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句子、对联
上联:儒家仁
墨家爱
人文精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泰山雄 黄河壮 自然奇观
8.(2010·莆田中考)“四面湖山归眼底,万 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容易让人联想到范
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特点,
仿照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照 “……的人,把……视为(动词)……结果 怎样”的句式来写。 【答案】示例:乐观的人 把失败当做垫
脚石
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
【典例2】(2010·南京中考)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有个基本了解。
拟写对联题的解题步骤(3步)
(1)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
效信息。如解答【典例5】,首先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情节判断出“他” 指诸葛亮,然后思考对联的内容。 (2)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
生境界的高低。 示例三:“玉”与“主”:都有王者风范,只是机遇不同,存 于内心则为玉,施展出来则为主。
二、对联题
6.(2011·温州中考)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 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 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
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根
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分析】例句的语言形象凝练,前半句写景物,后半句突 出景物的特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仿写,语意要连 贯,语言要凝练,有文采。 【答案】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典例3】(2011·乐山中考)仿写。 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 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 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 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 范例:“心”与“必”: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人”与“大”: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
正长大了。
示例二:“上”与“下”: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
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先理 解这副对联的大意,然后根据意思,注意
多音字“朝”和“长”的读音断句。
答案: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7. (2010·烟台中考)完成下面的对联, 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典例4】(2010·宁夏中考)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 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 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 改成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 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______
彩,探求出一些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语言特征。如【典例1】中隐含
信息是:仿写时应运用“……的人,把……视为(动词)……结果 怎样”的句式、比喻的修辞。 (3)精心构思,初步仿写,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尽力做 到“形神兼备”, 使仿写的句子语言优美、意境和谐、格调高雅。
1.句式仿写“四要四防”:
话题要“从一而终”,防止中途易辙、偏离话题;修
辞要“依葫芦画瓢”,防止修饰不当、运用失真;结构上
要“循规蹈矩”,防止盲目随意、结构不一;内容上要
“百花齐放”,防止低级趣味、格调不高。
2.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决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
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3.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 避免语意雷同。
对联的特征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 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
地进行比较。如解答【典例5】,根据上联,首先确立“鞠躬尽瘁”
这个成语能概括诸葛亮的品质,可以作为下联的开头,然后再联系历 史事件写出下联的其余部分。
(3)筛选思索的结果,准确表达,验证拟写是否恰当。
1.拟写对联速记口诀:字数相等,断句 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 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自右而左, 由上而下。 2.做对联题,切记要写有情对。上下两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分析例 句,然后仿写,所仿写的句子要符合复 句关系(转折),采用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
【答案】示例:我笑,大地却在呜咽; 我奔跑起来,林木却低下了头,弯下了
腰,露出了愁容。
狂风
仿写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明 确答题要求,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 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如【典例1】【典例3】中题 目的要求已很明确。 (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
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
词要对量词。
(3)结构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
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在哪里停 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意义相关。上下联要体现一
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平仄相谐。平仄最起码的要
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谐,富于音乐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 注意观察所给的例句,句式上应该保持一致:
“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
内容上应表达对美的感受。
答案(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
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游客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黔南第一山 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2.(2011·安顺中考)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
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
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
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
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9.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
这几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 出的上联拟写出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示例: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3.(2010·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句子,续写两 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 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 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学问上 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你付出勤奋 你会发现知 你会
联要情意贯串,言简意丰,一气呵成,切不
可做成上下联互不相关言之无味的无情对。
练一练
一、仿写题
1.(2011·青岛中考)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
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要求:
简明、有文采)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入 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 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分析例句, 研究例句的句式和内容,按照题干要求,采用
设问的形式,把“生命”作为比喻的本体,所
写内容必须是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答案(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
的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
妙的乐章,需要我们去用心演奏……生命是美 好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
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优秀的对联往往能够深刻评价、精辟概括重要历史人
物、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题干中提供了历史
人物的相关情节,首先应明确情节中的“他”指的是诸葛亮,
同时对上联中的“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这一历史事件也应
仿写句子努力追求词性相同、词义相对、字数相同或相近,特别是字
数上的整齐,必将在结构上产生一种匀称之美,在韵律上产生一种节 奏感。 (5)讲究文采。 仿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讲究文
采,能恰当地运用好词佳句。
【典例1】(2011·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
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七
仿写句子的原则
(1)句式相同。 仿写出来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必须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