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船舶概论》课程总结
本学期安管1101班的《船舶原理》课程已经考试结束,现将教学及考试情况小结如下:
一、教学情况。

本门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结合适度的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设备和工艺的理解。

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邓召庭主编的《船舶概论》,内容涉及船舶类型、基本性能、船体结构、设备与系统和建造工艺。

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但内容深度不大,没有难以理解的理论和复杂的计算,但需要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复习。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作业、测验等日常学习的把握,抓好课堂出勤和课堂控制,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发现本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学生之前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加之本门课程教学时数不多、进度较快,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知识的消化有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

二、考试分析。

此次考试是由任课教师统一出题,试卷标准符合学院要求。

试卷难易程度中等,题目范围涉及教材的全部内容,有船舶分类与用途、船舶几何形状、船舶航行性能、船体结构、船舶舱室设计、船舶设备与系统和船舶建造工艺。

试题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日后工作的实际情况,题型有选择、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识图体,分值分别为:1,1,2,5和1分。

安管1101班共有29名学生中参加期末考试,其中卷面分数90~100分无;80~89分7人,占24.1%;70~79分11人,占37.9%;60~69分8人,占到27.6%;60分以下3人,占10.3%,最高分85,最低分24分。

结合平日的各项考核成绩,形成性评价的总评平均分为75分。

三、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的建议。

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缺少船舶专业相关知识的积累,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研究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加教学用实图、实物设备,尽量多的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增加船舶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船体教研室:卢永然
2012.1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