段1、乐曲中5、10、13小节出现了双托指法,它的弹奏方法是:大指向外快速弹奏相邻的两根琴弦,通常与左手的按滑综合运用,它的指法符号为:。
在双托的基础上加上中指勾叫做八度双托,如第6、16小节。
乐曲二《渔舟唱晚》片段1、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法——劈指法。
它的弹奏方法是:大指向身体方向弹奏。
劈是托的反向弹奏,一般与托连用。
初学时托劈连奏时主要运用夹弹法弹奏。
2、花指与勾指法衔接时要连贯,可先单独练习第一小节,熟练后再连贯弹奏。
课后作业1、花指练习一、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2、乐曲《浏阳河》片段、《渔舟唱晚》片段每天弹奏5遍;3、复习之前所学乐曲,每天弹奏1遍。
补充乐曲补充乐曲一《花好月圆夜》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补充乐曲二《云水禅心》1、视唱乐曲2、示范弹奏大家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花好月圆夜》、《云水禅心》每天弹奏5遍。
第十六课分解和弦及琶音教学内容:1、分解和弦。
2、分解和弦练习曲。
3、琶音。
4、琶音练习曲。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分解和弦的弹奏,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一、指法概述在学习分解和弦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和弦。
和弦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
例如135 ,525,5125。
那么分解和弦指的是,将和弦中的各个音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节奏进行分解。
例如135 ,525 ,5125。
二、技法教学接下来,就来学习分解和弦的弹奏。
以和弦5125为例。
1、第一步,放弦右手按照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指的顺序分别在5、1、2、5上放弦。
大家在放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于年龄较小或者初学的学生可先用中指、食指、大指三个手指练习,熟练之后,再加上无名指一起练习。
2)初学时,再练习放弦的过程中,大家可采用从无名指到大指按顺序的依次放弦。
待熟练掌握后,要求四个手指采用同时放弦的方法。
3)放弦时要求手指各关节突出,保持手型的圆形,使指尖包住琴弦,而不要出现瘪指或手指僵直的情况。
4)四个手指放弦时不要入弦过深,每个手指都使用指尖触弦。
5)每个义甲都要保持正面接触琴弦,不要触弦侧面触弦的情况。
2、第二步,弹奏放好弦后,右手从无名指开始由低音至高音依次向手心方向弹奏,弹完后自然收于掌心。
弹奏时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义甲正面触弦,而不要有义甲侧边擦弦的杂音。
2)注意每个手指的独立性,每个音弹完之后手指立即放松回到半握拳手型。
不要紧握于手心。
3)各个手指弹奏时要注意力度的均匀、音色的统一。
不要有的音强,有的音弱。
4)弹奏八度以内的分解和弦时,手指可提前有准备地放在弦上;而超过八度的分解和弦就可离弦弹奏。
三、练习曲右手示范练习一左手示范练习一左手示范练习二琶音一、指法概述1、琶音的弹奏方法是:将和弦中的各个音由低到高依次以中快速度弹奏。
琶音的指法符号为:大家在弹奏时注意分解和弦与琶音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两者在手型和弹奏方法上相近;不同点在于分解和弦需要按规定节奏准确地弹奏,琶音与其相比,在速度上要稍快些,琶音的弹奏需要在分解和弦熟练弹奏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
在实际的演奏中,琶音的节奏较自由,可以是规整的节奏,也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变化;二、练习曲左手示范练习一1、这是一首分解和弦与琶音的综合练习曲。
左右手皆可练习。
练习二课后作业:1、分解和弦(原位)每天弹奏20遍。
2、分解和弦练习一、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
3、琶音练习(原位)每天弹奏20遍。
4、琶音练习一、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
第十七课《凤翔歌》教学内容:1、乐曲《凤翔歌》;2、补充乐曲《茉莉花》。
教学目的: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及“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并连贯弹奏乐曲《凤翔歌》,初步了解山东筝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一、乐曲简介:《凤翔歌》原是山东琴书曲牌,后演变为一首筝曲。
这首曲子虽短小但极具山东筝派特点。
它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二、乐曲讲解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教学建议:在练习乐曲《凤翔歌》时,可穿插练习右手四点技法及左手四点技法,巩固之前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2遍;2、乐曲《凤翔歌》每天练习10遍。
补充乐曲《茉莉花》1、示范弹奏2、重点讲解在弹奏时要注意,第4、第11、第13小节都出现了上滑音,在弹奏时要注意滑音的音高要准确。
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茉莉花》每天弹奏10遍。
第十八课《千声佛》教学内容:1、乐曲《千声佛》;2、补充乐曲《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的:正确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并能够连贯弹奏乐曲《千声佛》。
教学过程:一、乐曲简介:《千声佛》原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是一首佛教赞颂乐曲,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二、乐曲讲解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课后作业: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2遍;2、乐曲《千声佛》每天练习10遍。
补充乐曲1、示范弹奏2、重点讲解在弹奏时要注意,乐曲中第4小节的滑音,要注意“附点前十六的时值”要准确。
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但愿人长久》每天弹奏10遍。
第十九课《上楼》教学内容:1、乐曲《上楼》。
2、补充乐曲《大海》。
教学目的:了解反复记号、切分节奏、休止符、三连音等乐理知识及按音“7” 的弹奏。
教学过程:一、乐曲简介:这是首河南筝曲,内容取材于《西厢记》,乐曲以欢快的曲调,表现丫环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张生与莺莺的婚事时,激动地匆匆上楼给莺莺报喜讯的情景。
二、乐曲讲解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课后作业: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2遍;2、乐曲《上楼》每天练习10遍。
补充乐曲第二十课《小开手》教学内容:1、《小开手》;2、补充乐曲《挥着翅膀的女孩》。
教学目的:基本掌握河南筝曲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上、下滑音与按音的音准;能连贯弹奏乐曲《小开手》。
教学过程:一、乐曲简介:这首乐曲原流传于河南遂平一带,后因古筝传习者多以这首乐曲作为初学的入门小曲,所以有《小开手》之名。
“开手”这里有“初次入门”的意思,也含有“活手练指”的意思,此曲被老一代筝家奉作传统筝的“入门宝典”。
二、乐曲讲解:对乐曲的具体讲解详见视频内容。
课后作业:1、四点练习一分别用左右手每天练习1遍;2、琶音练习一、练习二每天弹奏5遍;3、乐曲《小开手》每天练习10遍。
补充乐曲《挥着翅膀的女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