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析21世纪以来张家港发展情况
浅析21世纪以来张家港发展情况
表3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油料产量
棉花产量
(吨)
肉 类
总产量
水产品
产 量
#猪牛羊肉
2000
30.65
1.31
4938.00
2.57
1.84
1.68
2001
25.80
1.62
5725.00
2.74
2.01
1.79
2002
26.06
1.22
3102.00
2.16
1.53
1.83
2003
21.63
2008
139590
40499
2009
115763
44744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1-2010))
图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上表是2000年到2009年的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张家港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比,折线图很好的反映了随着年份的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加,张家港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09年有少许下降,但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较,张家港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从该折线图中可以看到每一年的两者之间的差额都比上一年的差额增加了不少,说明张家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在一个较领先的水平。下面从张家港的农业,工业,对外贸易以及交通运输业来简要分析下张家港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
12.00
3.20
3233.35
1.49
2002
55.07
30.29
14.25
16.03
4.82
3656.57
1.51
2003
63.57
51.25
19.80
31.44
6.02
4194.50
1.52
2004
74.19
86.12
30.05
56.07
2.78
4892.18
1.52
2005
95.87
106.32
关键字:地区生产总值,农产品,工业,对外经济。
正文:
张家港市是一个县级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8个镇和1个农场管理区,户籍总人口88.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60万人。境内建有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及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中国张家港保税区。自2000年以来,张家港市所创GDP以超越全省人均水平,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表2地区生产总值
年份
张家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000
31594
11765
2001
35917
12882
2002
42783
14396
2003
55465
16830
2004
66659
20223
2005
80682
24953
2006
95271
28943
2007
117927
34294
135.02
118.96
2003
475.06
11.10
299.91
274.96
164.05
130.15
2004
576.20
12.38
370.63
341.76
193.19
121.29
2005
705.00
11.69
463.21
441.72
230.10
122.35
2006
841.62
12.48
545.69
877.36
61.96
37.35
2004
985.65
660.93
1235.33
87.00
58.29
2005
1291.72
843.60
1636.00
92.07
58.43
2006
1629.87
1071.13
2069.33
142.98
92.18
2007
2050.30
1338.38
2731.06
229.47
图2各年恩格尔系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09年,张家港市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从2002年的39.3%降低到2009年的33.1%,说明全市人均达到一个相对富裕的生活水平且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江苏省农村居民年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40%下降到2009年的39.2%,说明张家港市人均生活水平是较领先于全省人均生活水平的。
二.工业方面。
张家港能够跻身全国百强县前三甲主要靠的是在工业方面的发展。工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全市工业企业1.5万家,主要以治金、纺织、化工、粮油食品为支柱行业,2007年工业总值3220.12亿元,销售收入3151.85亿元,复总额235亿元;沙钢集团等百家骨干企业占全市利税总额80%以上,销售收入占全市近70%;有5家企业入选全国500强企业,全国有9家企业入先全国最大1000家工业企业;上市公司有9家,位居苏州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有68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工业科技计划,52家企业入围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5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
表1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年份
地 区
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业
2000
270.00
10.04
159.47
149.86
100.50
2001
306.84
10.31
182.32
171.27
114.21
113.64
2002
365.02
10.56
219.44
204.09
浅析21世纪以来张家港发展情况
班级:XXX姓名:XXX
摘要:张家港是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从一开始的小县城发展到如今的全国百强县第三名,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三名等近百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字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本文分析了21世纪以来张家港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正对农业方面的一些建议。
由上表可以看出,张家港市每年的GDP都有明显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的270亿元到2009年的1402亿元,10年来增长了5倍之多。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呈不断增长趋势的。200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最高的,这与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上表可知,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最少。张家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三大支柱工业部门:轻纺、钢铁、汽车。中国加入WTO后,这三大支柱工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张家港的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才使得张家港经济发展不断增长。
41.09
65.23
2.81
5735.50
1.67
2006
112.17
125.89
54.87
71.02
4.486706.19Fra bibliotek1.67
2007
133.18
171.39
74.65
96.74
4.73
7985.90
1.67
2008
167.15
217.35
102.80
114.55
5.97
9905.10
1.69
153.32
2008
2355.07
1485.57
3163.52
252.86
161.94
2009
2991.46
1964.52
3474.22
206.19
124.32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1-2010))
图3利润总额
由上图表可知,张家港市自十五时期以来,所创利润额一直在不断增长,以2007,2008年最高,2009年稍有下降。2007-2009这三年均突破了100亿元的利润额,这与张家港市的龙头工业企业是分不开的。今年上半年,张家港市十大集团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1.92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49.2%,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71.7%;实现利税37.77亿元,同比增长34.3%,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57.8%,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64.2%;实现利润24.87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61.1%,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62.5%。其中,沙钢集团、永钢集团、张铜集团、联合铜业四家冶金企业的利润增幅均超过了30%,有效的带动了全市效益水平的增长。沙钢主要技经指标水平年年有提高,且在全国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沙钢名列第29位,经济总量在江苏省名列第1位。在全国民营企业排序中,沙钢名列第2位。
1.19
2950.00
2.32
1.55
1.86
2004
25.01
1.30
3463.00
2.33
1.48
1.83
2005
24.43
1.19
1396.00
1.97
1.04
1.84
2006
27.62
0.53
909.00
1.67
0.81
1.86
2007
23.41
0.54
435.00
1.84
0.85
1.78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