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和巴西ppt
亚马孙平原
安
第
斯
巴西高原
山
脉拉
普 巴拉 塔塔 哥平 尼原 亚
高
原
北部:墨西哥 高原 东部:高原、 平原相间排列。 西部:安第斯 山脉,是科迪 勒拉山系的南 端,山间有盆 地高原,并多 火山和地震。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4)洋流:大陆沿岸有巴西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等,起 增温增湿(5)海陆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 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东部沿海
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 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 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 智利(圣地亚哥)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7ºS,智 利南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东 侧,西风的背风坡) 8.高山气候
利马 ①
秘鲁寒流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
② 布宜诺斯艾利斯 热带雨林形成 的原因?
圣地亚哥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暖流经过
安第斯山脉东侧, 西风的背风坡,产生 下沉气流,降水少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造成两地气 候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 (大气环流) 和(地形因 素)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荒漠)
二、自然地理概况
1. 地形: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 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北到南:奥里
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 矿产资源丰富
墨西哥
加勒比海
委内瑞拉
石油: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 岸(委内瑞拉、墨西哥)
秘鲁
铁矿: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智利
铜矿:秘鲁、智利
银矿:墨西哥
• (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 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 场之一。
• (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 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 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 蜂鸟等。
墨西哥
4、重要地理位拉置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200
900
600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 有狭长的中美地峡,连 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 有“美洲大陆桥梁”之 称。巴拿马运河位于中 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 千米,运河全长81.3千 米,可通航5—10万吨级 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
80oW
40oW
德雷克海峡
科
中美地峡
迪
太
巴拿马运河 平
洋 火地岛
南极洲
墨西哥湾
西印度群岛
勒 拉
山
系
大
加勒比海
亚马孙河
西 拉普拉塔河
麦哲伦海峡 洋
德雷克海峡
3、拉丁美洲的国家
•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南部的 国家: 阿根廷
•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 (属西风带,迎风坡),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
D、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E、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特别要点:拉丁美洲气候、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
1、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热带雨林带
• (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 (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 西哥的 白银、巴西的铁矿、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 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 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4)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原 因
相同点: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 ;
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不同点:①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
拉丁美洲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 洲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
②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更为 复杂。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表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而赤道从拉丁美洲北部穿 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
安第斯山脉的植被垂直 带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 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
(3分)( B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 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 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 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 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
苏伊士地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日德兰半岛南部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
60
80
60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 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利和 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开 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 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之一。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 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 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 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 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 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 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 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 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 “暴风走廊”、“魔鬼海峡”, 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死亡走 廊”。
拉丁美洲的范 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1、经纬度位置
120oW
80oW
23.5oN ★32º经N ~纬度55º位S 置
热带为主 0o 少部分在温带
没有寒带
23.5oS115ºW ~ 35ºW 南美40ºW ~ 80ºW
鸟瞰亚马孙热带雨林
树懒
树懒大食 蚁兽来自巨嘴鸟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干很象纺锤, 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 季时的需要。
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 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 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 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 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
2.水量大: 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①亚马孙河: 3.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4.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②巴拉那河: 1.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2.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
4、自然资源
• 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 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
2.气候:
注意观察 气温和降水
气候温暖, 湿润
1、特征:温暖、湿润(与其他各洲比) ,号称“湿热大 陆”
【探究】
(1)试从纬度位置、大
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
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
面积广大的原因 。
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 水丰富
(2)除亚马孙河流域外, 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
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 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
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
旱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2、成因: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 2/3面积位于热带.
(2)气压带、风带:大部分地区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控制。
(3)地形影响:山脉东侧面积辽阔,地势较低的高原 和平原且向大洋敞开,便于湿润海风深入内陆,并处 在迎风坡处。
千米。
秘
秘鲁是世界最大的渔 鲁
业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秘 渔
鲁所获鳀鱼的90%以上用 场
来制作鱼粉和鱼油。渔产
品90%以上供出口,鱼粉
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销往
50多个国家。
秘鲁渔场(上升流)
三、居民和经济
(一)居民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2、语言: 拉丁美洲 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 牙语,巴西通用葡萄 牙语。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和暖流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
——海陆分布(陆地缺失)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 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1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