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类型划分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类型划分


二、山东铁矿类型划分
(一)铁矿类型划分依据及原则 以往山东铁矿一般按照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山 东铁矿地质》(曾广湘等)、《山东矿床》(孔庆 友等)专著中,将山东铁矿类型划分为四大成因类 型八大成因亚类,四大成因类型:与区域变质作用 有关的变质沉积型铁矿床(包含2个亚类)、与岩 浆活动有关的铁矿床(包含4个亚类)、与岩浆期 后热液及风化淋滤作用有关的铁矿床(包含1个亚 类)、沉积型铁矿床(包含1个亚类)

(二)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Ⅰ级:成矿域

我省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域(Ⅰ-4)和秦祁昆成矿域(Ⅰ-2)两个成矿域内。 Ⅱ级:成矿省 按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出现的成矿地质环境标定的,主要根据构造旋回及与之对应 的成矿期进行划定,我省处于华北(陆块)成矿省(Ⅱ-14)、秦岭-大别成矿省 (Ⅱ-7)内,海域部分处于中国海区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省(Ⅱ-17) 内

汇报完毕
谢谢!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山东沉积型铁矿仅有矿化点存在,未发现小 型以上的矿床,该类型仅有划分意义,无找矿实际 指导意义,建议不再列入本次工作的矿床类型划分 中。 2.朱崖式铁矿床具有低温热液类型的特点,也 具有某些风化淋滤再堆积的特征,综合考虑本次划 分的矿床类型特征,暂归在热液类型内。 3.建议:由于本次工作是在前期潜力评价工作 基础进行的,考虑项目延续性及工作特点,建议将 《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陈毓 川、王登红等)矿床类型划分方案作为指导铁矿等 其它矿种矿床类型划分的依据。
(一)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及原则 以徐志刚陈毓川、王登红等编制的“中国成矿划 分方案”(2008)作为本次划分工作的基础方案。 全省共划分Ⅰ、Ⅱ、Ⅲ、Ⅳ、Ⅴ五级,其中Ⅰ、Ⅱ、 Ⅲ级与全国划分方案及编号一致,Ⅳ、 Ⅴ级为省内 划分及编号, Ⅳ级全省覆盖, Ⅴ级成矿区带仅对 铁、金等矿种为主的重点成矿区进行划分,不覆盖 全省。 Ⅳ级成矿区带基本上在Ⅲ级区带的次级地质构造 基础上圈定(强调构造边界),Ⅴ级成矿区带的划 分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矿种的矿集区、矿田的分 布特征单独划定,考虑控制矿集区(矿田)的构造 或成矿地质体的边界。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矿床 类型划分
汇报人:倪振平 二O一五年一月
汇报提纲
一、成矿区带划分

(一)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及原则 (二)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三)成矿区带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铁矿类型划分

(一)铁矿类型划分依据及原则 (二)铁矿类型划分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山东省成矿区带划分


在前期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 作过程中,《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技术要求》(陈毓川、王登红等)综合考虑 了已有的矿床成因分类与工业分类,为编制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区域成矿规律图 对各矿种矿床类型进行了归纳,将各矿种归 纳为13种矿床类型:岩浆型、伟晶岩型、斑 岩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狭义)、海相 沉积型、陆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砂矿型 、风化壳型、不明成因型。


(二)铁矿类型划分 山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组根据全国项目办划分原则,对山东省铁矿进行了矿床 类型划分。共划分为岩浆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4大类,11个 矿床式

山东省铁矿矿床类型划分表
矿床式 典型矿床 大庙式 肖家沟式 莱芜式 莲子旺式 朱崖式 马陵式 高旺式 莲花山式 济宁式 苍峄式 韩旺式 祥山铁矿床 肖家沟铁(钛)矿 床 张家洼、金岭、张 马屯铁矿床 莲子旺铁矿床 店子铁矿床 马陵铁矿床 高旺铁矿床 莲花山铁矿床 颜店铁矿床 东平彭集、苍峄铁 矿床 韩旺铁矿床 成矿时 代 Pt1 Ar3 K1 K1 K1 K1 Pt3 Pt1 Ar3 Ar3 Ar3
全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一、山东省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Ⅲ级成矿区(带)
主要根据区域成矿作用及与之 相对应的矿床类型组合来划分。 我省处于6个Ⅲ级成矿区内, 其中陆地部分包含4个,海域 部分包含2个。 Ⅲ-62;华北(断坳/盆地)石油 -天然气成矿区; Ⅲ-64:鲁西(断隆) Fe-CuAu-铝土矿-煤-金刚石成矿区; Ⅲ-65:胶东(次级隆起)AuFe-Mo-菱镁矿-型 肖家沟式岩浆熔离型铁矿
2 3 接触交代型 4 5 6 7 8 9 沉积变质型 10 11 热液型
莱芜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莲子旺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朱崖式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 马陵式中-高温热液交代型铁矿 高旺式中-高温热液交代型铁矿 莲花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济宁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苍峄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韩旺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Ⅴ级成矿区(带)
将具有同一成因联系或基本由同一成矿作用的单一 矿种或矿种组划分为同一单元。相当于矿集区或矿 田分布区。 在前期潜力评价工作过程中,以全省23重要矿种辅 以其它矿种进行了划分,全省划分了48个Ⅴ级成矿 区,根据本次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及任务,再进行 具体补充和修正。

(三)成矿区带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旋回地质构造区内,成矿区带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 性,很难做到“将具有同一成因联系或基本由同一成矿作用 的单一矿种或矿种组划分为同一单元”,同一地区不同的地 质时空上出现叠加现象。尤其在ⅴ级成矿区带划分过程中这 种现象更为严重,往往将毫不相干的两个或多个矿床成因矿 种划分在同一成矿区内。造成明显的不合理性。 构想: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省内Ⅳ、 Ⅴ级成 矿区带的划分是否考虑按照构造层阶段划分,将构造阶段划 分为:前南华纪、南华-晚三叠世、晚三叠-新生代。在上 述三大构造层的基础上,相应的分别进行前南华纪、南华- 晚三叠世、晚三叠-新生代时期的Ⅳ、Ⅴ级成矿区带的划分。 上述划分考虑了成矿作用与时空关系,也考虑了成矿作用与 构造、地质体的成因联系,更有利于总结区内矿床的成矿规 律。




Ⅲ-67:桐柏-大别-苏鲁AuAg-Fe-Cu-Zn-Mo-金红石-萤 石-珍珠岩成矿带。
Ⅲ-91 渤海石油-天然气成矿区 ;


Ⅲ-92 黄海石油-天然气成矿区

Ⅳ级成矿区(亚带) 受同一成矿作用或主导成矿因素控制的矿床成因上有联系的 一类或几类矿床集中分布的富集地区。根据本省大地构造背 景及成矿特征,受同一成矿作用或主导成矿因素控制的矿床 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类或几类矿床集中分布的富集地区划分为 Ⅳ级。并且包括若干个矿田分布区。 在Ⅳ级划分成矿单元时,强调与成矿地质背景的统一性和特 定性,其Ⅳ级成矿区(带)边界一般不跨越山东省 Ⅲ级构 造单元,并与Ⅳ级构造单元基本保持一致。共划分11个Ⅳ级 成矿区(带)。 Ⅳ级成矿区(亚带)划分方案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