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经典短句素材分类整理

高中语文 经典短句素材分类整理

经典短句素材(作文纸条收录)成长1.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梁实秋)适用主题:内心平静,淡泊名利,调整心态,和谐自我。

出处:梁实秋《闲暇处才是生活》示例:风景随心,无处不在。

倘若你内心湛然,纵然处于穷山恶水中,也能看见青山绿水。

听闻鸟语虫鸣。

风雨磨砺也好,世事浮沉也好,只有这颗清澈沉静、朴实无华的心能够让你坦然处之,时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领略人生的诗意,获得快乐与幸福。

2.人之知识,若登梯然。

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陆九渊)适用的主题;开阔眼界,积极向上,好学与进步。

出处:《陆象山集·语录》。

示例:学习知识就像登梯子一样,每登上一级,我们的视野就便是越宽广,所看到的风景也越是不同。

李四光出身于农村家庭,但由于他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因而勤奋努力,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出生的时间、家庭和地域,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身,到达想去的远方。

3.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

(毕淑敏)适用主题:对时间岁月流逝思考,珍惜时间,在反思中成长等。

出处:语出毕淑敏《养心的妙药》。

示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时间的流逝是一种悲哀与遗憾,因为那意味着失去和衰败。

然而,从出生到死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又何尝不是得到更多呢?岁月送给我们快乐的体验,送给我们苦难的磨砺,也随赠我们清醒与冷静,稳重与内敛。

这些是时间的礼物,不经历风霜,我们依旧是那个毛头小孩。

时间在流逝,我们也在不断地得到。

4.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史铁生)适用主题:认识自我,坚守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等主题。

出处:语出史铁生《病隙碎笔》。

示例:生活在当下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满目都是标签、满耳都是评价,当耳目都被“他人”堵塞,“自我”还剩几何?若世上本没有路,不应苦等他人走出路来,而应听从自己的内心,于无路处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史铁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随波逐流者或笑愚公之执,人云亦云者或嘲夸父之痴,但如劲竹傲松者则有“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姿,故能驭风凌寒,青云直上。

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格言联璧》适用主题:个人修养,为人的气节,君子气度等。

出处:语出金缨的《格言联璧》。

意为:经历一番挫折的磨练,就能增长一些见识。

经过一些蛮横无理的对待,就能增长一些气度。

示例:人生挫折常在,不经历也就不会成长;蛮横无礼的人也常有,不遇见也就不懂得人世的真实。

一个人的成长和好的气度修养往往都是经历了一番磨练才能够最终达成的,没有过此番经历的人,自然也就不会真正懂得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他的人生其实是不圆满的。

5.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刘瑜)适用主题:人有各种不同身份,身份是自我的束缚,自由的归宿,断舍离的思维等主题。

出处: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示例:年纪小的时候,人的身份是孩童,天真烂漫,无所拘束;年纪稍长,少年的身份有着青春的美好,也有成长的烦恼,人生的酸甜正一点点被品尝;再过些年,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一股脑儿翻涌而上,苦痛开始蔓延,焦虑不断燃烧,各种身份带来的无形压力束缚着人们。

其实,自由并不困难,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抛去无用的身份,便是给幸福做乘法,给自己自由!6.从一个圆心向外能够画出多少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之道。

(梭罗)适用主题:生活之道,多样人生等作文立意。

出处:语出梭罗的《瓦尔登湖》。

示例:生活是异彩纷呈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经历中勾勒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几何体。

有人的人生几何体形态简单,也有人的错综繁复;有人勾勒出圆形,也有人勾勒出方形。

每个不同的几何体代表着不同的人,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也透露着他们的气质。

7.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此句出自南宋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可谓句短情长,语简意丰,道尽了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少年之气不再有的愁情与怅惘。

句中,诗人想要买一支桂花,携一壶美酒,邀同伴乘舟痛饮,却恍惚发现自己已然没有了少年时光里的青春意绪、飞扬心境,物是人非,香桂、美酒也只能成为勾起过往岁月的一声叹息、一曲挽歌。

运用:庭前的枇杷树又累了密密的果子,浅浅的绒毛,像初生幼儿的脸,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蜻蜓仍旧偶然落在窗台,蛙声还在田间肆意喧嚣,但旧时的伙伴却已四散,奔流各方。

去何处寻觅那个结伴逐一只蜻蜓,追一只跳蛙,抢一枚果实的心境呢?8.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责射中。

