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2(3(43(1杂(2)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方法: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母本)-----套袋------授粉-----套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测交:F1正交与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可用来区别(1)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一致。
(2)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均与其母本相同。
4.表现性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水毛莨的叶形在水下和水上不同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三.测交、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的应用(1)杂交(2)测交(3)自交(4)正交和反交四.杂合子(如Aa)连续自交问题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子代杂合子的概率为。
子代中纯合子概率为。
1.(1(22.(3(4(5)F2(6(7)F2个。
1.①F12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2.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内容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F1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CD4蓝色各()ABCD1.是(A.C.2.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A.3:2:3 B.4:4:1C.1:1:0 D.1:2:03.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 B.5:2:1C.3:2:1 D.1:2:14.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F 2植株都能成活,在F 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81B .83C .161 D .163 八.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1.在调查某种小麦种群时发现T (抗锈病)对t (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 )A .501.P v 决定P l P v )A.2C.12.对g 、g- ) A.Gg 和B.C D.3.下图为人的ABO 决定示意图,其中IA 、IB 、i 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IA 、IB 对i 为显性,H 、h 位于19号染色体上。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A 基因H 基因凝集原A前体物质 H 基因凝集原B血型决定方式(1)人类中ABO血型系统的基因型有种,AB型血的基因型有种。
(2)若要测定基因H、h、IA、IB、i的碱基序列差异,至少需要选个人提取其基因进行(2)请写出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F2无角雌羊的基因型及比例。
(3)若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雌羊杂交,也可让,预期测交子代雌羊,雄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十一.致死1.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尾(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巴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
则不能存活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 .TTB .TtC .ttD .TT 或Tt2.尖头野山椒果实橘色和淡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 、d )控制。
果实形状圆头和尖头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 、b )控制。
现将橘色尖头品种甲和淡黄色尖头品种乙进行杂交,子代都是橘色。
在子代中发现一株圆头变异植株丙。
丙进行自交,结果如图:圆头橘色 ↓F 1 圆头橘色 圆头淡黄色 尖头橘色 尖头淡黄色(1 (2 (3)将。
将F 1十一.1.A. A ,a 与D ,dB.B ,B 与A ,aC.A ,a 与C ,cD.C ,c 与D ,d2.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 .161 B .163 C .167 D .169 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十二.9:3:3:1变形及应用1.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
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的花粉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2.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的F2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黑鼠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1.2.1.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D.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2.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
结果F1全部为红眼。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
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Ⅱ、Ⅲ):.A.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 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C.的基因D.十五.1. A .X C .X 2.隐性基因(1(2必(3为3.(2(3)Ⅲ-(4)孩子的概率是 。
A .15/24B .1/12C .7/12D .7/24十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遗传设计实验解题方法:原理是用一种性状来指示性别的雌雄,而能用来指示性别的性状,其基因位于雌雄共有的性染色体上。
选用的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如X a X a )×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如X A Y ),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1.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
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了 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 这个问题。
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1) 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 型(即雄性为zz 雌性为zw )(2)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
A对a显性,他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
(3)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
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
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2.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
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