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语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语文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语文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文字、语法、修辞、标点等基本语言知识,并具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2)具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的能力。

(3)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词句含义,能读懂浅易的古代诗文,具备古代诗歌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

(4)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要求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分别用a、b、c、d、e来表示。

其含义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

能够识别重要字词读音的正误、字形的正误;能够准确记住相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记住古代诗文中的名句等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次。

对于古今不同类型的文本,能够领会具体语境中词语、句子的确切含义,对于词语运用的正确与否及其表达效果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解释。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次。

能够对古今不同类型阅读材料中具体的语句表达进行分析,并结合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以及接触过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联系对比,从而有效完成当下的阅读任务,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解答。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能够对古今不同体式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对其中的遣词用语、内在意蕴与作者情感的抒发等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评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次。

能够根据试题提供的具体情境任务,采用合适的文体、恰切得体的语言进行书面写作,做到主旨明确,表达清晰。

(三)学业水平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依次用A、B、C、E表示。

及格及以上各等第标准如下:C—及格测试达到合格的学生,能掌握考核范围内大部分基本的语文知识,初步具有高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初步掌握中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一般能够读懂必修教材中现代文教读课文和与其程度相当的课外读物;能够借助注释基本读懂古代诗文教读课文;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作。

B—良好测试达到良好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考核范围内基本的语文知识,并具有高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掌握中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阅读现代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文学作品;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古代诗文教读课文;具有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作的能力。

A—优秀测试达到优秀的学生,能系统掌握考核范围内的基本语文知识,并具有高中语文基本素养和较强的语文学科基本能力。

牢固掌握中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阅读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文学作品,初步具有鉴赏、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教读课文;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能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恰当地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以及本标准规定的阅读教学基本篇目。

结合本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具体列出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见下表:附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基本篇目如下: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劝学(节选)/荀子3师说/韩愈4想北平/老舍5赤壁赋/苏轼6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7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8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9六国论/苏洵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2荷塘月色/朱自清13祝福/鲁迅14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15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16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17拿来主义/鲁迅18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9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0鸿门宴/司马迁2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2雷雨(节选)/曹禺23登高/杜甫24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5虞美人/李煜26雨霖铃/柳永37《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28陈情表/李密29逍遥游(节选)/庄子30兰亭集序/王羲之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

考试时间为11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1.内容分布基础知识及运用约占40%阅读理解及赏析约占30%写作约占30%2.题型分布客观题占60%(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占40%(其中简答题占10%,写作题占30%。

)3.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

难度在0.8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5~0.8的题为稍难题,难度在0.5以下的题为较难题。

容易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参考卷(此卷仅做参考)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召.唤(zhào)濒.临(bīn)独处.(chǔ)恪.尽职守(ɡè)B.唾.弃(tuò)堆砌.(qiè)刹.那(shà)惟妙惟肖.(xiào)C.焦灼.(zhuó)机杼.(zhù)赊.账(shē)殒身不恤.(xù)D.角.逐(jiǎo)桑梓.(zǐ)纨绔.(kuà)凝眸.远眺(móu)2.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秋风忽至,一场早霜后,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渐近的,不会一蹴而就,既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时期也如此。

C.脚下那条熟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象夜空里九曲的星河,给人无尽的暇想。

D.“智慧地球”的概念风糜世界,人们希望借此确立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致高点。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着晨曦。

②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③我▲一次跟同学讲过,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可惜同学没有能够正确领会。

A.顾盼折射不只 B.企盼放射不只C.企盼折射不止 D.顾盼放射不止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们参与“金点子”活动的热情之高、想象之奇、创意之新真是不堪设想....,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

B.不少网民认为,尽管网络无疆,然而言行应有界,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

C.文艺创作切忌远离观众孤芳自赏....,音乐剧《妈妈咪呀》就因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而获得了成功。

D.某项调查显示,82﹪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务员热”仍在持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庆”期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流量增大,平均每天超过4万多辆。

B.垃圾邮件、木马病毒和低俗内容等三大网络危害已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

C.发展核电产业具备投资大的问题,核电开发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D.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最主要的办法是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是因距离而诵的友情的高歌;“▲”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A.①③② B.③①②C.①②③ D.②③①7.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8.学校要开家长会。

下列是同学们写在教室黑板上的欢迎标语,最得体的一项是A.欢迎爸爸妈妈联袂来学校采风!B.亲爱的爸爸妈妈,您辛苦了!C.亲,我们以优异成绩向您汇报!D.热烈欢迎爸爸妈妈莅临指导!9.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元宵)B.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端午)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重阳)D.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清明)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C.以为凡是..时..州之山水异态者 D.沛公居山东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昔人云:将以有为也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齐谐》者,志怪者也12.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所贪求的土地呢?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违背劳动规律,山谷中就有不可胜数的食物。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以无人供养自己为理由,辞谢而不接受任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