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人工草料地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财政每年通过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安排的人工草料地建设。
第三条人工草料地建设采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以县为单位组织和实施。
原则上受益主体为牧民。
第四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
自治区畜牧厅负责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计划审批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
各地州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人工草料地建设配套资金。
县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等工作。
第五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领导责任制。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质量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责。
第六条为发挥人工草料地建设效益,自治区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将连续安排,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人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农水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用于人工草料地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七条项目选建范围
(一)符合自治区草原保护建设规划及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牧民定居规划。
(二)新建草料地要有适宜的光热水土资源,特别是要有水源保证,做到水土平衡、水利工套。
(三)地方领导重视,有资金配套能力,农牧民有投资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第八条项目建设性质
人工草料地建设分为新建和改扩建,改扩建主要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低产田改造和撂荒地收复等。
第九条项目建设内容
人工草料地建设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田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项目申报、审批及组织管理
第十条项目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每年度自治区畜牧厅将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下达项目指南,按指南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项目贮备工作。
项目建设单位需认真填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要求逐级上报至自治区畜牧厅及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自治区畜牧厅组织专家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
第十二条自治区畜牧厅根据专家或工程咨询机构评估意见进行审核,确定本年度人工草料地建设规模,下达项目建设计划和任务。
同时报自治区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调整建设内容。
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建设内容,须报自治区畜牧厅审批。
第十四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
第十五条人工草料地建设资金为自治区和建设项目县共同筹集,筹措比例不低于1:0.5。
第十六条项目县需将配套资金汇入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指定帐户,统一专帐管理。
第十七条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档案。
第十八条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竣工后,实行分级验收。
项目单位先进行自验,在自验基础上,进行自治区验收。
人工草料地建设验收管理办法由自治区畜牧厅制定。
第四章项目建成管护
第十九条人工草料地建成后,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对建成的人工饲草料地进行四至经纬确认,发放使用权证,明确产权归属。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人工草料地建设管理,大力倡导和鼓励以村为单位,采取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统一经营模式,加快土壤改良,推广精耕细作,确保稳产高产,早日增收。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自治区畜牧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自治区高标准人工草料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人工草料地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财政每年通过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安排的人工草料地建设。
第三条人工草料地建设采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以县为单位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
自治区畜牧厅负责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计划审批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
各地州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人工草料地建设配套资金。
县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等工作。
第五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领导责任制。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质量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责。
第六条为发挥人工草料地建设效益,自治区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将连续安排,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人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农水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用于人工草料地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七条项目选建范围
(一)符合自治区草原保护建设规划及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牧民定居规划。
(二)新建草料地要有适宜的光热水土资源,特别是要有水源保证,做到水土平衡、水利工程配
套。
(三)地方领导重视,有资金配套能力,农牧民有投资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第八条项目建设性质
人工草料地建设分为新建和改扩建,改扩建主要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低产田改造和撂荒地收复等。
第九条项目建设内容
人工草料地建设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田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项目申报、审批及组织管理
第十条项目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每年度自治区畜牧厅将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下达项目指南,按指南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项目贮备工作。
项目建设单位需认真填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要求逐级上报至自治区畜牧厅及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自治区畜牧厅组织专家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
第十二条自治区畜牧厅根据专家或工程咨询机构评估意见进行审核,确定本年度人工草料地建设规模,下达项目建设计划和任务。
同时报自治区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调整建设内容。
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建设内容,须报自治区畜牧厅审批。
第十四条人工草料地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
第十五条人工草料地建设资金为自治区和建设项目县共同筹集,筹措比例不低于1:0.5。
第十六条项目县需将配套资金汇入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的指定帐户,统一专帐管理。
第十七条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档案。
第十八条人工草料地建设项目竣工后,实行分级验收。
项目单位先进行自验,在自验基础上,进行自治区验收。
人工草料地建设验收管理办法由自治区畜牧厅制定。
第四章项目建成管护
第十九条人工草料地建成后,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对建成的人工饲草料地进行四至经纬确认,发放使用权证,明确产权归属。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人工草料地建设管理,大力倡导和鼓励以村为单位,采取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统一经营模式,加快土壤改良,推广精耕细作,确保稳产高产,早日增收。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自治区畜牧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