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便常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大全)

大便常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大全)

大便常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1、颜色
黄褐色:正常粪便。

灰白色:服钡餐、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疸、胆汁减少或缺乏。

绿色:服大量含叶绿素的食物。

红色: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等。

酱色: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和巧克力等。

白色淘米水样:霍乱。

2、性状
成形软便:正常粪便。

球形硬便:便秘。

粘液稀便:肠炎、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粘液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

酱色粘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

米泔水样便:若伴大量肠粘膜脱落,多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隐血试验
阳性:见于消化道的溃疡病、恶性肿瘤、结核、寄生虫病、炎症、痔疮等。

4、显微镜检查
正常人粪便:无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卵。

白细胞:见于消化道炎症,细菌性痢疾可伴有大量吞噬细胞。

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炎症等。

大量肌纤维、淀粉颗粒、脂肪球等: 见于消化不良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寄生虫卵:见于相应的寄生虫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