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共56张PPT) (2)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共56张PPT) (2)

拉丁美洲与巴西
一、位置范围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部分的统称。因为这里的居民 所用的语言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以称为拉丁 美洲。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巴拿马运河
中美地峡 南美洲
一、位置范围
经纬度位置: 30ºN-55ºS;热带为主,少部分温带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 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有墨西 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南部是南美洲。
重要地物: 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120oW
80oW
23.5o N
0o
23.5o S
40oW
一、位置范围
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的陆地,是连接南 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包含七个国家。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火山 地震众多。
巴西发展农业的条件: ①土地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大; ②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 ③河流众多,水源灌溉便利。
三、巴西 巴西工业的地位: ①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体系较完整的国家; ②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工业国。
巴西工业的分布: 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素养训练
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训练
巴拉那河:建有曾经世界上 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世界最大之一
伊泰普水电站
三、巴西
巴西人口、城市、经济分布特点
巴西人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在狭长的东南 沿海地区。 这里气候比较温和,地形平坦,海上交通便利。 欧洲殖民者最先开发,历史悠久,工商业发达。
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三、巴西
巴西利亚:首都, 位于巴西高原
圣保罗:巴西工业和商业中 心,也是巴西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巴西原来首都, 巴西著名旅游城市。被称为 “上帝之城”
三、巴西
巴西农业发展的特点: 农牧业较为发达-“21世纪的世界粮仓”
主要农产品:
热带农业突出:咖啡(誉为咖啡王国)、甘蔗、香蕉、 剑麻产量世界第一,大豆、柑橘、可可、烟叶、玉米等 产量居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2006
2008
2010
2012
6 100 12 178
6 500 12 172
8 000 13 539
7 800 13 516
2014 9 400 13 859
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素养训练
表2 粮食产量(万吨)
D 是
()
A.位于海湾,风浪小
B.位于河口
C.地势平坦
D.经济腹地广
二、人文地理特征
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主要人种——白种人为主(47%); 大量的混血人种; 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多元的文化
二、人文地理特征
多元的文化
例题 :拉该丁地美洲区是人世口界、上城人市口多密分度较布小在的东一部洲、,东广南大部的沿热带海雨地林区地的区原、因
二、自然地理特征
(5)拉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纬度、海拔低) 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属西风带,迎风坡),东侧干燥 少雨(背风坡);40°S以北安第斯山脉西侧降水少,东侧降水多。 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巴拉那河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 口称拉普拉塔河;巴西和巴拉圭边境 修建有大型的伊泰普水电站
二、自然地理特征
3.河流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成因分析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 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 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 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 亚马孙河汇集
二、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大小: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亚马孙河水能资源不丰富
流经亚马孙平原,河流落差小
亚马孙河航运不发达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少
①沿海内海陆上高交原通和便沙利漠;地②区殖,民由者于首条先件到恶达劣这,里人,口开稀发少较早;③气候较 温和湿人润口;比④较工稠商密业的发地达区,是经西济印繁度荣群;岛⑤、东巴南西部东地南势部平、坦阿。根廷沿海等
经济比较发达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
总结: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
发雨 计林 划开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
亚马孙雨林 属于全人类 我们要发展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素养训练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拉丁美洲与巴西
二、自然地理特征
(2019·吉林模拟)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回答1、2题。
D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条河流夏季的防洪任务最重 B.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D.图示海域有寒流经过
2.圣安东尼奥港成为智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主要原因
二、自然地理特征
(2019·南阳模拟)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 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 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B (2)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航运业 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
二、人文地理特征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 可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 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 流的水力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 热带雨林区等。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根本 原因
人口增长 贫困 发展需求
主要 过度的迁移农业 活动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二、自然地理特征
3.河流
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 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 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
主要河流:
①亚马孙河: ②巴拉那河:
特征:流量充沛,人均 拥有量大,水能丰富。
二、自然地理特征
亚马孙河
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 广),第二长河;水量大(流经雨林气 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广 (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巴 西
三、巴西
1.巴西的地形
巴西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 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 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 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原。
三、巴西
2.巴西的气候
三、巴西
3.巴西的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 6400千米,世界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向东 注入大西洋。被称为“世界 河王。终年降水充沛
分布: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 墨西哥高原、圭亚那高原---热带草 原 安第斯山脉-----山地气候 西岸----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① 纬度、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恰是陆地宽广部 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而在安第斯山东部背风坡一侧,形成雨影
区,水汽难以到达,便形成了荒凉的温带
沙漠气候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
D气ISC候的挑战与优势 (4)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原因?
相同点: 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 ;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 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不同点: ①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拉丁美洲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 气候分布,而非洲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 ②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赤道从非 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而赤道从拉丁 美洲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
①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 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 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③ 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
(3)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荒

漠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暖湿气流

在安第斯山西部迎风坡一侧形成地形雨,

二、自然地理特征
(2019·南阳模拟)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 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 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1)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