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法及应用示例发表时间:2013-10-12T16:00:33.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初丕江[导读] 例(2):维生素C注射液规格 2ml:0.1g,含维生素C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初丕江(云南省大理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671000)【摘要】随着标准的日益完善,检验工作中发现许多样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已由最初的滴定分析更新为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滴定分析的减少,让很多的检验人员慢慢忽略了该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简析滴定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性,并举例展示,让检验者在实际工作中引起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滴定分析应用示例【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68-02 Titr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xampleChu Pi-jiang(Institu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of Dali Yunnan China 671000) 【Abstract】As the increasing perfect of inspection standards, many samples of the content analyt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titration analysis update to UV spectrophotometr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The decrease use of titration analysis, make a lot of inspection personnel gradually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itration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itr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importance, and illustrate, show the inspectors in the practical work to cause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Titration Analysis Application Example滴定分析(又称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液)滴加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滴定,就是将标准溶液(滴定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操作过程。
在实际操作时,常在待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可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1 分类滴定分析可分为五类:1.1酸碱滴定法:以中和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盐酸滴定液、硫酸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高氯酸滴定液等。
1.2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硝酸银滴定液、硫氰酸铵滴定液等。
1.3络合滴定法:以络合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锌滴定液等。
1.4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碘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高锰酸钾滴定液等。
1.5重氮化滴定法:以重氮化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亚硝酸钠滴定液。
2 滴定方式2.1直接滴定法: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2返滴定法(剩余滴定法或回滴法):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的滴定液,待反应完成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液。
2.3置换滴定法: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另一生成物,再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
3 基准物质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3.1组成恒定并与化学式相符。
3.2纯度足够高(达99.9%以上),杂质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允许的误差限。
3.3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不分解,不易被空气所氧化。
3.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时相对误差。
3.5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严格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4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4.1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经溶解后,定量转移于一定体积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4.2标定法用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大多数是不能满足基准物质条件的,需要采用标定法(又称间接法)。
这种方法是:先大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所配溶液的浓度值应在所需浓度值的±5%范围以内),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它的准确浓度。
例:精密称定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8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在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30秒不退色。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L)计算mC(mol/L)=───────V×204.2其中m为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mg/g);V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204.2 为与每1ml氢氧化钠液(1 mol/L)相当的以mg/g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假设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7996g,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为19.57ml。
0.7996本滴定液的浓度 C=───────=0.2001(mol/L) 19.57×0.20425 滴定分析的计算5.1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原料药含量一般用百分含量(g/g)来表示。
例如:对氨基水杨酸钠含量测定取样品约0.4g,精密称定,用水18ml和盐酸溶液(1→2)15ml溶解,用亚硝酸钠标准液(0.1mol/L)滴定,每1ml的亚硝酸钠标准液(0.1mol/L)相当于17.51mg的无水对氨基水杨酸钠。
假设取样量0.4326g,亚硝酸钠标准液浓度为0.1032mol/L,终点时消耗19.80ml,计算其含量(干燥失重17.0%)。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100%供试品量已知,实验测得的量=V标准FT 供试品的量=W/N 其中 V标准为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ml) W 为称样量 F 为浓度因数 T 为滴定度N 为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的意义为:第一次取样量为最后测定用供试品量的倍数。
原料药中一般为1。
原料药含量计算公式V标准×F×T×N V标准×C实际×T×N 含量=───────×100%= ──────────×100% W W×C理论一般原料药含量是以干品计算,则原料药含量计算公式为: V标准×C实际×T×N含量=─────────────────×100% W×C理论×(1-干燥失重百分数) 19.80×0.1032×0.01751×1 对氨基水杨酸钠含量=────────────×100%=99.6% 0.4326×0.1×(1-17.0%) 5.2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计算液体制剂含量一般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表示。
例如:氯化钾注射液,规格为10ml:1g,它的标示量为0.1g或10%。
其含量测定方法;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加水40ml,2%糊精溶液5ml,2.5%硼砂溶液2ml与荧光黄指示液5~8滴,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即得。
每1ml的硝酸银标准液(0.1mol/L)相当于7.455mg的氯化钾[1]。
假设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为0.09830mol/L,终点时消耗13.30ml,计算含量。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100%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已知:实验测得的量=V标准FT 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V样品W标示量/N V标准×F×T×N则含量=─────────────×100% V样品×W标示量V标准×C实际×T×N含量=─────────────×100% V样品×C理论×W标示量其中W标示量为供试品的标示量,其余同原料药计算公式。
则氯化钾注射液含量为:13.30×0.09830×0.007455×100/10 含量=────────────────×100%=97.5%。
10×0.1×0.15.3片剂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例如: 安乃近片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加规定的试剂溶解后用碘标准液(0.05mol/L)滴定即得。
每1ml的碘标准液(0.05mol/L)相当于17.57mg的安乃近[1]。
假设10片重5.3042g,精密称出细粉0.2842g,本品规格为0.5g,所用碘标准液浓度为0.05018mol/L,终点时消耗15.10ml,计算含量(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表示)。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100%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 V标准×C实际×T×W平均×N 含量=─────────────────×100% W样品×C理论×W标示量其中 W样品:精密称出的样品量(g),W平均:被测样品每一单元制剂的平均重量(g)。
则安乃近片含量为:15.10×0.05018×0.01757×5.3042/10×1 含量=──────────────────×100%=99.4% 0.2842×0.05×0.56 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例(1):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测定:精密称定本品0.4008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