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单元热爱生活适应社会第2课时遵守规则维护公正课时训练_416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单元热爱生活适应社会第2课时遵守规则维护公正课时训练_416

遵守规则维护公正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加大治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不守规则的行为( )
①有助于提高公民的规则意识②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2.2016年5月16日,上海小学生小萌放学后坐保姆的电瓶车回家,途中被一辆经过的公交车碾压身亡。

刑事判决之外,小萌父母对公交司机、6辆路边违停车辆车主提出了133万余元的民事赔偿。

网友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有( )
①“心有灵犀”:这是对规则意识的觉醒②“难得糊涂”:社会公共秩序只有靠法律才能维护③“不做看客”:对那些习惯乱停车的人来说,是一种警醒
④“微尘行动”:规则问题,大家都来较较真,是好事不是坏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如果把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画卷,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其中最温暖的主题。

我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说明( )
①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公平②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公平就是人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④全面小康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援助和奖励。

这样做( )
①能够维护社会正义②只能使见义勇为者受益
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

因为公平可以 ( )
①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②激发潜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③提高效率,维护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④让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和成功人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一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到银行取钱时,发现银行保安刚刚拖完地,就脱下鞋子。

尽管保安说:“没事,你进去,一会儿我再拖一次”。

但他还是跪着进到银行ATM机前操作。

从平等的角度,我们不支持他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他有良好的公德意识②每个人在法律地位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他这样做矮化了自己的人格尊严③他忽视了自己作为公民拥有平等的权利④保安做到了平等待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观察下面漫画。

回答7~8题。

7.公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向心力是因为( )
①公平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②公平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③公平保证了每个社会成员的成功④公平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A. 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下列对不公平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②不公平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在意③我们要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④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9.探究社会公平。

某校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以“公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问题。

【话题讨论】司机谢某因着急送一个素不相识的临产孕妇去医院而闯了红灯,交警处罚时谢某向交警部门申请复议,理由是他是迫不得已才闯了红灯,应该免于处罚,但交警部门仍然决定对他做出处罚。

大部分同学认为,谢某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应该受到表扬和奖励。

(1)你的观点是否与大家一样?请陈述你的理由。

【理性反思】老师最后向同学们提出了两个探究性问题:
①你认为存在绝对公平吗?②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公平的判断?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出恰当的答案。

10.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洛阳小伙刘永银扶起摔倒的老太太。

当记者问他敢于扶起老人的原因时,他说:“谁家都有老人,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出了意外没人帮,会更心寒。


材料二在放学路上,中学生陈某发现有几个社会青年敲诈低年级同学,心想,和自己无关,悄悄走开了。

(1)分别评价洛阳小伙刘永银和中学生陈某的行为。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影响的是环境,与生命健康无关,排除②。

故选B。

2.D [解析] 社会公共秩序不仅仅要靠法律来维护,而且也需要人们自觉去遵守,需要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排除②。

故选D。

3.A
4.A [解析] 社会的公平是正义的要求,正义要求社会更加公正,①③反映了这种关系;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援助和奖励是一种正义的制度,其积极的社会影响不仅限于促进社会的公正,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故选A。

5.B 6.D
7.C [解析] 形成向心力的关键是公平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公平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①②④的说法正确;③的说法片面,个人的成功不能完全由公平来保障。

故选C。

8.D [解析] 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理性地反思自己,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所以①③④正确;②没有意识到不公平现象对社会的危害。

故选D。

9.(1)不一样。

谢某闯红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违法行为,对他进行处罚,并不违反公平原则;当然,对谢某见义勇为的行为也不能漠然视之,相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奖励;奖罚分明,才能体现公平。

(2)①公平是相对的,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而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感觉委屈时,我们要学会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10.(1)①刘永银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

他的做法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祛邪扬正;②陈某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

他的做法放纵了邪恶,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不利于社会稳定,会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2)①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并付诸行动;②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③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④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