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中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主题公园成为旅游的首选之一。
本文简要分析了重庆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着重阐述了重庆主题公园的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补充和现代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当前及未来国际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1]。
面对主题公园的良好发展契机,对于重庆主题公园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也是大势所向。
一、主题公园的特征及分类1.什么是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主题公园的主要特征(1)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公园是相对于原赋旅游景区而言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其“人造”特征有别于以自然遗产为主体的自然旅游景观和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人文旅游景观。
主题公园是在传统的自然、人文景观无法满足旅游市场对产品多元化需求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对资源和产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旅游资源不丰富的地区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二、重庆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及有利因素分析我国主题公园的时代已经来临,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再次崛起,整个中国似乎都刮起了一场主题公园的旋风,例如,香港的迪士尼,广东的锦绣中华,重庆的加勒比海等等。
1.重庆主题公园发展现状分析图1 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图资料来源:2009年统计年鉴,由本文作者整理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主题公园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
从开始的野生动物观光型占地面积只有50亩到娱乐、休闲、科技、度假型,涵盖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并追随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
重庆主题公园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2.重庆主题公园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1)政府的强大支持众所周知,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行业的发展就会更加的顺畅,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已提上战略历程,由旅游大市变旅游强势是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目标[6]。
而“重庆旅游要有震撼力的大项目来作为重点突破,而主题公园是突出的主攻方向。
目前基本成熟的有“5+5”(10个主题公园),总共投资高达750亿元,这些项目的业主都是具有相当实力,将在“十一五”期间初见成效,“十二五”成为重庆旅游最靓的精品展现在国内外市场。
”副市长谭栖伟说,“主题性公园定位于大众性、娱乐性等深受游客追捧,只有不可估量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重庆的主题公园可以考虑比如回忆过去、创意未来等,来满足人们对历史回味和对未来遐想,同时还要根据资源特色进行主题定位,这样可以保持区域的唯一性。
市政府将对这些项目提供叠加性的优惠政策,重点体现在规划、用地审批、税费减免等方面。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当下是主题公园发展的大好时机。
(2)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
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娱乐消费需求,加大主题公园旅游率。
表3 2007-2008年重庆消费情况表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9,由本文作者整理(3)便捷的交通网络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它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4]。
航空: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重庆东北部的渝北区沙坪镇,距市区23公里,有高速公路与市区相连。
这里云集了众多的航空公司,是连接全国27座大中城市和日本、泰国的重要空中枢纽。
铁路:重庆火车站是重庆铁路客运的中心,全国有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川黔铁路北起重庆、南止贵阳,全长463千米。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止重庆,全长504千米。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止重庆,全长915千米。
以上三条铁路干线,与全国其他铁路干线连网。
水运:重庆客运码头位于渝中区东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是乘船游览长江三峡的最佳起始站。
重庆港口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有401、418、102、103、128、232、382路直达公共电、汽车来往运行。
长江三峡段的客运轮船,分“涉外旅游船”、“国内旅游定点船”、“普客班船”三类。
涉外旅游船票价较高,国内旅游定点船票价略高于普客班船,普客班船票价较低。
市内交通:重庆市区交通十分发达,有数十路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在市区和近郊运营,每天在5:30至晚间21:00之间,可以方便地乘坐上公共汽车。
近年来,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和旅游者观光,还开通了小公共汽车、空调车和环线观光车以及高峰车等,形成了完善的公共交通。
在上述详尽的便捷交通,加之为“一小时经济圈”而建立的交通干线下,游客的出行更加方便了。
三、重庆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重庆的主题公园在各种乐观和不乐观的因素影响下,处于喜忧参半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看到发展中有利因素的同时,更要重视其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门票价格偏高主题公园门票价格偏高,一直以来也是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毫无例外的,重庆主题公园的发展也不能幸免。
