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ppt课件
.
3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1、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流 方式的差异,可分为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宁波市镇海区某一居住小区即采用新型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 水。该人工湿地建于小区绿化带上,用于处理该小区311户的生活 污水,湿地占地面积为1600m²。其结构与传统的垂直流湿地不同 ,由上池和下池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净化机理+出水水质 湿地规模+经济指标 总体布局+分区引导
.
1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1、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人工湿地:
与自然湿地相对应,人工湿地是有人工建造或改造的湿地。 自然湿地一般没有填充基质、安装排水喜用、改变流态或物理特性等人为调控措施。 不鼓励改造或直接利用自然湿地进行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作为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深度均一、形状规则,建设在污染源附近地势较高、原来不存在自然湿地的地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农业排水和矿山酸性排水等。 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为满足排水和回用要求,以人工湿地为主要处理单元,同时还需要结合预处理或后续 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
2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人工湿地的成功运行也为广农村地 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树立了一个典范。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污 水治理受到技术、经济等不利因素的限制,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 和运行费用低,污水处理规模灵活,维护和管理技术要求不高, 占地面积较大等特点,适合在具有一定的荒废土地,资金和专业 技术人才缺乏,污水排放较分散的农村应用。
表面流湿地与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非常相似,不 同的是: 在表面流湿地系统中,四周筑有一定高度的围墙, 维持一定的水层厚度(一般为10~30cm); 湿地中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芦苇等)。
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 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 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 端流出。
1、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流 方式的差异,可分为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入库淹没区自 然湿地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改建而成并开始运行,该工程共 投资10万余元,规划湿地面积为800 m²,实用湿地面积约600 m² 。该工程每天能处理来自上游的水(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雨水等 )约100 m³。湿地植物主要有:黄花鸢尾(Iris tectorum)、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和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每种植物各一块长方形的样地,每块样地 面积约150 m²。
.
5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1、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沟渠型人工湿地
结论; 相比于人口集中的城市化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更 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集中建设相对与分散式的小规模建 设成形周期短、可控性强、资金风险小、处理效率明显。
4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1、系统介绍&案例借鉴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流 方式的差异,可分为 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莲花岛地处苏州古城区东北处的阳澄湖中心,四面环水,形 似莲花,镶嵌湖中,岛上总面积1.64 km ²,家家以蟹为业,以湖 为生,是集吃、住、游、乐、购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风情小岛。
莲花岛临湖建成农家乐及旅游服务中心,接待能力为 4 000 ~5 000 人/d。农家乐及旅游服务中心运营后将产 生 20 ~30 m³/d 的生活污水。为了保护阳澄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宜建设生态型污水 处理系统。
阳澄湖莲花岛旅游区农家乐和旅游中心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采 用了德国生态工程协会的人工湿地技术,经消化 吸收后进行了改 进,采用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和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生活污 水,现已进入正常运营阶段。
是潜流式湿地的另一种形式,污水由进水口一端沿水平 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依次通过砂石、介质、植物根系,流向出 水口一端,以达到净化目的。
潜流型符合人工湿地主要包括设施、垂直流生态滤床、污泥 感化滤床及湿地湾,总面积约11预处理00m²。
对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发展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治污技术可 以为社会节约大量资金,适于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旅游 区推广,将产生极大的环境和生态效应 且该设施属于分散处理系 统,与自然界更加协调,并且位于旅游区,能够有助于增强游客 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事业的公众参与度。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特点:
优越之处: 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 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 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 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可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谅、建 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育。
不足之处: 占地面积大; 不精确的设计运行参数; 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及对重要工艺动力学理解的缺乏; 易受病虫害影响。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 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 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 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 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 观规划使用。
.
该人工湿地将 小区景观和污水处 理相结合,出水各 项指标均达到了国 家生活杂用水水质 标准。生活污水经 人工湿地处理后可 以回用,节约了水 资源。这种小型化、 分散化的污水就就 地处理模式不需要 建设大量的污水收集管网,与传统的污水治理模式相比具有投资 少、运行管理费用低等特点。而且建造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费 用可以由开发商、居民和政府共同承担,缓解了水污染日益增多 与政府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这种生态 化、资源化的污水治理模式目前已在浙江、宁波等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