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原文: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知道陈独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三组不同的图片:(1)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袁世凯在北京天坛祭天;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3)对联:“皇恩雨露深,帝德乾坤大”。
2.提问学生:这种现象反映中国当时怎样的现状?(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如何解决?(必须启发国民
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的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3.板书课题:一场空前思想解放运动展开了。
《新文化运动》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思考题:
(1)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2)思考: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尊重生命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的主张?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合作学习:依据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出示以下材料:(1)
(2)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
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
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3)
1918年,金陵女
(4)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积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传播和铺垫的作用。
消极: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3.拓展提升: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探求规律:
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什么?近代化探索分别是哪些群体进行的那些探索?有什么特点和启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提问并师小结
一场思想——新文化运动一本杂志——《新青年》
两面大旗——民主、科学五位干将—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胡适
四、板书
时间:1915年
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
文学革命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作业布置
(一)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C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D ) 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鲁迅④胡适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C )
A、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
这一时期是(D)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阅读分析: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
请回答:
(1)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新青年》)
(2)(2)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指什么?(“民主”“科学”)
(3)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胡适.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