魔幻山120元,熊家婆120元,加勒比海水世界130元。
即使是当中票价最低的票价,游客认为票价高的仍然占大多数。
这说明大部分游客还不能完全接受现行票价,这与重庆及我国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且不论与国外票价相比会如何,就是参照国内主题公园重庆主题公园的收费也偏高。
如杭州宋城70元,上海世界公园30元,广州海洋馆100元,但是上述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庆要高出许多。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重庆主题公园门票价格偏高,公园的运行成本,日常维护费用固然重要,但结合游客的经济承受力,这样的票价太高,不利于激发潜在游客,提高重游率。
这是每个主题公园经营者不愿看到的。
2.品牌知名度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品牌化趋势异常迅猛。
主题公园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客源,没有重游率。
品牌知名度低成为制约重庆主题公园的重要因素。
在重庆本地品牌知名度尚可,但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具备较高知名度的主题公园重庆尚未出现。
重庆主题公园在宣传力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市场认可度依然不高,形成一种“养在深山人不知”的局面。
3.经营模式单一、综合收益低在我市的主题公园中,门票收入在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过大,公园内部的餐饮和商品经营的观念建立在一种垄断的高价位基础上,收益占比很低。
专家就指出,世界上成功的主题公园主要盈利点是娱乐、长饮、住宿等设施项目,门票收入只作为日常维护费用的弥补[2]。
如迪斯尼乐园每年的收入30%来自门票,30%来自购物,还有40%的其他收入。
两相比较,我市主题公园的经营模式太过单一,综合收益太低了。
4.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是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能为企业所利用,并带来利益的人。
目前,我市主题公园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短缺化。
主要表现为:实干的多,总结的少,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就更少;挑剔的多,实干的少,坚持科学态度研究问题的就更少;基础的多,专业的少,真正旅游主题公园方面的就更少;事物性的多,战略性的少,学习型的就更少;流动的多,稳定的少,形成梯队结构的就更少。
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说明了市主题公园的人才成长机制还没有构建起来,人才短缺现象形成了旅游主题公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大瓶颈。
四、重庆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1.调整门票价格门票价格是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要问题,也是旅游者关注的焦点。
它是调节主题公园乃至旅游景区与经营者和旅游者利益的重要杠杆。
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票价,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促进公园整体协调发展确立稳定与灵活相结合的定价机制。
什么金卡,贵宾卡,什么至尊会员,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例如可实行联票制,价格优于景区面值之和;也可以实行家庭票,年度票,单人票,通过灵活的优惠政策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综合收益,从而带动主题公园整体发展。
2.提高品牌知名度,采取多种营销渠道从产品经济时代到服务经济时代,再到现在的体验经济时代。
我们应明白再好的产品也会日薄西山,而主题公园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型产品,较之其他旅游产品,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一般是有限的这一特性常常使经营企业陷入困境。
这就需要提升产品知名度。
韩国的主题公园就非常注重品牌的塑造,19世纪80年代后相继建立的雕塑公园、爱宝乐园以及一些民俗村模式的主题公园都为韩国的主题公园业树立了鲜明的形象特征。
为了提高重庆主题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应该积极采取不同的营销渠道,提高品牌,获取更广大的客源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应借助广告媒体——电视.广告.杂志.报纸等广泛宣传,或者在公园内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以节目表演,派送礼物等形式让公园的主题品牌深入人心,切实做到“寓教以乐”。
重庆50亿以上的5个主题公园项目分别是:仙女山(武隆县)、桃花岛(巴南区)、钓鱼嘴(大渡口区)、乌江山峡和十里温泉长廊(北碚区),为的是把它们打造成如同重庆火锅般出名,形成重庆新的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业的闪亮名片。
3.实行多样化经营门票收入是单体效益,价格相对固定,最终也是一个极限量。
而住宿、购物、娱乐等项目弹性较大。
因此注意公园可以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由其关联的游客综合效益才是推动主题公园整体发展的强大动力,世界范围内仅靠门票维持主题公园经营状况的情形已不复存在[3]。
美国玻里尼西亚文化中心的运营者通过延伸扩展产业链以使主题公园成为一个具有辐射性的文化载体。
衍生产品销售收入链,形成了“文化体验(门票收入)+餐饮服务(餐饮收入)+夜间表演(演出收入)”的开发盈利模式,打破依靠大门票收入的创效格局。
重庆主题公园经营企业应实行多产业联动,多产业开发,提高综合收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以促进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
4.提高员工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知识就是力量”,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当然,优秀的人才是每个主题公园所必须的,人力资源的优化也更是刻不容缓。
主题公园在我市的历史太短,我们本来就缺乏相关人力资源。
随着主题公园建设热的不断升温,主题公园专业人才不仅仅是设计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为清楚[4]。
可以说,它是制约主题公园未来发展的“瓶颈”。
因此,提高主题公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