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某乡镇发展农家乐的调研报告
某乡镇发展农家乐的调研报告
农家乐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街道位于**的中心地带,是县政府所在地,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宁波半小时交通圈。
如何利用地域资源优势,规范发展城郊型农家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目前需要我们探索与思考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农家乐发展现状
**街道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下辖36个行政村、12个社区、20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14.5万人,是**人气最旺、经济最热的区域。
城区经济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大,很大地刺激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
目前,**街道现有农家乐休闲农庄3家,水车农庄、马婆园休闲农庄和草湖山庄;农家排挡园1处,龙头山农家排挡;水果采摘基地3个,海波桑果基地、益陆萝卜基地和茅园杨梅基地。
3家休闲农庄,基本上以“吃农家饭”为主,以农家自制的食物、饮品、自种的蔬菜、水果和野生的河鲜、海鲜为特色,配备了自助烧烤、棋牌室、钓鱼池、会议室、沙滩排球场等,共有餐位2800个,今年三个季度以来的经营性收入为750万元。
经过比较,虽然3家休闲农庄特色相仿,但存在明显的差距,水车农庄已步入轨道,拥有一定的规模和稳定的客流量,可承接大型宴会,并获得“国家二级酒店”称号;马婆园农庄三异其主,草湖山庄开开停停,都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中,效益不是很好。
3个采摘基地一个是桑果基地,一个是萝卜、西瓜基地,还有一个是杨梅基地,主要是根据所种植的农产品季节性地提供自助采摘和批发,效益不错,年可接待采摘游客12万人,总营业收入280万元,其中,茅园果业
以出口为主,桑果基地人气最旺,效益都非常可观。
近期,县政府也有意以水车金家山为中心开发水车区块农家乐旅游,当地也有设想投资开发游泳场地。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街道的农家乐发展得到了初步发展,为经营者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周边县、市比较,特色不够,点面不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开发无序性,缺乏科学规划。
我们街道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缺乏整体、长期、科学的规划和深度的开发,都是由经营者自发无序发展。
很多农家乐的建立没有和县、街道的规划联系起来,只是按照自己的便利和场地的空余建立起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道路交通的便捷。
2、特色不明显,发展模式单一。
目前,我们街道的农家乐发展模式比较单一,特色不明显,城市味道还比较重。
一是发展上以点状开发为主,只有零星的几家餐饮,没有形成线和面;二是与旅游景点、民俗风情缺乏有机联系,没有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带动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吃有余而乐不足,没有综合性开发,这也导致了本地农家乐经营受季节性影响明显;三是特色不明显,还没有摆脱城市化的倾向,以吃饭、喝茶、打牌为主,还没让游客感受到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观农家景的真正地乐在农家
3、认识不到位,缺少产业配套。
首先是对农家乐的实质把握不够,没有把发展农家乐当成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家乐的实质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发挥农
业产业、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乡村民俗文化等农家特色资源,为人们提供乡村休闲条件,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经营方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老板+农村地界+家常菜。
其次是我街道的农家乐虽然带动了一部分农户参与发展,但数量有限,回报的只是部分投资者,没有把所在村的农户大规模发动起来,参与生产、供给、服务和经营。
此外,对配套的农业产业开发也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开发配套农业产业,因此,综合效益不高。
4、手续不完善,安全隐患明显。
我街道的农家乐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数量的稀缺,少量的投入就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使得农家乐的创办和设施的建设都比较不规范和简陋,除了几个基地是经过合法手续审批的,大部分农家乐都是由投资者自行建设,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合法的审批,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卫生隐患。
有两家休闲农庄处于水车河港边上,在台风洪
[3]
水来临时属于高风险地段;溪南龙头山排挡园都是棚屋构造,供电方式是自行随意拉线,有一定的火险隐患,还有卫生状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5、宣传力不足,营销方式落后。
本地农家乐宣传促销的力度还不够,市场开发和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仅靠已消费顾客的传播,和周边的旅游资源还未有效接轨,所以有明显的淡旺季,这也是市场日益发展的需求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三、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
综上所述,我街道的农家乐经营虽有着自己的特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设想:
1、科学规划,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