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点十二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比一、“归纳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比应用1: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典例1. 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AA+1/2Aa=2/3,a 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则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aa)=4:4:1,D正确。
【答案】D应用2:致死类典例2.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A.1:1 B.3:1 C.5:1 D.7:1【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其中aa 花粉败育,进行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由于aa 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aa的基因型频率=1/2×1/3=1/6,A_的基因型频率=1—1/6=5/6,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C正确。
【答案】C应用3:从性遗传典例3. 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T-t控制,而牛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F-f控制,详细见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既有无角,也有有角C.基因型均为Tt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5D.如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甲虫的基因型为TT×TT【解析】两只有角牛的基因型可能为FF和FF或Ff和FF,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FF或FF和Ff,因此有角牛为雄性和雄性或有角牛为雄性和雄性、无角牛为雌性,A错误;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的基因型为ff和FF,因此子代的基因型为Ff,因此子代雌性个体全为无角,子代雄性个体全为有角,B错误;基因型均为Tt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后代基因型为TT:Tt:tt=1:2:1,基因型TT、Tt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tt在t在雄性中表现为无角,基因型TT、Tt、tt在雌性中全表现为无角,因此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5,C正确;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亲本甲虫的基因型为Tt×TT或TT×TT,D错误。
【答案】C应用4:复等位基因典例4. 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方法之一。
某夫妇均为ABO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I A、I B、i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下表所示。
该夫妇基因型分别为I A i和I A I B,则下列血型的小孩一定不是该夫妇所生的是()A.A型 B.B型 C.AB型【解析】一对基因型为I A i 和I A I B的夫妇,其所生的小孩的基因型可能为I A I A、I A i、 I A I B、I B i ,所以小孩的基因型可能为A型、AB型、B型,但不可能是O型,D符合题意。
【答案】D二、对点增分集训1.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
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D.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解析】由于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且存在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正确;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正确;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为A1-,所以交配的子代中,1/4A1A1(致死)、2/4A1-(黄色)、1/4(白色或黑色).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C正确;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D错误。
【答案】D2.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l/3能够成活。
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A.3:1 B.7:l C.5:l D.8:l【解析】纯合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均为杂合子,由于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故父本产生的花粉中含有显性基因与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之比为3:1,则后代为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2×1/4=1/8,故性状分离比为7:1,B正确。
【答案】B3.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这些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AyAy、AyA、Aya的成年兔均为黄毛B.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C.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D.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解析】分析提干可知,黄色兔的基因型有AyAy(纯合致死)、AyA、Aya,灰色兔的基因型为AA、Aa,褐色兔的基因型为aa。
黄毛的基因型有AyAy、AyA、Aya,但基因型为AyAy个体在胚胎会致死,因此成年兔为黄毛的基因型有AyA、Aya,A错误;成年黄毛兔的基因型为A y A、A y a,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可能产生Aa或AA或aa,表现为鼠灰色或褐色,B正确;若黄色亲本基因型为AyA和AyA,产生的子代黄毛兔:鼠灰色兔=2:1,C正确;如果黄色亲本基因型为Aya和Aya,则产生的子代黄毛兔:褐色兔=2:1,D正确。
【答案】A4.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 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
根据下列三组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B.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比例低的原因是有的个体带有致死基因而死亡C.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丙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黄色雄性个体中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B正确;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C错误、D正确【答案】C5.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AA 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aa时才表现为秃顶,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的表现型不可能为()A.儿子秃顶 B.儿子非秃顶C.女儿非秃顶 D.女儿秃顶【解析】由题意可知非秃顶的男性基因型一定是AA,而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他们结婚后后代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在男性中可能是秃顶也可能是非秃顶,A、B正确,而在女性中是非秃顶,不可能是秃顶,C正确,D错误。
【答案】D6.人类的血型是可以遗传的,在ABO血型系统中,I A与I B为共显性基因,对i均为显性.不同血型的基因组成如图:正常情况下,子女血型不可能为O型的婚配方式是()C.A型×B型 D.AB型×O型【解析】如果A型血的基因型为I A i,而O型血为ii,则后代有一半的概率为O型血,A错误;如果B型血的基因型为I B i,而O型血为ii,则后代有一半的概率为O型血,B错误;如果A型血的基因型为I A i,B型血的基因型为I B i,则后代中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为O型血,C错误; AB型血的基因型只能为I A I B,他与O型血(ii)婚配,后代只可能是I A i或I B i,即只能是A型血或B型血,D正确.【答案】D7.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3)选取_____组的F1_____个体与_____组的F1____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解析】(1)甲组中,亲代均为棕色,子代(F1)中出现银灰色,判断银灰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进一步推测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2或A1A2×A1A3,其子代不是3/4棕色、1/4银灰色,推测A1A1个体不能存活。
(2)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2,则其子代(F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2/3A1A2,银灰色个体基因型为1/3A2A2,则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1/9A1A1、4/9A1A2和4/9A1A2,因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1:1;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3,则其子代(F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1/3A1A2和1/3A1A3,银灰色个体基因型为1/3A2A3,则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1/9A1A1、2/9A1A2、2/9A1A3、1/9A2A2、2/9A2A3、1/9A3A3,因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黑色=(2/9A1A2+2/9A1A3):(1/9A2A2+2/9A2A3):1/9A3A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