《周书·苏绰传》适用主题:树立志向,追本溯源,明确目标等。

出处:语出《周书》,意为:如果标杆不直,就不要强求投影能直;连射箭的靶子都模糊不清,就不可能射中目标。

示例:追逐阳光,向日葵美丽灿烂;营寄生,金灯藤叶片退化。

人生理想就像我们身后那双无形的翅膀,驱动我们前行。

但如果我们人生的方向标出现错误,那我们很可能误入歧途。

“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责射中。

”只有我们的人生目标是正确的,我们才能走得从容而端正。

9.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

(季羡林)适用主题:战胜困难,成长与励志等。

出处:语出季羡林的《九十述怀》。

示例:人生的道路很长,有时笔直顺畅,有时却蜿蜒曲折;有时道路上盛放着美丽的玫瑰花,有时路旁也荆棘丛生。

面对蜿蜒曲折或荆棘丛生的道路,很多人往往望而却步,只有少数的人会迎难而上。

望而却步的人最终只会止步不前,只有迎难而上的人将抵达终点,收获成功的喜悦。

10.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岑参)适用主题:积极进取,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等。

出处:语出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意为: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花门楼”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贫贱”即贫苦微贱。

示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了什么?不过是先人的一点思想。

那在时光的路上,我们又留下了什么?是浅显的足迹,还是凌云壮志?时间走得太快,我们心中既然有梦,又岂能白白丢掉手中的希望,让时间从指缝里悄悄流过?11.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适用主题:少年意气,青春岁月等。

出处:语出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意为: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示例:少年时期的我总是迷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少年,他们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大侠风范,还有“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江湖义气,这些侠义少年教会了我关于友情和追求的事,让我有了带着剑气和酒气的梦,在我的心里,永远留下了一个叫做江湖的地方。

12.岁月骛过,山陵浸远。

『后汉书』适用主题: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等,如2011年安徽卷《时间在流逝》,2007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出处:语出《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意为:岁月过得很快,先贤的陵墓渐渐远隔。

示例:人生是一段多么长又多么短的时光,那些年的我们,就像风吹起的落叶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岁月骛过,山陵浸远”,虽然我们已经分散在东南西北,也各自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仍历历在目,带着熟悉的温度,温暖着天涯远隔的我。

文化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适用主题:开卷有益,热爱读书,阅读体验,认真钻研,深阅读出处;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意为:读过的好书要一遍遍地再去诵读,读熟和深思后你自会明了其中的意思。

示例;苏轼曾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和深思是读书的两个重要门径,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有静下心来,反复诵读,深思体会,才能将书中的知识化入你的体内,成为带有你个人特性的知识,真正为你所用,让你受益终身2.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

《菜根谭》适用主题:思想的力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作文话题。

出处:语出《菜根谭·概论》,意为:事业和文章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但精神万古长存。

示例: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是一枚单箭头的箭,越飞越远,永不回头,在时光的长河里,那些人那些事,都如烟一般消散了,唯有他们的思想与精神,融进了民族的血液里,永世不灭,“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所谓不朽,如此是也。

3.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格言联璧》适用主题:热爱读书,知识,学问等,如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2015年江苏卷《智慧》。

出处:语出金缨的《格言联璧》。

意为: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示例:阅读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走入写书人的世界,与写书人为友,细细品味书中世界的美妙之处,这不仅仅能够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增长,还能给我们的灵魂以温柔的洗涤。

4.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适用主题:咏古怀今,感怀历史,以史为鉴等。

出处:语出李商隐《隋宫》,意为:当年放萤的场所只剩下腐草,萤火早就断绝了根芽;多少年来隋堤寂寞凄冷,两边的垂杨栖息着归巢乌鸦。

示例:“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时过境迁,皇家的草场变得荒芜一片,重新立于运河的堤岸之上,也只感到了凄清与寂寞,那些十里下扬州的浩大声势,终究随着历史的车轮淹没了,只留下现在的我们,空对着逝去的繁华兴叹。

5.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醉古堂剑扫』适用主题:读书的美好,修身养性等话题。

出处:《醉古堂剑扫》为《小窗幽记》的别名,作者为陈继儒(一说陆绍珩,说法不一)。

意为:关门闭户与外界嘈杂隔开,就像隐居深山般清净自得;读书能远离喧嚣,守得一方净土。

示例:书是纸张的装订本,也是一个人的心灵栖所。

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无红尘的喧与嚣。

人,总要有一定的时间去书中寻找自己,寻找新的见解,宛如进行一场文字与自己的互相升华。

放下手机,放下社交,给自己一片安静和书香。

6.千般荒凉,以此为梦。

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适用主题:追寻中华文化,文化责任等。

出处:《文化苦旅》盗版猖獗,于是作者余秋雨先生亲自修编了新版《文化苦旅》,原句就是新版的序言。

对作者来说,《文化苦旅》就如外出的浪子,旅途荒凉,孤独前行,无人关心。

示例:现在的新版是一个重新孕育的美好梦想,独身在外,顶住流言蜚语,万里归家。

余秋雨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dié]躞[xiè],以此为归。

”7.社会不但需要果蔬药材,却也一样迫切的需要蔷薇与地丁。

(周作人)适用主题:无用与有用,对读书无用的思考,反驳百无一用是书生,发展物质忽略精神层面等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