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评价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评价建议”中指出:“注重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准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通过写字实践操作,我感到其中的“姿势”“习惯”“端正”“积极性”这四个词是实施写字的重点环节,写字教学亟待评价,评价是促动学生写字的法宝和利器。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写字教学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写好字是在持续地努力下取得的,而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练习方法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形成性评价是对某一学段各个方面实行评定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增强形成性评价。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中,应重视定性评价。
教师要关怀学生,细致地去了解学生,客观地描述学生在写字练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定量评价要区分质与量的标准,定性与定量评价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包容。
3.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写字评价要重视评价的多元化。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给学生留下了很多问号;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因势利导会给学生带来一个个句号或叹号。
4.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写字评价除了要重视课内评价,教师还要注重课外评价。
当课内评价获得一定效果时,课外评价的延续就能更快促动写字教学。
两种评价相结合,它既符合写字练习规律,又给农村留守学生多了一层关爱。
5.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突出写字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行评价。
对学生写字的兴趣、姿势、习惯、态度、水平实行全面考察,体现写字练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